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教学研究

2020-03-02

辽宁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意象诗人

陈 怡

(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理解”四个维度。古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应依据古诗文体的特点,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古诗教学特点

(一)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古诗语言高度凝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动听,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丰富的表现力,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教师的古诗教学应当指向古诗的语言培育功能,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遣词造句之精妙,挖掘古诗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思维是人脑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思维的直接显示。古诗在表达上具有跳跃性,这增加学习难度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的古诗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捕捉并关联诗中跳跃的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补白诗歌中的艺术空白,以更具抽象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来解读作品,体悟诗境、诗情。

(三)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形成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古诗这一文体与美如影随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感性灵动的画面之美,动听和谐的韵律之美,准确生动的语言之美,丰富动人的情怀之美,都给学生以美的体验。教师的古诗教学要融入美育,以把握情感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在赏析诗歌中提其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四)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首古诗的表达形式、情感韵味、艺术审美、文化内涵,都展现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品格。教师古诗教学时应挖掘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带领学生开启一场文化寻根的旅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以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二、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古诗教学策略

(一)咬文嚼字,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古诗语言凝练精确,艺术表现力强,堪称汉语言表达运用的典范。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古诗都是名篇佳作,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参照课文注释、辨析多音字及通假字、结合诗人创作背景等方式来理解词句含义,还要引导学生发掘古诗遣词造句的精妙,关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体悟诗歌情境中感受古诗语言的妙用,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寒食》一诗时,教师可以先以范读、自由诵读、指名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刺激学生的听觉,引导其做到正确朗读,再帮助其结合文中注释理解“春城”“御柳”“汉宫”等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描绘了暮春时节长安城迷人的春光,双重否定的句式增强了语气,展现了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浓浓的春意中,句中的“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城的勃勃生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飞”字进行赏析,让学生思考由“飞”字能想到什么,再将“飞”换成“落”“飘”等字进行比较,从而体会一个“飞”字把春花飞舞的场面描写得生动壮观,又朦胧迷离。通过对“飞”这个字运用的揣摩,学生掌握动词的妙用,提升了其语言文字素养。

(二)揣摩诗意,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意象是作者内在情感所投注的外在典型物象,是作者情志的外化和寄寓。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诗中的“明月”意象就承载了相思之情。古诗中的很多物象和实景都积淀了独特的情感内涵,如“芳草”“杨柳”象征惜别,“丁香”“芭蕉”象征愁思,“鸿雁”象征思念,“梧桐”代表寂寞孤独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创作背景,充分感知古诗中的经典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思维与情感,从而获得文化认知,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

古诗常以有表现力的意象串联起内在的情感,所选取的意象之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教师教学时要把握古诗中的逻辑思路,理清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体悟诗歌的真正意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诗人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诗中“空山”“新雨”“明月”“松间”“竹喧”“浣女”“莲动”“渔舟”等景物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图,寄寓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怡然之情。这些意象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但不是随意的堆砌,而是诗人按事物的因果关系安排了先后顺序。

(三)感悟诗律,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古诗的句式工整,平仄押韵,节奏鲜明,朗读时独具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获得审美体验。诵读形式可以多样,如自由朗读、合作诵读、高声唱读、低声吟诵等,学生每一遍的朗读都应带着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先抓住“愁”这个诗眼,补充诗人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推测诗人可能愁怀才不遇,也可能愁国家动乱;然后,教师深情引读:“伴着月落乌啼,对着江枫渔火,诗人思绪万千,愁绪荡漾,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学生读诗;接着,教师继续引读:“月落乌啼,霜气满天,江枫瑟瑟,渔火点点,钟声悠悠,诗人辗转反侧,个人失意与家愁国忧一起涌上心头”,学生再读诗;最后,教师再次引读:“寒山寺那带着愁绪的夜半钟声,悠悠穿越千年,一声一声地敲在我们心头”,学生再次诵读。教师三次创设情境与学生对读,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诗歌语言的平仄起伏,抑扬顿挫,体会诗歌的音律之美。当然,教师还可以从情感美、气象美、色彩美、形态美等方面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审美鉴赏,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四)拓展阅读,丰厚传统文化底蕴

同样的景观,同样的际遇,不同的诗人往往会发出不同的感慨。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一送别题材的诗时,教师可拓展高适的《别董大》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这两首诗同为送别诗,都情景交融。学生比较阅读后,可以发现两首诗所呈现的景象截然不同:一为苍凉辽阔的边塞风光,一为清新明朗的初春景象;其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的宽慰,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达了对友人深挚的惜别与无尽的担忧。通过对比学习,学生不仅深刻地领悟了诗中的意境,还拓宽了文化视野,明白了同题材古诗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多元性。

猜你喜欢

古诗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拟古诗”之我见
意象、形神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品读古诗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