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APP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02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主播网红图书馆

刘 进

(东台市图书馆,江苏东台 224200)

0 引言

直播是新媒体时代下最具特色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渠道之一,我国移动互联网和直播行业高速发展也使得直播逐渐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这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与文化服务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直播APP快速成熟和普及,这些条件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开发创新服务。从时代发展和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来看,合理利用直播媒介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主要讨论直播APP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价值,分析应用条件和方式,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

1 直播APP在公共图书馆应用的基本价值

直播本身是一种流媒体信息传播形式,相较一般视频信息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可以实现信息的按需供给,也可以使信息服务者直接跳过服务过程来向受众精准地提供信息。直播APP则进一步打破了网络直播流媒体的技术服务门槛,使各类受众都可以轻松便利地与目标受众开展信息互动,实现精准传播和推广。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传统媒介下对阅读推广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强化作用不显著,直播APP则有助于解决公共图书馆在此类公共服务乏力的问题。

首先,基于直播的阅读推广更加简明直观。传统的阅读推广中,读者在选择读物、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花费较多的选择成本,这很容易抑制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直播的形式决定其可以随需求而灵活调节内容的简约或深入度,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具体读物的主题或内容方向,这可以有效降低读者选择成本,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推广质量。

其次,基于直播APP的公共文化推广有更广泛的覆盖性。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服务、全面阅读推广等多以“地面活动”、定点活动为主,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几乎所有智能机用户都安装各类形式的直播APP,公共图书馆直播服务有助于拉近公共图书馆与普通群众的距离,推动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阅读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发展,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建设责任。

此外,直播APP也可用于改善公共图书馆核心读者服务的质量。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读者服务都是被动发生的,相应服务总是滞后于读者需求,且灵活性有所不足,而直播APP中的读者服务可以实时收集核心读者需求,使图书馆有机会探索资源服务、知识服务的新空间和新领域。

2 直播APP在公共图书馆应用的基本条件

2.1 明确直播信息服务的基本定位

直播在信息传播中的核心优势在于实时性和互动性,但也有时间局限性,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围绕实时性和互动性条件来选择直播内容。所以公共图书馆的直播信息服务必须区别于图文信息、视频信息服务,深入探究实时和互动服务下最具价值的信息内容。

实施和互动条件下的信息服务有效凸显了服务受众的主体性,对此图书馆可以着重思考传统信息与文化服务中对应的缺失部分。例如,公共图书馆在传统的借阅服务、推广服务中是以自身规划为主导的,其提供的服务与大众服务需求可能存在错位,对此图书馆可以基于直播来推广自身特色资源、介绍自身特色服务,借助直播APP的用户规模来让大众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借助直播的互动性来收集大众的主流阅读需求、习惯等,以此指导今后的服务改革。当然,图书馆也可以基于受众的主体性来进一步探索核心读者服务的优化空间、创新可能,为图书馆运营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支持。

2.2 建设直播推广和宣传的渠道

基于直播APP的公共图书馆直播服务建设可以降低图书馆自身搭建平台的成本,但这也增强了公共图书馆对APP的依附性。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直播APP的“娱乐”属性都相对较强,多数用户也习惯于被动接受推送的直播流,即便自主搜索直播内容时往往不会将“文化类”主播作为主要搜索对象[1],且直播APP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也决定其不会主动投入过多资源来推广公共图书馆的直播账号和主播。

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应用直播APP开发服务时,要注重对自身直播主体、内容的宣传和推广,除了利用直播APP本身的推广功能外,还要积极在线下渠道(文化活动渠道和重点文化服务站点渠道等)、过去建设的线上渠道(微信、微博等传统的微媒体平台等)、其他主流信息媒体渠道中对自身直播进行推广,以此更有效地挖掘直播APP的用户价值,使其更好地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支持。

2.3 培养主播专业能力并发展主播影响力

前文提到实时性是直播的一大优势,但对于文化信息服务来说也是劣势,其原因在于直播只能在限定时间内观看和互动,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共图书馆如果无法保证直播质量就很难充分利用直播来达到文化推广和服务的目标。一般来说,直播的效果同时受直播内容和主播能力所影响,而主播能力对于直播的影响力明显更大,主播本身的“网红效应”和“流量效应”也是值得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建设所利用的。

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发展直播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培养一些专业能力突出的主播,同时注重主播影响力建设。图书馆既可以从内部工作人员中选择一些擅长交流和表达的人才,并以主播为目标进行主播培养,或者与直播领域、地方文化领域名人等有专业才能或有“意见领袖”光环的人才开展直播合作,直接利用这类名人的影响力来发展直播服务,以此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影响力。

3 直播APP在公共图书馆应用的基本方式

3.1 直播内容与衍生服务开发方式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直播应当是传统文化与信息服务的补充,同时也应是核心阅读服务的创新渠道。基于公共图书馆的直播定位,本文建议其从以下3个方面开发直播内容和衍生服务。

(1)融合时代热点和主流文化建设要求的阅读推广直播。公共图书馆的核心文化发展责任在于阅读推广,简单来说就是让更多群众阅读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图书。以往图书馆开展的线下或线上(基于网站或微信、微博推文的)推广通常只是对特定主题内容的罗列或介绍,其内容过繁或过简,不利于普通读者发现需求或产生阅读兴趣[2]。对此,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时代热点来设定阅读推广直播主题,在直播中从阅读者视角探讨时代热点问题,吸引普通读者(或普通直播观众)深入了解直播内容,然后在直播中渗透性地宣传文化读本,引导公众阅读一些有质量的图文。这类直播的内容设计可以借鉴复旦中国研究院余亮制作的《从书说起》的内容组织模式,一方面迎合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另一方实现有效的文化渗透。

