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报道

2020-03-02栏目编辑陈正源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攻坚群众

栏目编辑:陈正源

岑巩县:“三亮”压责任 “三找”添动力

冯榜敏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党员认真履行职责,岑巩县采取“三亮、三找”办法,让农村党员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中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三亮”压责任。一是亮身份,树好形象。把农村党员挂牌亮身份工作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组织村级党组织做好“共产党员户”的挂牌工作,并明确由村级作战队队长、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带队到党员户进行挂牌,同时突出仪式感,由村党支部书记为党员佩戴党徽,合影留念,并把“共产党员户”荣誉牌悬挂在正房中间显眼位置,让党员切实感到党员身份的光荣,让“共产党员户”标识牌成为党员的“荣誉牌”“责任状”“正容镜”。二是亮承诺,找好目标。建立“亮承诺,办惠民实事”台账,为群众提供“一对一”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同时以增强农村党员宗旨意识、履行党员义务、积极服务群众、勤劳致富、营造良好家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为内容,由村级作战队队长、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给每一名农村党员开展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性观念,承诺在服务群众、脱贫攻坚、农村产业发展、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走前列、做示范,并签订责任书。三是亮典型,立好标杆。“亮典型”,促先锋示范引领,大有镇塔山村郑培坤、龙田镇都素村刘良军典型事迹生动具体地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鲜活地描绘了与时俱进的共产党员自画像。组织全县农村党员学习先进郑培坤、刘良军,发挥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展现优秀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找”添动力。一是找差距,检视问题。围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找差距抓落实,重点找旱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差距、农村合作社的差距、扶贫项目实施的差距,服务群众不优、党员意识不强、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和自身能力不足、不想担责、不敢定事、带头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二是找责任,绘好肖像。按照岗位类型、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形成全面覆盖、环环相扣、不留空挡的责任链条。并与农村党员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同时要求农村党员把自己摆进去,画好自身党性画像,与脱贫攻坚要求的合格党员画像反复比较,哪里走相、变形、退化及时改正,摒弃不敢担当的心理和消极心态。三是找位置,明晰方向。各村党支部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分别给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设置岗位。同时要求农村党员用真情实意去面对群众,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难当自己的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诚心赢得群众。

(中共岑巩县委组织部供稿)

加勉乡:践行初心使命 真心为民请命

周斌良

“工钱终于拿到了,感谢周书记为我们到处奔波,感谢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感谢各级党委政府,让我们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2019年12月12日,从江县加勉乡污生村年近45岁的农民工潘志雄,领到了近3500元的工资。至此,20名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全部领到了各自应得的报酬。

因为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当时没有签订用工合同,在通村公路修完后,施工单位撤离、包工头不辞而别,从江县加勉乡污生村20名受雇修路农民工被迫踏上了长达2年之久的漫漫讨薪路。日前,在驻村第一书记周斌良及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和倡导下,尤其是得到了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挂帮办、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加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黔东南州纪委州监委、从江县纪委县监委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他们都拿到了等待已久的“辛苦钱”。

据悉,2017年9月—2017年11月,中国中冶公司在承包加两至平为农村公路(建设方为从江县交通运输局)扩建施工中,为解决人工短缺的情况,邀请沿线当地的污生村村民参与了该公路的施工,所有应付人工工资为6.3万余元。因为该负责人已跑路,污生村村民在讨债无门百般无奈之下,派村民代表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拖欠的工资问题,但该工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落实解决。驻村第一书记在得知该情况后,立即召集所有涉及拖欠工资的村民,召开专题会议详细询问了解相关线索后,给村民宣讲法律法规、宣传党的相关政策,向其派出单位报告,并向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请示,对此事予以跟进。经多方努力,各级部门及领导协调,从江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农民工工资执行绿色通道,安排专项资金发放农民工工资。

(从江县加勉乡党政办供稿)

