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析
2020-03-02郭庆
郭 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兴安岭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产业将森林作为主要的经营对象,承担着生态建设以及为全社会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要使命。由于目前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可利用森林资源大幅减少以及国际林业发展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逐渐由产业层面上升至国际层面。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新的发展机制与技术创新模式,已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分析我国的林业发展形势,生态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对林业产业的主要需求,而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被提到新的高度。理清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摸索林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成为新的发展态势下,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因此,以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林业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1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人们对林业发展观念的转变,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森林覆盖率与总体面积持续扩大,生态问题逐步得到修复。(2)持续加大退耕地、退湿地等各项工作的力度,天然林保护的实施范围持续扩大。(3)林业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林业产值保持高增长态势。(4)林业多元化生态治理体系基本成型,相关政策与制度陆续出台,为后续林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我国林业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科技水平与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相关法律体系也趋于完善。但在林业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需要正确看待发展实践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如林业技术缺乏自主创新成果,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的现状不理想等,这些问题对我国林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挑战。
2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二者存在包含关系,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生态文明的建设又需要以林业的生态化发展为前提,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其次,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显著成果的背景下,生态建设的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与生态建设息息相关的林业产业也被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与理念。正确看待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联,充分发挥林业持续发展对人们生活环境改善与生活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应着重将林业产业的发展聚焦于生态新发展与生态保护中。从林业发展生态化、可持续化的作用来看,其本身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能并不显著,但林业的附属价值却可以带来极大的间接收益。
首先,林业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营造林工程、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的成效,提示了当地政府部门与相关参与单位在林业管理方面做出的贡献,而这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就可以考虑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生态旅游项目,继而为区域林业的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而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也会受到积极影响,这一变化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水土流失以及沙尘暴等问题的改善,以及季节性灾害的减少。不仅如此,在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高新人才的输入以及林业技术的创新,都直接关系到林业自身发展,而为满足区域林业发展的需要,技术型人才引进方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综上,林业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将二者协同发展路径视作学术研讨的重点,探析能够真正指导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战略实施的方针,具有重大意义。
3 生态文明框架下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径
3.1 坚持林业科学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而森林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相联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坚持林业产业“稳中求进”的发展原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是助力我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明确林业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扎实推进林业创新、林业持续发展的各项举措,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水平融合奠定基础,是林业肩负的重要使命。而从二者融合发展的特点来看,要保证各项举措的顺利实施,首选需要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林业产业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生态的平衡点,从而有效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砍伐森林的行为也得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在理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沙尘暴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发展观念的转变,缓解当下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可持续发展体系下,深入贯彻生态发展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促进二者融合的必要前提。
3.2 创新机制推动生态制度建设
在林业发展的新时期,以往所采取的发展规划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围绕新的发展要求与理念建立相应的制度,成为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立足于林业发展现有经验,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尤其是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修复相关的技术,不仅关系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还可直接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围绕不同技术的创新思路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能够指导林业发展的生态制度,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随技术创新一同出现的,还有林业管理方面的变化,与以往的林业管理不同,生态发展理念的引入势必会带来一些观念上的变化,而其管理环境也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根据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尽快调整管理手段、管理方案,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将直接制约生态化建设进程,影响到森林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林业从业者应当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重视信息化管理、多元化管理手段的优势以及其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适用性,明确新环境下林业生态制度存在的漏洞,从总体布局的角度考虑林业生态制度更新的突破口,从而以技术、管理方法的创新助推生态制度的建设,为林业的新发展提供指引。
3.3 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
一直以来,在现代林业建设进程中,生态问题的控制与治理都是一项重要课题,它被许多学者反复研究,其核心就是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生态修复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工程层面,而加强生态修复带来的积极作用,也让社会各界看到了生态修复的巨大潜能。以秦皇岛滨海景观带为例,该项目是利用雨水的滞蓄过程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的典型工程,以环境友好的抛石护堤取代了水泥放浪堤,发明了一种箱式基础,方便在软质海滩上进行栈道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恢复了海滩的潮间带湿地系统,使昔日被破坏的海滩重现生机,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点。因此,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当在深刻认识以往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前提下,立足于现有的技术体系,明确经济发展、林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之间的矛盾点,继而提出科学的修复方案,逐步实现林业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宏大愿景,最大限度解决现存的生态问题。
3.4 落实森林生态保护措施
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实际,落实森林生态保护措施,对林业的生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现有实践经验分析,生态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森林、湿地等再生能力相对不足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类似,需要借助相应技术的创新,来弥补生态保护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森林保护为例,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素质,掌握林业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学习森林病虫害识别、病虫害防治方法、标本制作、样地调查等一系列基本林业技能。而从整体角度考虑,一个地区的生态保护系统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唯有设计者从区域生态保护、林业生态发展的视角入手,结合实地勘察获得的各类信息,明确生态保护的重点,制定全面的保护实施方案,才能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合理的指导。
4 结论
林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从业人员应当正确看待林业生态建设这一艰巨任务,不畏艰难,采取科学举措,大力落实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继而全面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