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0-03-02
(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技术与市场》编辑部,四川 成都 610016)
1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科技期刊的生存现状
1.1 新媒体对大众纸媒形成碾压之势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纸媒受到巨大冲击,其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被大大挤压,前景堪忧。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优势,比如传播速度极快、传播方式花样繁多、传播内容丰富多彩等。可以说,新媒体对大众纸质媒体形成了碾压之势。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纸媒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着优越的日子,占据主流的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阅读层面不再局限于几张主流报纸和几本潮流期刊,而是被极大地拓宽;加上通过新媒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受众能第一时间掌握即时发生的新闻和事件。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有多种新闻类网站以及APP等产品,获取信息方便快捷,还不占地方。
不难想象,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各类报纸、期刊等发行量开始急剧下滑,读者锐减,有些刊物和报纸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停刊。新媒体的出现更抢占了纸质媒体的广告。新媒体广告的方式多样,并且灵活,价格也较纸质媒体具有优势;而纸质媒体的广告方式单一,发布时间也赶不上新媒体的速度,价格更是毫无竞争力,因此纸质媒体广告减少是必然的。
广告减少,纸质媒体收入也相继减少,纸质媒体发展陷入困境,行业影响力也随之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纸质媒体的编辑和记者也开始转型或者跳槽,向新媒体市场发展,导致纸媒的发展后继乏人。
1.2 传统科技期刊的优势和机遇
同其他纸媒一样,科技期刊无疑也受到新媒体不小的冲击,新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途径对科技期刊形成合围之势。但是鉴于科技期刊的独特性,如专业性、行业性以及受众人群特殊等因素影响,传统科技期刊的阵地相对稳固,受到的实质性影响较小,生存空间未受到太大挤压。
传统科技期刊具有新媒体不具有的优势,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其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和专业性。作者和读者都是行业内的专业科技人员,他们很看重传统科技期刊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学术权威性,因此,科技期刊的受众群基本未受影响,也没有明显的下降。
此外,新媒体在快速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度剖析,传播的信息芜杂,不完善,没有深度是目前新媒体发展中的明显劣势。而传统的科技期刊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虽然传统科技期刊传播信息的速度较慢,但是其论文追求深度和厚度,可以让读者得到更深入的阅读体验,这是新媒体无法做到的。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优势,使传统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依然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但是,这并不是传统科技期刊固步自封的理由,传统科技期刊应该借势而上,抓住机会,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展和壮大自身的实力,同时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定位,与时俱进。
2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困局
要发展壮大自身实力,除了看到自己的优势,更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毋庸置疑,传统的科技期刊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观念老化、人员老化、期刊内容老化的问题。编辑人员也相对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的勇气。
2.1 固守原有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在当前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依托单一媒体方式进行学术信息传播的传统纸质期刊已无法适应目前竞争激烈的媒体生态圈。很多科技期刊在将数据发给万方、知网等数据库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传播,而没有想到(可能也没有能力)对期刊的内容进行再次加工和编辑,对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和传播。很多编辑人员固守原有的工作模式,每天按部就班地编辑出版,无视目前数字化和互联网带来的出版传播方式的巨变。
2.2 体制和政策的限制
科技期刊主管和主办单位众多,国家对期刊管理的政策也相对滞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都需要新的期刊体制的支持,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科技期刊不可能独辟蹊径,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发展。
2.3 缺乏资金的注入
由于内容的限制,科技期刊不可能吸引大规模的投资,同时这也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而学术期刊向新媒体转型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都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但科技期刊的公益性质使其不可能成为赚取巨额利润的产业。这也导致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心无力。
2.4 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传统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核心编辑人员大多是45~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他们绝大部分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不管是从观念和技术,还是从模式和平台上都有难以克服的障碍和抵制思想。而且,多数期刊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是由编辑兼任,没有专门人员进行运作,落后于新闻传播领域的运营模式。
3 科技期刊和新媒体融合的几条路径
3.1 建立媒体融合部门
新媒体来势汹汹,传统的科技期刊既面对挑战,也充满机遇。新媒体为传统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方式,因此科技期刊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可以通过调整部门结构,达到与新媒体融合的目的。比如设置独立的媒体融合部门,该部门与传统的部门进行线上和线下的配合,内容与形式相互支撑,增强传统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3.2 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应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可以创建专门的网站,在网站上同步实现期刊内容的传播与网络信息的传播,这样可以提高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速度。同时,还可以构建手机客户端,用户通过登录客户端,可以获取科技期刊的核心内容,解决了期刊受时间及空间限制这一困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受众。此外,科技期刊还可以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精心挑选一些内容进行刊登,以此来吸引微信群体的关注。
3.3 以“质”取胜,坚持内容为王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科技期刊应扬长避短,坚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专业性,以此来吸引受众群体。科技期刊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细化分析,抓住读者的关注点,对版面以及包装方式进行创新,不断创造高品质、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内容,以“质”取胜,坚持内容为王。
3.4 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新媒体的显著优势在于读者能够对信息进行交流和评价,这一点的确是传统的科技期刊难以做到的。但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传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很多方面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来吸引读者。比如可以建立公众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开通微信、微博、论坛等形式,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还可以构建读者群,定期举办论坛或者互动的活动,邀请读者留下自己对期刊的要求和建议等,期刊针对这些建议进行分析和改进,可以为传统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注入生命力。
4 旧有的编辑模式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改变了媒体服务与传播的方式,媒体与受众的联系越来越亲近和密集,这势必带来传统编辑模式的深度改变和革新。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而言,如何应对新的媒体环境,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据调查,新媒体时代,大众对于手机和电脑等终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由于传播速度加快,导致受众偏好于“即食化”的浅层阅读,但在深度阅读方面,读者的要求并未降低,反而会变得更高。科技期刊专业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注定了行业对于科技期刊编辑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编辑作为内容的制造者与发布者,必然受到媒介方式改变的影响,而新媒体使得科技期刊在观念上、工作方式上都将发生重大转变。因此,期刊编辑必须在完善基本功的基础上,提升顺应新媒体环境的能力。期刊编辑除了必须熟悉内容,了解出版知识,还必须掌握新的技术,同时还应具备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能力。因此,成为复合型的期刊编辑,才是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的必由之路。其转变路径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4.1 转变编辑模式
过去,期刊编辑主要侧重于版式设计以及图文的规范性,而在新媒体时代,期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内容的升级,此时,期刊编辑的工作涉及到了调研、设计、组织以及后期服务等,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工作上进行重新安排,以适应新的编辑模式。
4.2 更新出版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以手机、电脑等载体为主的媒介打破了信息形式上的限制,期刊编辑必须熟练利用互联网系统来发布稿件,并掌握各信息平台的运作方式,利用新技术将稿件内容进行多角度以及全方位的立体式发布,对信息内容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
4.3 彰显新媒体特色
新媒体时代,大众能够轻松获取信息,这使得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以阅读量为主的竞争形势迫使期刊编辑必须在编辑内容上进行转变,以彰显新媒体的特色,吸引受众的关注,达到良好传播的效果。
5 结语
传统的科技期刊虽然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但仍然具有自身的优势。传统的科技期刊应当在保留自身专业性和科学性优势的基础上,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为自己拓展市场空间,掌握主动性。同时,新媒体时代也对传统科技期刊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成为一个既具备扎实的编辑功底,又熟练运用新技术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立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