南明区:打好蓝天保卫战 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张雪建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所在,容不得半点松懈。面对依然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科学制定防治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落实、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至关重要!南明区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着力从扬尘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整治、燃煤污染整治、露天焚烧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整治等六个方面入手,扎实开展空气污染治理行动,全力控源减排,力争把大气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坚决打赢打好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扬尘污染整治方面,将持续加大对建筑工地、拆除工地的管控力度,严防扬尘污染,对达不到控尘规范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多次出现扬尘污染的相关单位,进行依法处罚;严厉打击渣土车超载、带泥上路和沿途撒漏等违法行为,扩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和洒水范围,减少道路二次扬尘;依法取缔关停城市周边非法采矿、采石、采砂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并尽快完成已关停砂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加大力度摸清辖区工业物料堆场底数,建立整治清单,按照“一场一策”要求制定防治规范化措施。二是餐饮油烟污染整治方面,依法取缔产生油烟污染的非法经营行为,全力排查辖区有油烟产生的餐饮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确保油烟净化装置保持正常使用,达标排放;提高未完成退街入市夜市摊区经营管理标准,严格规范经营时间、场所及范围。三是露天焚烧整治方面,强化露天焚烧巡察监管,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对片区重点区域、路段试行责任包保,并开展入户宣传,严控区域内垃圾、秸秆焚烧现象。四是燃煤污染整治方面,对已淘汰的燃煤锅炉情况进行复查,按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要求,加强散煤燃烧管控;实施高污染燃料设施搬迁或清洁能源改造,严格落实“禁煤区”置换清洁能源补贴。五是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加强燃油品质监管以及机动车排气抽检,同时对新华路、青云路等重点区域交通疏导,减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六是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整治方面,组织开展“散乱污”企业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根据土地、环保、质量、能耗等要求,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式、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并按照“先停后治”原则,实施分类处置;加大对有机化工、石油化学、餐饮油烟等监管力度,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臭氧污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明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聚焦问题、补齐短板,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守住生态底线,筑牢生态屏障,聚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中共贵阳市南明区委宣传部供稿)

宰船村:“菜篮子”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符爱波 丁 琼

寒冬时节,走进从江县刚边乡宰船村,白菜、莴笋、萝卜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在田地里忙着收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正忙着打包白菜的村民名叫韦老东,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家今年用4亩耕地来种植蔬菜,每亩地的纯收入预计可达四五千元,效益十分可观。

在宰船村,和韦老东一样的蔬菜种植户还有很多。为什么宰船村的村民都选择种植蔬菜,而且蔬菜长势好,销售也较好,这一切还得从他们“敢吃螃蟹”的村班子说起。

2019年来,该县结合土地资源、林地资源、气候条件精准选择产业,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短、平、快项目,大力发展食用菌、林下养鸡、百香果、蔬菜四大产业,带领全县群众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阔步前进。宰船村支部借这一“东风”,巧打坝区产业“牌”,依托230亩土地,大力发展“易种植、成效快”的蔬菜产业。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确定发展230亩蔬菜种植后,村支部积极行动起来,大胆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春晖蔬菜合作社合作,将村级组建的“从江县宰船工程建设专业合作社”全面运营,由村党支部负责管理运营村合作社,春晖蔬菜合作社指定品种,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村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种植、采收和分红,农户以土地、劳动力、涉农整合资金量化等入股参与生产管理或分户种植管理的方式运行。

针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由合作社流转土地,贫困户土地入股获得收益,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带动当地贫困户用工,贫困户得到劳务收入,贫困户直接出土地参与蔬菜种植,蔬菜出售后得到收益,不断加强物化补贴资金量化到贫困户收益,按每亩物化补贴资金600元,参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量化贫困户,按投入资金年利率6%分红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合作社运营管理资金量化到贫困户收益,按每亩400元运营管理经费,参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投入资金年利率6%分红给建档立卡贫困户。

打开销售渠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宰船村党支部资源整合、精准实施产业扶贫政策,采取以“校企合作”方式,与从江县森绿农特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签订订单,注重产销对接,不断加强与从江县中小学校建立市场销售供销关系。同时,借助从江县政协的帮扶,打通中国贸促会、杭州萧山电商销售平台,实现更大规模销售渠道。

宰船村支部书记王广林向笔者介绍道:“通过种植蔬菜,我们的村委综合楼得到重新翻修,串户路实现全面硬化,路边也安装上路灯。可以说这230亩的蔬菜基地就是我们‘钱袋子’鼓起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在种植蔬菜的基础上,还将实施食用菌、异地入股蛋鸡养殖等产业,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增收。”

(中共从江县委组织部供稿)

钟山区:念好“三字经”推进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张其福 赵 峰

钟山区财政局立足“主题教育统领财政业务与脱贫攻坚”两大目标,聚焦“教育引领、主责主业、建章立制”三大抓手,念好“学、改、常”三字经”,引导财政系统党员干部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切实做到察民情、解难题、求实效。

