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业服务信息系统整合的设计与实现

2020-03-02吴小伟陆莹洁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科技服务

吴小伟,陆莹洁

(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0 引言

科技创业是指通过创建科技型企业或者重新创建科技型企业,从而使新的创意或者创新成果商业化,进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动态过程[1-2]。科技创业服务包括政策、资金、场地、技术和管理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服务,提供此类服务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公益属性的企事业单位、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掀起“双创”活动,在此期间,各类科技创业服务信息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为科技创业者带来了更多便利。但由于信息系统繁多、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统一标准等原因,同样造成了数据定义不一致、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以及数据质量较难控制的局面。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创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发展现状,讨论如何实现各类信息系统整合,以实现创业资源的高质量应用。

1 建设背景

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6年10月,1999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先后与江苏省技术市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有机整合为融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技术成果交易服务、科技金融对接服务、火炬计划综合服务、科技创业咨询服务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公益型、社会化省级科技创业综合服务机构[3]。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着力促进业务建设提速提质,推动下一阶段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中心制定《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中心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科技厅党组决策部署,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一目标两重点七大专项行动”的工作方针,即:以建设科技创业服务区域标杆为目标,以高质量完成科技厅交办工作、高水平担负科技创业示范引领职责为重点,以深入实施“双创载体建设助推行动”等七大专项行动为基本路径,瞄准全省科技创业服务短板,聚焦科技园区、科技企业的服务需求,依托线上线下两类服务平台渠道,充分运用数据信息、网络资源、实地跟踪、贴近服务等手段,加强与各类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园区基地平台的融合对接,大力提升科技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要素集聚、资源共享的科技创业服务生态体系。

2 建设目标与思路

2.1 建设目标

围绕创业企业发展主线,强化顶层设计,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成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库,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本着“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建设原则[4],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促使创新资源配置更优、联合创新能力更强、服务地方水平更高,为创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定制化、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树立创业中心“创业江苏”服务品牌。

2.2 建设思路

充分利用当前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在全面梳理中心业务的基础上,以统筹发展和需求引导为原则,利用跨平台开发技术,实现移动端和PC 端等多平台统一门户。服务资源层面,以统一资源管理为目标,通过对中心既有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入库,实现分类建档和管理。服务响应层面,利用智能算法、AI分析方法、精准信息推送、定制化数据模型等先进技术,实现客户需求精准定位、服务信息主动推送。服务业务层面,通过工作流技术、规则引擎技术,逐步实现服务业务的定制化,构建完善的服务业务驱动与管控机制,推进实现业务规范化、标准化。

3 建设要求

3.1 性能要求

系统的数据量在TB 级以上,每年新增数据量为2~4 TB。在应用系统的数据库逻辑设计上,应考虑业务对象对应数据库表的数据规模,对某些应用场景的数据存储要考虑分库分表。系统需支持大规模数据查询统计需求,需建立读写分离的数据库及数据资源体系,避免因大规模数据统计查询造成整体系统性能下降。

3.2 技术要求

3.2.1 实用性和易用性

要求本系统适合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给现有工作带来切实的帮助。同时,通过搭建良好的人机界面,以及尽量贴近常用软件的操作方式使本系统易学、易用、易维护。

3.2.2 可维护性

实现该平台的运维及监控告警功能和工具,支持业主自行维护能力。要求各业务功能和支撑服务有很强的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维护性,满足灵活方便的功能迭代演进、持续集成、持续发布。

3.2.3 可扩展性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充分遵循国际/国内的行业标准,采用开放性的结构并预留好接口,确保系统的高度可扩展性。

3.2.4 先进性

系统须支持云计算模式,支持面向共有云、私有云的部署和云计算技术,支持IPv6 技术。运用先进的软件技术架构、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结合中心管理体制,打造省级应用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科技创业服务平台。

3.3 安全要求

3.3.1 认证服务

提供一种支持多租户定义的注册中心机制,集中控制所有服务的注册和寻址,可以方便地扩展各类安全控制策略。同时,系统间的切换需要实现无缝化操作和单点登录。

3.3.2 授权服务

系统管理员需要根据不同用户分类进行访问授权配置,用户在线上管理系统获得用户、口令、APPKEY、证书、AGENT 包,才能在生产环境中访问注册中心、注册服务、寻址服务。

