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如大考,投资上万亿的智慧城市“智”力及格吗?
2020-03-02
疫情是一面镜子,能照出领导干部的作风、担当和能力,也能反映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从地图大数据预测人流趋势,到同程人员查询;从智能外呼平台助力社区筛查,到口罩预约和智能问诊……哪些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得好,哪些地方在摆“花架子”,一目了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厚积薄发的科研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成为战“疫”的强力武器。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因工作疏忽或盲目自信导致的技术短板,影响了疫情防控的成效。当前,我们亟须打好技术战“疫”,但那些“智慧城市”去哪儿了?
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投资动辄以亿元计,却连“在线预订口罩”“线上收治登记”等基础功能都无法实现;一些宣称“智慧城市发展领先”的地区,网上政务系统崩溃停摆,无法为民所用;有些街道社区的通知传达、防控知识普及,依然靠嘴、靠腿、靠手动;体温上报、申报疫情线索、相关文件签字、信息填报等,用的仍是20年前的人工处理方式。
一些部门想掌握病患数字变化情况,居然还要靠打电话;部分高铁站登记乘客行程和身份信息,仍采用纸笔方式,徒增乘务人员工作量和感染风险;部分地区红十字会在“物资就是生命”的关键时刻,对紧迫物资的收发、分配仍在用“手写计数”,未能及时缓解一线主力医院物资匮乏难题——这些都与地方数以亿计的“智慧投入”不成正比。
值得一提的是,据此前媒体报道,截至2019年7月,数字政务已覆盖我国422个城市,涵盖1000多项服务,累计服务民众达9亿人次。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政务云”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记者留意到,根据该报告,在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2019年就已有近90%的服务部门和业务系统,宣布“成功实现云上运行”。
这就引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为何一面是“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近九成的政务服务已“上云”,一面却是大数据、数字政务等服务质量表现欠佳?有些早就开发验证过的成熟技术,为何应用不到该“硬核”的地方,导致最后处处应对失措,让人民群众看着干着急?
在重大疫情面前,“智慧城市”的作用,不躺在蓝图和账本里,也不停留在响亮的口号里。治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既体现在城市医疗、交通、物资等重要资源的科学调配上,也体现在能否解决“口罩预约”这样的小事上。如何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下沉”,推动新技术新应用与治理现代化的融合,是这场疫情“技术大考”留下的思考题。
既然斥巨资、花大气力搞“智慧城市”建设,那么该“硬核”的时候,就不能“掉链子”“拖后腿”,让群众干着急。对比各地战“疫”中交出的数字化答卷发现,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不论是数据采集应用能力、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公众数字化应用能力等基础支撑,还是运用已有技术针对突发问题的预判机制、解决机制和运营服务力量等方面,都亟待有关各方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当前,战“疫”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需要利用好技术这把利器。无论是精准全面研判疫情趋势、分清轻重缓急、明辨主要矛盾,还是对疫情防控周密部署、科学开展社区防控等,都需要让“智慧城市”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科学高效、井然有序。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战“疫”是一张试纸,“试”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色。此次战“疫”中暴露危机和问题,正是改进和提升的良机。疫情防控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希望“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在此次战“疫”中发现短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