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模式探析
2020-03-02陈根红
●陈根红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生态文明思想则是生态文明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使学生更好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要想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思想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从而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早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目标。
一、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知不到位
从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从不同的渠道听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含义并不了解,甚至有小部分学生表示对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关心。在相关问卷调查中,只有1/10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出两型建设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知行脱节较为严重
衡阳市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自然亲近、爱护自然,能够正确判断“生态善恶”。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文明建设的认同感不足,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进程也持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即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有所了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很难达到生态文明的标准,对生态文明知行脱节较为严重。
二、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感较低
衡阳市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专业学习,少有余力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解,很多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持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无法清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更无从谈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想法,也就导致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不高。
(二)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
有很多大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只能从必修课的思政课程中去了解,导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实践活动。一些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较少,很多时候创建的活动只是走个形式,导致学生不能很好了解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不够显著。
(三)不良社会行为较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在逐步扩大。大学生作为一个走在科技前沿和时尚前沿的群体,社会不良生态影响很可能会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平台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生态文明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生态文明教育发展。
三、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教育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对抗的生态问题,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基本特性,培养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究底,其主要原因还是源于人们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而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社会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前沿群体,因此在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压力,让学生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生态忧患意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公民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完成所有公民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有责任、有担当,还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序进行。
(三)思政课程内在需求
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高校思政课程就是一种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国家意识形态又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要想发挥高校思政课程的作用,就必须通过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概念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精神、物质、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结合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又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满足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在需求,是高校思政课程与时俱进的表现。
四、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整合及实施途径选择
(一)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
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同等重要,又称为“五位一体”总体建设布局,希望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中国,迈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提倡人们珍惜环境、爱护环境,从而营造一个适居、宜居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而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的是我国从衰败走向兴旺,从屈辱走向崛起的历史,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吸取历史惨痛的教训,对历史社会兴衰发展中的规律进行总结,深刻认识到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生态良好生态良好、生态发展、生态富裕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以共享、开放、绿色、创新、协调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促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新格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融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社会历史一般发展规律,让学生明白时代已经赋予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他们需要勇敢地担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融入生态文明伦理道德
不论是以佛家为代表的慈悲为怀、众生平等思想,还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代表的儒家,亦或以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都体现的是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追求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现代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对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承,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文明状态,也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生态伦理思想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以期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魅力中国。
生态文明教育还有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融入生态文明伦理道德,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态善恶”角度出发,正确判断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态善恶”的标准,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伦理道德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通过让学生学习相关道德理论,让学生知行合一,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与政治、文化、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息息相关。生态文明的思想也涉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各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以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为哲学基础,教育学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首位,合理开发自然生态资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和发展是辩证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物质发展规律及其辩证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建生态文明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学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更好理解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
(四)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内容中有涉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部分,但只是很系统地对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等进行介绍,并没有体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还能让学生知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
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的这一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让学生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以及内容等,让学生通过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主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将自己的未来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作为接班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使学生能够更好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实践中去。
五、结束语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思政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和思政老师必须引起重视,加强统筹规划,根据各门思政课程教学目的和定位,在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稳定、和谐的生态文明育人体系,以实现资源可永续利用、环境质量良好、器物层面生态系统健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