念好“学”字经,聚焦教育引领,推进主题教育往心里走。该局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集中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读物;专题学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扶贫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重要论述;领导班子成员还结合实际,制定主题教育调研专题,深入预算单位、党建扶贫点、财政分局和服务对象开展调查研究6次,撰写调研报告6篇,坚持带着问题学、奔着问题找、揣着思考做,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13个,不断促进了主题教育往心里走,提升了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

念好“改”字经,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坚持开门搞整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集体议、上级点等方式,聚焦“8+3+N”和区委巡察反馈的7个方面18个问题,查摆出问题7个,其中自己找问题1个,开门征求到问题5个,上级点出问题1个;针对问题,按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4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30条,主要领导带头动刃,分管领导集体攻坚,定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切实增强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时效性,保证整改落实立竿见影,保障整改问题“药到病除”。截至目前,25个问题已经整改13个,整改率为52%。通过问题整改,该局“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进一步夯实,为助推财政高质量发展补齐了制度“漏洞”,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装备了动力“引擎”,不断促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提升了强本固基和业务素养。

念好“常”字经,聚焦建章立制,推进主题教育往实里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抓长抓常,强化机制体制建设,切实防范制度漏洞,修订完善了系列制度和办法,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该局为助力脱贫攻坚,将全局干部职工编成3个下沉工作队,将党小组建在下沉工作队上,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当好“扶贫政策宣传员、攻坚拔寨战斗员、贫困群众勤务员、工作落实监督员”,召开了群众会20余次、筹集资金3万元、补齐了27户贫困户生产生活短板,不断促进主题教育往实里走,提升了战斗堡垒和党性修养。

(六盘水市钟山区财政局供稿)

龙里县:『四个聚焦』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莫伯平

龙里县通过聚焦产业选择、聚焦主体培育、聚焦服务保障和聚焦产销对接的“四个聚焦”措施,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聚焦产业选择,解决“种什么”。按照该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工作方案,该县多个部门实地调研,规划建设500亩以上坝区共有 15个,总面积 38400亩。重点发展刺梨、蔬菜、生态畜牧业、茶叶、经济(果)林、中药材、油茶、生态渔业 8个特色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结构调整面积 32000亩(基地面积),其中蔬菜 9500亩、莲藕(茭白)400亩、其他 5900万亩(含刺梨、花卉苗木、海花草、水果)。预计2019年冬2020年春坝区+基地完成蔬菜种植 17038亩(含复种)以上,刺梨低产低效林改造 30000亩以上,经济(果)林种植2700亩以上;新增油茶种植 6500亩以上、茶叶种植 6200亩。

二是聚焦主体培育,解决“谁来种”。推出龙里县产业扶持政策,对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实施财政奖励和优先安排农业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向坝区主导产业集聚,2019年来共兑现产业化政策扶持资金 215.96余万元。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机制,由企业集中技术管理、集中保底收购,发挥合作社管理、大户种植优势。目前,引进坝区龙头企业 37家(其中省级企业 10家、州级企业 9家、县级企业 18家)、小型企业+种植大户 45家。

三是聚焦服务保障,解决“怎么种”。结合实际,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成立农村产业革命产业技术服务队和产销服务队,组建 8个产业专班,由一位县委常委(副县长)领衔推进。2019年至今,开展各类培训 200余期,培训农户 1.8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 0.6万余人次),各类专家提供技术服务指导 0.8万余人次,指导农户 0.8万余人次。

四是聚焦产销对接,解决“怎么卖”。强化产销对接用好贵州双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水果蔬菜批发市场等销售平台、与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各大超市、县内机关企业等建立农副产品直供关系,形成稳定“农批、农校、农超、农企”供销渠道。同时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线上销售市场。目前,建设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 10000亩,完成第二批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申报工作。

(中共龙里县委宣传部供稿)

长沙镇: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黄立飞

赤水市长沙镇党委、政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开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行动,推进主题教育落地见实效。

