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2020-03-02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王宏利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王宏利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经济变革的重要趋势,完成经济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跨越。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来自发达的信息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以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将成为重要驱动,为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尤其是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带来的不仅是网速的提升,而且是各个产业运作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成为真正的通用技术。5G的深入应用将成为踏入物联网领域的关键,构筑起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基础。根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5G全球经济产出将达到12.3万亿美元,而中国是全球5G最大的市场。

一、5G为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机遇

5G主要是指第五代通信技术,相比于第四代通信技术(4G),5G无论是在峰值速率、客户体验速率方面,还是在流量密度、连接密度数方面都有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提升。1G实现了模拟语音通信,2G实现了语音通信数字化,3G 实现了语音以外图片等的多媒体通信,4G 实现了局域高速上网,从1G到4G的技术升级都是着眼于人与人之间更方便快捷的通信。而5G所拥有的开创性技术将实现随时、随地万物互联,从不同维度对各个产业领域产生深度影响,在与信息紧密相关的金融领域,5G带来的“化学反应”尤其强烈。

1.5G结合新兴技术赋能金融业。

一直以来,金融科技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金融科技3.0时代,金融科技主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与5G等为代表。人工智能创造智能投顾系统,降低金融机构的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优化金融业务流程;大数据技术结合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大量且具有价值的信息,构建起智能风控机制;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金融机构收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金融机构对资金链的控制,同时运用智能合约进行灵活定价。而5G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落地,重新构建金融场景。

在4G移动网络下,由于网速限制和相关配套技术还未发展起来,只有少部分金融业务开始转向虚拟化。在5G时代,高速的信息传输功能和低时延操作,将突破现在的技术“瓶颈”,金融业务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例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投资理财”会解决很多人的理财烦恼,客户不需要请私人理财顾问,更不要去金融机构网点咨询,银行可以为每个人提供线上的24小时智能投资理财服务,针对性地订制理财服务,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习惯,进行个性化、科学的理财服务。“5G+大数据+人工智能+各类金融服务”将会对金融服务产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既是金融业的一次大升级,也是金融业的一次大转型。金融业将从以提供人工服务为主的产业,变成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的产业。5G对金融的影响远远不止上面列举的两个例子,还有更广泛的影响。

2.改变金融业的竞争格局。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每一个买卖者都可以无成本地随时获得或掌握与自己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特别是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信息。5G时代信息的获取和搜集将会变得异常便捷。银行可以更加充分地掌握客户的信息,客户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金融机构的信息。可以预见,5G将会使金融业的竞争更加充分和自由,一定程度上改变信息不对称。同时,降低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普惠金融工作的展开,简化信贷流程,普及线上小额信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达到完全竞争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所有金融企业的科技实力均等,因此金融企业可能在今后更加注重科技的开发和创新,金融机构要想获取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必须避免开发同质化的金融产品。5G时代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新的金融产品将会不断涌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以英国伦敦为金融中心的全球金融格局;互联网诞生以后,特别是4G技术的普及,全球金融中心呈现多级化趋势,纽约、香港、上海、北京、深圳、伦敦等城市均成为全球金融重镇。5G时代,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更加容易,金融机构设在何处并不影响业务的开展,只要当地有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就可以为世界上任何角落的金融需求者提供同等的金融服务,无须像传统金融业那样,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金融中心。未来的金融服务将会覆盖更多地方,大型金融机构不仅纽约、北京、上海有,更多的中小城市或地区均有望成为金融重镇。不同城市甚至国家之间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地位将会发生改变,一些新兴经济地区将迎来重大机遇。

总之,5G对传统金融业的改变不仅表现在金融形态和业务内容,更体现在对金融内涵、管理结构产生深层次的影响。金融与5G的融合,将不再只有传统金融,而是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的5G金融。

二、5G对金融领域的影响路径

回顾金融与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2G结合金融网点、3G结合线上网页、4G结合移动App精确部署金融服务。与5G结合的金融行业将实现对传统金融场景的再造,优化4G时代生态化、场景化综合业务应用的同时,辅助新兴技术的落地,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为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生机。目前来看,5G对金融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客户体验全面优化

