高校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策略探究
2020-03-02付用兰廖金宝
付用兰 廖金宝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国防教育是培养全体国民国防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和巩固国防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事关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局势愈发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高校国防教育协同机制,提升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时代课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根据
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一书中,以“结构是怎么样自行组织起来的”为研究命题,探讨了事物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协作的普遍规律,系统论述了协同理论,又称协同学。协同理论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范式。
(一)系统的有序源于协同
“秩序”是协同理论的核心问题,秩序包括有序和无序两种形态。系统各部分相互依赖,地位和作用的发挥都处于“正确”的位置,就是有序。就如同汽车的功能远远超过每一个组成零件的功能一样,有序可以让系统各部分集中力量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内耗,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而系统的有序源于协同。系统之所以无序是因为各组成部分的运动发展方式有着极多不同的可能性。系统如果通过自发的筛选、竞争产生序参数,发挥集体效应,即可以让系统各组成部分主动或被动“从众”选择跟集体行为同向同行,从而协同而为,最终形成有序。
(二)序参数在系统有序形成中起支配作用
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关联,他们会随机地离开平衡点试探各种可能的运动方式,协同学称之为“涨落”。当某种随机的涨落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这种主导性涨落就成了序参数。序参数犹如一只无形之手,可以把系统各部分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序参数外延广泛,可以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心理、社会形态等。它的产生源于系统各部分的竞争或协作,产生后又犹如木偶的牵线人般统筹支配着系统各部分的行动,从而使系统达到平衡或者有序。“支配”是对序参数主导地位的描述,是系统最核心的合作动力方式,支配原理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三)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形成的内在自动机制
系统在没有任何外来力量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发挥序参数的涨落支配作用,产生集体运动。推动系统状态有序演变的这种内在自动机制,叫做“自组织”。自组织的过程就是系统各部分自发地通过竞争与合作、支配与抗争、顺从与制约等方式,相互协同从而生成新的系统形态或功能的过程。自组织的实现过程是自发的,动力源于内在,与由外力指导的“他组织”相对。但自组织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程序,其实现过程通常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或能量交换,这就要求自组织实现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四)系统的有序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新结构永远在形成、消失、竞争、协作或组成更大的结构”[1]。这是因为开放的系统都与外部环境存在着关联,有能量或物质的供应,也有能量或物质的输出。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会因外部环境持续的能量供应产生新的有序形态,也会因新的序参数的产生,发生混沌运动,同时外部环境的微小变化也可使系统某种稳定状态变成不稳定,甚至引起剧烈变化,从而被一种新的、有时甚至完全不同的状态所代替。
二、高校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的逻辑必然与价值诉求
协同理论指出,系统的有序是典型的偶然性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也是一个集偶然性和必然性于一体的动态过程。协同育人即是其中一个符合高校国防教育规律和价值诉求的必然选择。
(一)协同育人是高校国防教育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实践过程
高校国防教育本身即是一个与国防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科技等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政治性”“社会性”尤为凸显的复杂系统,内含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诸多教育子系统都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比如教育内容和要求需紧跟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教育方式应随国防现代化进程而更迭等。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高校国防教育系统更加呈现出活跃运行的、非线性密切联系的微观形态,每个子系统都拥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无论从促进国防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辩证发展出发,还是从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而言,国防教育的各个子系统协同而行,最大可能减少能量耗散,确保教育者的正面教育供应能有序、有效外化输出为受教育者助力国防的行动,是国防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是国防教育的目的。这是一项全民性工程。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高校国防教育理应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到齐抓共管、密切配合。但密切配合并非盲目合作,高校只有通过完善顶层设计规划、理顺内部协调配合机制等方式,激发高校国防教育内在协同的自组织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实现国防教育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二)协同育人是高校国防教育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构的应然渠道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且“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4],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理应辨证共生。高校国防教育本身即是“双重价值”的统一体,既具有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价值,又具有提升学生素质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是塑造新时代社会新人的理论依据”[5],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构是国防教育的应然之义。在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国家安全挑战重重的形势下,贯彻“大国防观”的战略思想,统筹、挖掘多方面教育资源,调动、发挥各方教育力量协同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国防观念,在专业学习中丰富国防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服务国防的能力;搭建学生自觉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共同利益相统一的桥梁,疏通学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安全密切相连的渠道,让学生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构成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序参数,产生学生理性自觉和实践自觉的爱国卫国自动机制,这个过程的实现是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应然渠道。
(三)协同育人是高校国防教育有效性提升和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在得到持续能量或新物质供应的前提下,经过系统内部转化,最终以“变化了的形式”输出,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系统有序的宏观表现之一。对于高校国防教育而言,衡量“变化了的形式输出”的标准是有效性。简单地讲,有输出就是有效,无输出就失效。高校国防教育通过国防理论教育、军事技能训练等持续供应后,最后是否或者有多少内化为学生国防思想,外化成国防行动,是判定高校国防教育作为系统有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和形成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高校国防教育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等内部子系统和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子系统,都是这一形成过程的作用参数,而且“特定的情况下,即使环境参数的微小改变,也可能给一个系统带来突然的颠覆性变化”[6],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各子系统只有协同才能确保有序有效,对于高校国防教育的长远发展亦然。同时,在协同学意义上,科学研究是集体性行为,具有“共同性态”,即共同性和共通性,而且一种新思想、新知识只有“通过科学界的集体努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发展和延续下去”[7]。高校国防教育自1985年大学军训试点开展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依然面临着如何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稳定提升发展地位,是课程发展还是学科发展等核心抉择[8]。但无论哪种选择,从整体性和协同性角度出发,多角度寻求与高校教育体系和谐共生的路径,是高校国防教育长远发展的应经之路。