“自从花椒育苗以来,我们就在育苗基地务工,每月务工收入都有2000多元,不仅能照顾家人还能赚到钱。”高洞村村民王文轩乐呵呵地说道。2019年56岁的王文轩,在花椒育苗基地务工前,他一直通过种植传统的水稻和玉米来维持家里的生活。花椒项目引进后,在村支书的动员下,便主动把家里的地用来种植花椒并套种青萝卜,每月到花椒基地务工,2019年预计收入将达4万余元。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长沙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结合地理区位、气候环境等各种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精准选定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花椒种植600余亩,带动群众325户,花椒盛产期可实现产值300余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此外,高洞村种植青萝卜已有30多年历史,加工后的青萝卜线因口感爽脆,在西南地区具有很好的销售市场。2018年,该镇正式成功注册“高洞丹青”和“高洞青萝卜线”商标,青萝卜品牌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为做亮“高洞青萝卜线”品牌,让高洞青萝卜线成为长沙镇群众致富增收的产业,2019年该镇积极向上争取上海援建项目资金90万元、电子商务示范资金30万元,建成了青萝卜线生产厂房和冻库。形成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目前,全镇种植高洞青萝卜1000余亩,预计年产量300余吨,产值1800余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现在已有12名农户在这里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赤岩村乌骨鸡养殖场负责人说,镇党委和镇政府为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做大做强乌骨鸡养殖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了赤岩村15000余平方米乌骨鸡养殖基地,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方式占比分红,预计年收入达40余万元。

(中共赤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板场镇:多举措推动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开展

王小兵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彻底解决好贫困群众住房问题,沿河自治县板场镇紧紧围绕实现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多举措推进脱贫攻坚住房保障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上下联动齐头抓。形成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主要抓、分管领导及各村攻坚队具体抓、帮扶责任人亲自抓的良好工作氛围。为着力解决好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该镇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入户动员、摸清住房保障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症结,制定了工作推进方案,各村对辖区所有房屋进行全面排查,精准锁定改造对象,狠抓急需改造重点,通过集中全力精准排查,实现了贫困群众房屋“应改尽改”。

组织部门协作,群策群力保质量。成立由镇国土、村管、扶贫、残联、安监以及各村攻坚队组成的住房保障工作小组,积极为新建房屋和透风漏雨农户测量、选址,严把“四类重点”对象身份审核关,深化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好“五主体”“四到场”责任制度。按照县住建局统筹安排,积极组织工匠参与建筑技能培训。对于自筹资金能力较弱和缺劳动力的农户,聘请具有施工资质的建筑工匠统一改造,杜绝降低改造标准和将危改资金挪为他用的行为发生。

成立调度机制,定期督促抓整改。结合该镇脱贫攻坚半月调度会和干部学习例会,定期进行危改工作和透风漏雨整治调度,随时掌握危改工作进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一户一策落实整改,明确到包保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这些举措避免了危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期滞后、虚报瞒报进度的情况发生。截至目前,2019年危改工作和透风漏雨整治已全部竣工,解决了4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建立信息档案,资料归档务实效。对批准实施的所有农村危房改造户和透风漏雨整治农户,实行档案化管理,做到批准一户,建档一户,一户一档。镇住房保障专班设立危房改造和透风漏雨整治农户资料档案室,并明确专人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同时把危房改造户和透风漏雨整治农户相关信息和改造房屋质量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录入档案系统,确保危房改造户和透风漏雨整治农户档案齐全完整、客观真实。

2019年以来,该镇共实施危房改造169户,透风漏雨整治429户,彻底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该镇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沿河自治县板场镇党政办供稿)

南天门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

向小东

2019年11月30日,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战区微信群铃声急促,工作人员陈芮打开手机,那笑声溢屏而出,爬上陈芮的脸,绽放开去。

视频中的罗吉宇站在前排,挥舞着灵巧的手臂,南天门村三组的村民踩着动感的旋律,不时有小孩从各自的家门跑出,奔跑的步伐里也带着兴奋的韵律。

一个月前,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准备成立村民健身队,三组部分村民联名向南天门村写了份申请,希望能得到罗吉宇的辅导。

罗吉宇现为习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村脱贫攻坚副指挥长,曾担任习水文化馆馆长十多年,在县城,无数舞蹈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

2019年9月,一张罗吉宇在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与群众一起“打钱杆”的照片在南天门村村民间传递,三组的村民一合计,“我们也成立一个文艺团队,别组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别组能请罗老师我们也能请。”村民张登书说,宣传部的帮扶干部丁访坤、村委副主任万飞主动介入,宋仕涛发动中小学美术老师,镇干部曹正刚为他们书写绘画文化墙,建设的楠竹不够了,二组村民穆老四主动支援,让出土地建广场、砍下枯树当旗杆……干部群众齐心,文化大院建设有序推进。

