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践探索
——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02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攻坚精准学院

●刘 媛

目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已经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到了举全社会之力去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其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利用其在扶贫攻坚中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承担起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以解决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职院校助力国家农村脱贫攻坚战略对于我国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下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我们的一些成功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院校特色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坐落在美丽的南岳衡山脚下,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其涉农专业的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和生态健康服务等三个专业群入选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另外其医学专业的护理专业获得省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结合地理位置及发挥农林医结合的办学优势,农林医俱全的专业优势,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智志双扶”,精准施力,下足绣花工夫,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二、发挥高职院校特色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

(一)立足本职,教育扶贫,隔断贫根传递

据统计,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于湖南省深度贫困县,他们承载着“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梦想,也是阻断贫根传递的有效手段。为确保每一名贫困学子安心学业、正常毕业、顺利就业,学院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建立起健全涵盖“奖、助、贷、减、补”等各种措施的全面资助体系。对于来自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学子实行了“免学费、免餐费”的双免措施,提供资金帮扶和“一对一”精准就业创业服务,实行优先安排勤工俭学岗位,优先顶岗实习,优先订单培养等举措。同时学院还发挥学校教育基金会的作用,积极争取友好单位慷慨解囊、爱心捐款。截至2019年底,共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累计数百万元,资助贫困学子上千人次,切实解决了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几年来贫困学子没有一人因为贫困而辍学。且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上学——就业——脱贫,放飞了贫困学子的梦想。

(二)“农校结合”,扶持对口帮扶点,助力其摘帽脱贫

近年来,学校充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展开了“农校对接项目”。针对联村帮扶点的贫困户的实际,积极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服务。截至目前,捐赠联村帮扶点扶贫专款、危房改造基金、慰问金等共计上百万元,并对该村有效实现农业科技和农产品帮扶工作。到2019年年底,己实现联村帮扶点全部脱贫。另外还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帮助下,搭建与周边贫困村的采购直通车。开展“以购代销”精准扶贫活动,从当地购进优质大米、蔬菜等农副产品,实现了从农村田间地头到学校食堂的直供模式。既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从源头上确保了食品的品质与安全。农校无缝对接、合作共赢。

(三)发挥学院涉农专业特色,产业扶贫,构建“同心美丽乡村”

为了顺利推进学校扶贫工作,学院与政府、相关协会等多方通力合作,积极参与衡阳市统战部的“同心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为此,学院采取了如下举措:(1)充分发挥学院在生态园林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健康服务三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的优势。学院组织专家指导各县“同心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乡村景观设计、经济作物种植、生态养殖的技术培训。此外,还开展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养殖的检测与治理服务,以及基层本土化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2)学院专家还立足于“同心美丽乡村”的实际,加强与省内多家乡镇企业的应用技术项目合作。企业生产出来的生态猪肉、鸡肉、兔肉及系列绿色动物食品都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赢得了市场认可、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3)针对林业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学院依托专家团队,申请《油茶低产改造技术》《推广黑老虎栽培技术规程》《复方纳米中草药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技术专项。在会同、道县等地实施,目前农业产业产值已经过亿。学院助力“同心美丽乡村”建设,为高职院校精准扶贫贡献智慧方案。

(四)发挥医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助力健康扶贫

健康扶贫作为我国脱贫攻坚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措施。湖南的11个深度贫困县都位于深度贫困主体区域武陵山片区。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居多。村医条件有限看不了病、经济贫困看不起病、路途遥远看病折腾、小病忍大病拖。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病返贫是制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的突出问题。为帮助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摆脱病痛,重拾健康。学院“健康扶贫服务团”不顾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利用节假日,携带仪器、药品和宣传手册。深入大山深处深度贫困县义诊义检,送药送医送健康。用脚步丈量健康扶贫路,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大山深处群众的“健康指数”。从2018年3月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健康扶贫服务团行程万余公里。先后深入麻阳县文昌阁乡、尧氏镇,古丈县岩头寨镇、沾塘村和洞溪村等湖南省11个贫困县,开展义诊义检11次,进行了免费诊疗和免费检测。筛查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指导用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获益人群达1500人次以上。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奉献精神,让贫困群众重拾健康。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用自己的苦和累赢得了村民的笑与谢。

(五)“志智双扶”,提升贫困对象精气神

扶贫先扶精气神。在湘南、湘西北扶贫攻坚过程中,学院将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在“扶智”上出实招,走坚持不懈扶思想、扶技术、扶信息、扶思路、扶教育。在“扶志”上下硬功夫,坚持不懈扶思想、扶志气、扶观念、扶信心。学院在双扶上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把蕴藏在湘西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中的奋斗热情和干劲激发出来,确保扶贫攻坚成果长远可持续。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有志气、有精气神的新型农民。为了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学院专家服务团在“志智双扶”上采取如下多种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典型引路”的力度,分享开播网络扶贫平台,大力开展“志智双扶”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召开产业扶贫研讨座谈会,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学习,重点讨论地方特色产业扶贫方案,帮助群众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利用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三是每年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组织专家技术员深入村组举办脱贫攻坚技能培训。学院近年来坚持将养种殖业课开到贫困村。例如,学院许美解教授到省级贫困村——珠晖区光辉村讲解三黄鸡养殖技术,整个培训过程互动积极、气氛热烈,获得养殖户的热捧,技能培训课程能帮助村民找到有效的脱贫致富方法,激发其内生动力。四是开展专题走访、“一对一”帮扶的活动,以“志扶”为重点,注重思想软实力建设,注重教育引导和正向激励同步推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振贫困户的精气神。

三、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两年来,学院在落实中共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高职院校在扶贫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以待在以后工作中改进。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转换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意味着身分和角色的转变,他们不再单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而是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目前来看,尽管高职院校“双师素质”的老师比重在不断提高,但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高职专业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找到发力点,提高扶贫攻坚的时效性。其次,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情况来看,科研成果缺乏影响力,在生产一线中推广的较少,仅停留在结项和获奖阶段。这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科研优势,没有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仍待完善,扶贫能力仍需提高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开展多样式的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强调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社会发展培育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有限,未能在学校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对教育扶贫的有效性造成较大影响。其次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对市场发展的需求缺少调研,导致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产生偏差,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岗位的技术要求,限制了高职院校在贫困工作中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后职业院校对偏远农村进行的专业课程教育培训,大多集中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分布情况和师资队伍建设,未能聚焦分析贫困地区的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致使专业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职业院校在开展专业课程培训过程中缺乏目标,也限制了精准扶贫成效的发挥。

四、结束语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到2020年我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脱真贫、真脱贫。依据总书记指示,学院将在探索发挥高职院校的院校特点,助力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主动作为、继续前行。我们将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实现国家精准扶贫的目标,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

攻坚精准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