(2)以公共文化建设为目标的文化推广直播活动。公共图书馆应当承担起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责任,其中的建设责任不仅包括基于全面阅读的文化推广,还包括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推广与建设等。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其他地方文化机构合作设计高质量的文化主题直播内容,比如与地方文化行政部门、文化馆、社会文化组织等进行合作,开展户外与室内直播相结合的特色直播活动,在直播中由合作组织的人员选择特色文化,向大众介绍特色文化内容,图书馆方面的直播人员则结合馆藏资源(如地方志、地方文摘及其他历史与文化研究文献等)进一步对相应文化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使公众能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对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形成更高的认同感,在此类直播的过程中也能让大众进一步了解书籍的价值、本馆图书资源的丰富性,提升大众的阅读兴趣,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3)面向核心读者的专业直播服务。这类直播应与前两类直播做差异化设计,主要面向阅读兴趣高、借阅稳定的受众提供服务。一般不需要做大范围的直播推广和宣传,可直接在核心读者的交流社群(读者群、交流会等社群平台)中进行推广。此类直播可以定期开展,主要利用在线直播的便利渠道实现图书馆与核心读者的深入沟通,充分了解读者对新读物的需求、借阅等服务的需求或建议,同时也可以在直播过程中向读者推荐新型的优秀出版物、图书馆开发的新型服务等,由此实现双向沟通。同时图书馆也可以在活动中做好关于大众化阅读服务、公共文化建设相关的意见收集,从文化水平和素养相对更高的核心读者中收集更有价值的意见,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改革提供支持。

3.2 主播“网红效应”的实现与利用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网红经济的兴起,多数消费者也从简单的网购渐渐转向喜欢寻找网红推荐的商品进行消费,这已经成为目前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普遍消费方式,这也促使了这种网红效应为商家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网红效应实际上也能应用在文化推广中,直播的本质仍是文化传播、品牌传播,跟电视广播、传统网络媒体、移动网络媒体的传媒功能无本质差别,唯独的优势是直播的信息输出从“模糊媒体”变成了“具体的人”,因此人对媒体的认同感也转变为对主播的认同感,有水平、有影响力的“网红”主播更有助于提升直播的影响力,也自然能够提升直播内容在公众中的传播广度和深度。所以,公共图书馆应用直播APP发展和创新服务的过程中,也必须有效利用网红效应,本文建议公共图书馆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构建和利用“网红效应”。

(1)科学地打造公共图书馆直播“网红”。“网红”本质上是互联网时代的平民化“明星”,“网红形象”本质上是特定社会场景和市场场景下公众思维中理想意象的集合[3],所以“网红”必然是有着诸多优秀特质但又充分接近大众生活的个体。对此,公共图书馆在寻找优秀文化人开展直播的同时,也可以围绕“心理归属”“群体归属”等关键词来打造更“草根”的直播网红,比如打造一个有“普通人身份”但“正在尝试阅读和深入了解文化的”的形象,这种形象更有助于被大众所接受,其在发表关于阅读体验、感受、收获时的评论也更容易被大众所认同,这样有助于推动公众主动、深入地阅读。

(2)充分地利用“网红效应”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网红效应的本质跟中国人均生活水平有根本联系,从古至今,人类首先保障的是自我生存,而在互联网覆盖区域里,衣食住行问题已基本解决。在互联网覆盖区域尤其是覆盖发达热点区域,人均拥有更多的可支配业余时间,而业余时间的消费问题凸显。这种消费不仅仅是普通生活消费,也包括了人的精神与文化消费,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成功打造出“网红主播”后,也要充分利用主播的影响力,加大阅读推广、文化宣传等渗透,促进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发展。

3.3 基于直播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拓展

直播可以为公共图书馆的传统阅读和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渠道,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围绕直播来开发全新的文化活动,通过对新的直播文化功能的探索,进一步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形式,可以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影响力。个人认为直播本身可以向图书馆提供特色评价和互动服务,这可以作为新型文化活动的组织要素,对此本文提出以下两类基于直播的图书馆阅读与文化服务创新方案作为参考。

(1)线上直播阅读评价与推广。图书馆可以开设基于直播的读物评价、阅读评价等活动,充分利用直播平台的实施性和互动性,利用这种线上沟通和互动方式促进群众在线进行文化互动和交流。与传统的群文活动、线上活动、普通直播活动相比,这种活动中的信息互动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和读者关系内,也会出现大规模的读者间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提升直播间的文化氛围,有效促进阅读者拓展阅读的意愿,还能有效提升直播的传播扩散效应,读者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特色话题、讨论也有可能突破读者圈子,在更广泛的普通读者、大众圈子中拓展,从而吸引大众阅读。

(2)线上直播阅读竞赛游戏。将一般阅读文化活动和竞赛类活动做融合设计,使普通读者或仅仅是对直播主体感兴趣的热心观众也能参与到直播活动当中,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图书馆直播的主题,进而宣传阅读习惯、文化行为、书籍与文化内容等。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圈层推广方式,同构圈层内外的融合和互动使得文化推广延伸到更大范围,使更多群众有机会加入阅读者行列,提升全面阅读推广质量。

4 结语

总体来说,直播在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和文化服务中有较大的价值。图书馆在开展直播服务前,需要做好直播定位、前期直播宣传和推广、主播培养等工作,应用中需重点围绕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和责任来开发直播内容与服务,科学打造“网红”并利用“网红效应”,最终围绕直播来创新文化活动,由此全面地利用直播的文化服务功能,为图书馆发展和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猜你喜欢

主播网红图书馆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不要上“网红”的当
我是小主播
图书馆
网红滚滚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ВаНхУН»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