“罗老师终于来了,怎能不高兴?”在罗吉宇教跳舞的视频里,张登书的笑声最大。

“五组的人和事感动我!为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村民们无偿拿出土地且投力投劳修建小广场,打工回家休假的李波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其中,村民简军主动发挥特长为村彩绘文化墙,家家户户主动拿出老物件,五保户搬走寿材让出房间作活动室……帮扶干部带头,队长来了,男女老少都来了,现场火热的劳动场景着实令人感动!”罗吉宇有感于火热的场面,写下了这段话发到群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应该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这段话的下边,宣传部帮扶干部罗少伟手握工具平整石壁的照片、群众一起修建小广场的劳动场景、在农耕文化展平台旁边比画的南天门村指挥长宋仕涛……无数照片下,无数个竖起的大拇指都在证实,干群同心,齐心共建,发生着许许多多变化的地方就是五组的“文化大院”。

听说五组有特别会打“钱杆”的人才,罗吉宇特意买了钱杆和村里的干部一起送过去,拿到钱杆,老党员陶品忠爱不释手;门牙掉光的穆定仙老人捡起“钱杆”唱起了帮腔,一起送钱杆的帮扶干部、村里的同志一起加入进去。穆定仙老人那跑气漏风的唱腔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钱杆落地两天响……”在活动现场,跳着钱杆舞的穆定仙老人笑得尤其开心,“感谢党的政策好,干部群众来帮忙……”

习水县拟在南天门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以道德有“礼”为主要抓手,健全完善道德评议会制度,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将全面铺开。

(中共习水县委宣传部供稿)

双江镇:建强“三支队伍”提升“两感一度”

姚进忠 杨 捷

黎平县双江镇在主题教育中,针对脱贫攻坚“两感一度”存在不足问题,建强用活党员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小分队、社会治安巡逻队三支队伍,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理清责任分工,强化管理,形成脱贫攻坚同心圆,让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得以再现。

一是党员身份“亮”出来,村容寨貌“露”出满意度。双江镇各村汇集有志党员自愿加入党员自愿服务队,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俯下身子干实事、脏活累活冲在前,真行动、真帮扶、真融入,做一名真正的“践行者”。双江镇天堂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补齐短板重精准、党员助力促攻坚”,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整治、老旧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队员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整治,着力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双江镇高求村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消除“视觉贫困”,提升人居环境,精心组织部署,发动村民开展拆除危房、旧房工作,全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内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是文艺演出“活”起来,人民群众精气神“射”出幸福感。为进一步将脱贫攻坚引向深入,用精神扶贫树立信心,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双江镇各村文艺宣传小分队将文艺演出与歌颂祖国、脱贫攻坚、文明新风巧妙结合,表演节目接近生活,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小品、舞蹈、歌曲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了特殊的“文化盛宴”,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升自主脱贫、自我发展动力,树立自力更生的信心和决心。双江村举办敬老节暨脱贫攻坚宣传文艺晚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映出双江村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定信念及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也让文化变成了一颗“活化石”。

三是治安巡逻“动”起来,社会稳定“现”出安全感。双江镇各村治安巡逻队一方面协助驻村干部走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和平安创建工作,另一方面在村内开展治安巡逻,强化巡逻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双江村对夜间治安巡逻进行了周密部署,加大巡逻力度,在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逻工作,同时向群众宣传“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及平安创建等成果,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结合,让扶贫工作更见成效。

双江镇“三支队伍”各司其职,有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精神脱贫,达到了物质精神“双脱贫”的效果,为双江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共黎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玉屏县:“亲情寄语”构筑廉洁“初心”

刘德军

“不求你给我带来大富大贵,但求我们一家平平安安!”这是玉屏侗族自治县一名科级干部的女儿写下的亲情寄语。

“吃家常饭,穿普通衣,守得住初心;遵章守纪,公正廉洁,做得好公仆。”“正心祸避远,修身品自高。愿你一如既往地用心做事,清白做人。”“作为一个农村孩子,绝对不能忘恩,愿您永跟党走,心中有戒,心中有法,慎言、慎独、慎行。”……这些不是名人警句,而是该县干部职工家属写下的亲情寄语。

走进该县党员领导干部办公室,都可以看到每名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设计精美的“廉政亲情寄语”卡,一句句寄语万千期冀,一条条充满谆谆嘱咐,一声声寄语如同一把清正廉洁的钢尺,时刻丈量着每一名干警的行为与得失,构筑起牢固的廉洁家庭防线。