三、高校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为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国防教育需从整体上理顺协同机制,促进育人工作队伍、内容、资源、阵地有效协同,加强一体化建设,提升育人有效性。
(一)顶层设计促融合
协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系统是研究协同的前提,开放的系统是自组织协同效应实现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课程性质特殊、地位不高、发展方向不明确等原因,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其他教育系统割裂明显,基本上处于国防教育教师“单打独斗”、课堂“孤岛奋战”、课程“势单力薄”的困境,造成高校国防教育系统整体性、关联性、平衡性和开放性等存在诸多缺失,直接制约着高校国防教育自身建设和有效性的发挥。基于教育发展规律和协同效应原理,着力加强高校国防教育顶层设计,搭建协同框架,消除割裂走向融合,是高校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的首要任务。
1.搭建协同框架。高校应自上而下摆正国防教育的教学职能定位,完备国防教育机构设置,成立“名副其实”的独立教研室,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常规的、长期的教育任务纳入学校工作和教学计划,在教学师资、教学安排、教学学时上予以充分落实。从整体性上规划国防教育的协同“版图”,明确军事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组织宣传部门、学生教育和管理部门、就业指导部门、保卫部门是国防教育的关键部门,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责,同时依托“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与“课程思政”同步布局,扩充协同力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国防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学生每一发展阶段的教育任务,确保教育全程贯通,而不是军训结束后的一蹴而就。从系统性上,理顺社会、家庭、学生组织等子系统协同参与和作用发挥机制,联建国防教育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全方位扩大协同范围。
2.推进价值融合。高校国防教育的割裂是被动割裂,主要源于“实际”价值认同度较低,这从国防教育课程的地位可窥一斑。割裂是一种违背教育内在本质、难以持久发展的存在方式,融合是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9]。然真正的融合并不是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挤占,而应该是自然而成的价值共生。因此高校要结合国家和国防重点大事件、关键节点,结合学生征兵宣传等工作,加大国防教育价值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国防教育的价值认识;通过提升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地位、组织专题国防教育学习,结合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国防体验等,增强师生对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认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国防教育资源库,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平台,通过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教学观摩、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师生国防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同构能力。
3.强化协同责任落实。高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校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文件要求,自上而下将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层级,明晰责任主体,细化责任点。并把国防教育的落实效果纳入学校教学、教师、部门考核体系,具体量化考评指标,理顺反馈保障机制,从而打造多维协同的立体空间。综合以上,明晰协同框架,发挥协同集体效应,为协同融合落实落细保驾护航。
(二)贯通建构促平衡
系统的协同,不是各子要素之间行为及作用的简单迭加,而是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序参数的支配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实现系统有序平衡的动态过程。“同向”是“同行”的要义,“同频”是“共振”的前提,国防教育协同育人还需探求建立各要素之间同向作用的原理,搭建共通共享的平台,密织协同作用网,打造国防教育共生圈。
1.明确协同范畴。高校国防教育协同育人要紧紧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和新使命,在以下四个方面协同共进:一是以国防法律法规、国防史、国防建设方针政策、国防斗争常识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教育;二是马克思主义国防观念、战争观、国家安全观等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情感的培育;四是以军事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捍卫国家利益”能力的提升教育。
2.系统梳理共通逻辑。依托高校“三全育人”建设格局,全面深入挖掘高校各育人系统的国防教育育人因素,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凝练集体意识上与素质教育功能有耦合,国防法律知识教育与高校法律教育内容有重合,国防现代化技能培育与学生信息化技能提升相接合等等。因此,通过明晰教育目标统一性、细究教育功能互补面、归纳教育内容互通点、提炼教育方法兼容技巧,可构建覆盖面广、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协同教育体系,推动一体化实施,密织协同网。
3.打通协同通道。在自身教育师资不强、教育资源不足等局限下,高校国防教育应在创新形式,打破资源界限,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按需流通上重点努力。可通过定期召开协同统筹推进会、建设研讨培训、举办国防教育协同育人微课比赛等畅通学习交流沟通机制;创新军地联合、校企合作途径与方式,综合利用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设施、军史馆等红色场所,与高校相关育人系统共建育人基地;依托“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青春告白祖国”“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校园活动,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点,搭建共通活动平台。高校国防教育可综合利用以上途径,畅通通道,聚集协同力量,建立校内外全方位参与的协同联动教育体系。
(三)主体建设增实力
根据协同学原理,有序系统的形成应该是一个不受外力左右的自组织过程,是系统自我的“偶然性和不可抗争的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可抗争的必然性即是指系统影响力最强的“序参数”,在持续的能力供给下,发挥主导、扩散、吸引、抑制等作用,使其他参数与其保持“一致行动”,从而让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成为不受外力左右的自觉行为。同理,全面推进高校国防教育自身建设,增强自身实力,内涵式发展提升影响力,使其成为协同育人“序参数”是核心环节,有助于协同大局的有序运行。
高校国防教育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一方面,正确定位自身在培养全面合格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仅应对上级部门和追求工作量的“应付型”“粗广型”发展方式,严格按照国家国防教育意见和普通高校军事教学大纲要求,落实教育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严格按纲施教、施训和考核,禁止出现“课时削减法”“讲座代替法”“走过场”等行为。另一方面,规范推动课程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把国防观念、国防素养、国防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教育重点,系统推动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有效解决课程内容零散、系统性完整性不足等问题;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对接专业教育标准,明确教育要求,完备教学文件;系统梳理教育内容的逻辑,重塑课程体系;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课程管理;充分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要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走出“纸上谈兵”模式,打造精品课程。同时,强化“能量”供给。应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结构合理的专职国防教育教师队伍,改变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兼职化”“业余化”的局面。通过系统的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培训规划、有吸引力的进修计划,切实完善国防教育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激励力度等措施,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发展后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