3.3.3 安全监控

建立一套覆盖系统、用户、资源、接口,能够从时间维度、全局维度、核心维度跟踪监测服务请求量、响应率、响应时间、错误率等指标的监控机制。

3.3.4 安全日志

建立统一的日志系统,记录系统各种动态,保障整个平台系统的高可靠服务。平台安全日志系统需要支持动态扩容缩容、支持大规模日志的处理和存储。

3.3.5 数据加密

构建一种对传输密钥进行安全性验证的加密算法,以保障数据通信的正确性,服务认证和授权的安全性,以及较高的通信效率。

3.3.6 数据脱敏

制定相关的保密机制,实现不同等级范围的业务和数据访问。构建业务信息有限展现机制,对相关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3.4 数据集成要求

数据集成须提供集成工具,工具须具有通用性,支持配置驱动各类数据导入集成,配置包括数据源类型、数据字段映射结构及提取方式、数据清洗规则等。

4 建设内容

4.1 功能架构

平台采用“三合一”的架构,即将中心门户、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平台三部分内容合而为一,旨在通过对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一个对内能满足中心使用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分享优质资源;对外能服务省内外创业者,提升中心影响力,开拓线上业务的一体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4.2 系统架构

通过建立系统标准规范,将系统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平台服务层、业务应用服务层和用户访问层等5 个逻辑层级,实现物理统一、数据与系统分离、内外分离等建设目的,提高系统可拓展性和易维护性;通过认证服务、授权服务、安全监控、安全日志、数据加密存储、关键数据脱敏等信息技术,提高系统安全性;通过运维体系的建立,提高系统运维效率,降低系统运维成本。

4.3 系统模块

4.3.1 多平台一体化的服务门户系统

以信息发布、资源共享、服务接入、协作入口四大核心功能的实现为目标,统筹考虑不同主体的应用需求特点,按照所承载业务内容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开发建设手机APP、智能信息查询终端和PC 网页端三大跨平台服务门户及应用系统。

4.3.2 内部OA系统

OA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化内部业务处理平台,覆盖了档案管理、文件收发传阅、请假管理、薪酬管理、考勤管理、合同评审等业务。系统将分为Web端和移动端两种方式,二者数据实时同步,以提升工作效率。

4.3.3 统一的多平台信息资源管理与发布管理系统

构建各种主题信息库、专题信息库,为各平台准备好信息发布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以一个信息发布管理系统服务多个跨平台门户、多个专题子站的模式,统一多平台、多子站信息发布管理,实现一站信息资源管理多站内容展现的目标要求。

4.3.4 中心创业服务知识成果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实现优质工作成果、知识成果、服务案例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知识成果发布评价考核机制,促进业务知识、工作成果、成功经验、优秀案例的交流与再利用,促进各种知识成果有序传递和良性传导。

4.3.5 多维度创业服务主体关系管理系统

开发建立覆盖创业服务需求者、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园区、孵化器、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创业服务主体关系管理系统,以创业服务主体的数据管理为核心,记录创业服务各类主体在平台发生的各种交互行为和活动状态。

4.3.6 自主化服务需求适配及服务信息推送管理系统

利用大数据、AI 识别、爬虫、BI 等技术开发建设创业服务需求智能匹配管理系统和创业服务信息推送管理系统,通过预建各种数据分析模型,精准化定位用户需求,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最有价值的服务产品、服务资源或服务内容。

4.3.7 创业服务资源库管理系统

开发建设内外有别的创业资源库管理系统,将中心既有各种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通过归类管理,整合成专家库、项目库、资金库、人才库、政策库、咨询信息库等资源数据库,构建资源库的动态管理机制。

4.3.8 创业服务超市管理系统

以创业服务商品化消费模型的构建为基础,建设线上科技创业服务超市,实现服务产品商品化上下架管理、订购管理、派单管理、服务评价、服务投诉等功能。实现一个打包服务、多种资源汇集供应的模式。

4.3.9 创业服务业务管理系统

以逐步实现创业服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开发建设基于工作流程和规则引擎技术的创业服务业务管理系统,建立和实现各种服务业务自主化设计与业务自定义,实现业务生成的自主化和自动化。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业服务信息系统现状,提出进行信息系统整合的思路及实现方法。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数据采集方式,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调,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5],推动科技创业服务业务向纵深化、精准化、合作化、数字化发展,在提高数据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持续实现科技创业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的双提升。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科技服务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