为涵养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玉屏侗族自治县开展撰写亲情寄语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文化建设。寄语中既有夫妻间的勉励,也有父母对儿女的提醒和叮咛,还有子女对父母的深情祝福和深切感恩,虽寥寥数语,却寄托着亲人的关爱与期盼。

“看着桌上家人对自己的‘廉政亲情寄语’,时刻提醒自己常怀感恩之心、律己之心、为民之心,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样才能享受家庭和事业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从古至今,廉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它穿梭在历史的潮流里,像警钟一样警示着人们,让人们时刻谨记不忘初心,只有这样方得始终。一些落马官员的家属,不仅没有做亲人的廉洁“助手”,反而成了亲人腐败的“推手”。在反腐倡廉这盘大棋上,如果把反腐比作“攻城”,那么倡廉就是“攻心”,“廉政亲情寄语”就是助廉“攻心术”,它就像春风化雨一样不断滋润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田,一定要守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

家风正,则作风优。该县让党员干部家属由监督的旁观者变为了监督的主力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家人、亲人的提醒和忠告,从而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和警醒的作用,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利于党员干部提升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免疫力”,更加珍惜工作岗位;有利于增加清正廉洁的“白细胞”,更加珍惜家庭幸福;有利于消除潜伏的贪腐“病毒”,更加严守法纪红线和道德底线。

“‘亲情’的感召,打好拒腐倡廉的‘亲情牌’,努力营造‘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不必为’的廉政氛围。”县纪委监委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道出了开展亲情寄语助廉活动的初衷。

(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供稿)

绥阳县:『七化』破解难题提升基层战斗力

杨云平

绥阳县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开展基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的战斗力。

“网络化”破解“覆盖不全”问题。全面理顺党组织关系,健全治理网络体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线上支部”,为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定期推送学习内容,让其离乡不离党、离乡不失学。结合市场监管职能抓覆盖、结合工业园区抓覆盖、结合行业主管部门抓覆盖“三个结合”,让主题教育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覆盖。城市社区形成“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党组织覆盖体系。

“学习化”破解“能力不强”问题。举办两期400余名党组织书记主题教育轮训班,“两委”培训班2期338人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培训2期223人次,着力提高干部履职服务能力。把开展主题党日、支部开放日作为学习载体平台,强化政治性、体现庄重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听党课、开展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让支部主题党日成为党员学习日、党员议事日、党员奉献日、党员服务日。

“制度化”破解“推而不力”问题。创新建立“1名县级领导+1个部门+N个协帮部门”的“1+1+N”帮扶机制,结对包保46个贫困村,配套制定考核办法,进一步压实抓党建促脱贫责任。推行定期自查问缺、随机抽查问实、季度督查问责“三查三问”办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工作有效落实的新格局。目前,约谈干部11人,调整2名驻村帮扶不扎实的第一书记。

“标准化”破解“规范不够”问题。推进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基本制度、载体实施标准化,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水平。稳步推进乡镇职能优化调整,让基层党组织主要精力回归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和提升基层发展治理能力和水平上来。将洋川街道打造为“六化社区”示范镇,温泉镇、太白镇建设为“五在乡村”示范镇。

“联动化”破解“无钱办事”问题。为切实解决基层“无钱办事”难题,该县紧紧围绕组织联建强堡垒、机制联动强合力、社区联合强产业、利益联享强增收、责任联担强落实“五联五强”工作思路,探索“支部+企业+群众”“支部+企业+合作社+群众”等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目标。目前,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39个,实现经营性收益1375万元。

“定责化”破解“无职无为”问题。针对农村书记主任二人转、无职党员旁边看,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在主题教育中,通过因人设岗、因事设岗、因需设岗紧抓“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落实,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的政治热情和服务热情,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的在党意识和奉献意识,使无职党员干事有机会、管事有名份、奉献有平台。

“导向化”破解“动力不强”问题。制定村干部管理办法,强化“选、育、管、激”。大幅度提高报酬标准,其中,“一肩挑”月不少于4100元、正职月不少于3800元、副职不低于3050元。落实10名村干部享受副科经济待遇。近年来,提拔村党支部书记13人,第一书记11人,驻村干部17人。让基层一线干部有奔头、勇担当、善作为。

(中共绥阳县委组织部供稿)

猜你喜欢

攻坚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