5G时代,网络延迟将从4G时代的50毫秒减少到1毫秒以下,交易时间和操作间隔大大缩短,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以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的网点,迁移成本户逐渐降低,便于集中管理和布局,5G的便捷性将实现金融前台服务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云端,数据可得性大大提升,金融机构轻型化、智能化程度也将有明显改善。过去传统金融服务基于光纤专网,成本高昂且安装费时费力,这些设备在5G技术成熟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通信全面无线化,网点配合云端大数据和智能AI系统,更好服务金融客户,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5G连接可穿戴智能设备与金融服务共享生物识别数据,这使得客户身份验证更准确。这些对于客户而言,除了更好的服务体验,还意味着更安全。5G将推动VR/AR、云平台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金融服务移动端不仅局限于手机,客户通过多样化的设备可以在高清视频通话中完成信息交互,结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随时随地获得个人金融服务,大大减少了传统金融服务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5G时代,金融机构内部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层层设立的分支机构将失去作用。人工网点将被取代,绝大多数金融业务都可以实现线上办理,远程操控,过去以人工为主的多层机构模式将很难适应时代发展,金融机构的管理将变得更加扁平化。金融机构内部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内部信息传递的衰减,更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效能。

2.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随着5G与金融的深层结合,将会涌现大量创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领域的服务渠道不断拓宽,诸如5G智能手机、VR眼镜等。5G时代将推动现代化城市到智慧城市的转型,智慧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公共服务的全面数字化,金融服务也会随着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进程创新产品,不断满足未来智慧城市在各个方面的需求。首先是保险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5G给自动驾驶技术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自动驾驶汽车将会在未来智慧城市广泛应用,原有的车险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的需求,车主可能会更加注重网络风险和汽车产品责任风险等方面的保障。“5G+车联网”可以在车主允许的情况下,传输实时数据到保险机构,保险机构依据更准确、实时的数据,可以提供采取量付保费模式(usage based insurance,UBI)的汽车保险、基于物品传感器的财产保险、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身保险等险种,同时也便于查勘定损。财产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其他保险,也会随着5G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产生新的产品需求,这将大大扩宽保险产品的开发空间。5G时代的证券金融服务也将不同以往,移动展业和移动路演有望实现,券商可向客户提供低延迟VIP交易通道,配合投资助手等智能应用,获取实时行情、财务数据、上下游关联行业、筹码集中度、关联资讯等关键交易数据,满足算法交易、高频套利等金融服务的需求。

3.物联网金融迅速发展。

5G时代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物联网相关设备实时收集大量数据,可利用的物品数据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从而促进物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物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支付、资金融通、投资、资产管理及信息中介等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物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具有变革性的金融模式,将会彻底打破传统金融信用系统存在的主观性强、可靠性差、数据造假、信息孤岛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促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投融资等金融业务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三流合一,推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应用,大量物品特征将会数字化并被赋予金融属性,客户可借助互联设备管理自己拥有的实体资产,金融机构也可以随时查看客户质押资产状态,扩大动产融资业务范围。万物互联推动金融行业渗透到新的空间,服务层面下沉,产业边界拓展。物联网金融还会在一定程度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智能识别和实时监控,节省金融机构的调研成本,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三、5G金融面临的挑战

传统金融一直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可得性差、不确定性高等问题,5G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些问题,但在技术逐渐成熟和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

(一)相关监管政策缺失

随着5G技术标准的逐渐完善,5G金融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在不断推进,来自科技和金融的双重监管压力加大。国内目前对于新型金融业态的监管处于空白期,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框架的缺失阻碍了5G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科技监管政策的首要难点在于数据隐私安全,金融数据的开放与利用要充分估计风险,有关机构获取数据的规范程序、获取数据的应用途径,以及数据资产的评估标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界定等,都是在5G时代来临之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数据的获取、交易、数据真伪及质量的责任等,更需要有明确的监管甚至法律规则。同时,5G金融中金融机构趋向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与当前金融监管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的监管路径相冲突。同时,金融机构核心业务不得外包、数据本地化等监管要求,给5G时代跨区域数据服务的大面积推广造成障碍。此外,监管上对于智能语音代替人工是否符合规定比较模糊。对人脸识别、视频交互认证的有效性都持暂不认定态度,要求必须有多维身份验证及客户意愿验证方式。

(二)应用条件尚不完备

5G网络环境下金融行业相关应用的落地和推广还有赖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高清视频、分布式架构等多领域技术的支撑,当然也受制于这些新技术的演进和应用条件,5G时代会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产生,对存储量的要求大幅提升。现在银行业的数字化规模已经达到了20%,相对标准的交易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但进一步扩大数字化规模很难。诸如客户经理外出进行客户访谈、客户在网点办理业务时的等待等非标准交易环节大多没有记录和数据,并且这些数据的传输、存储要求很高。5G环境下数据的存储和解决方案的提供成为主要难点。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都尚未达到金融全面数字化的要求,受限于网络传输速度以及金融设备的缺失等。5G在金融机构落地的过程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实力等情况,许多应用场景仍处于实验阶段,与新技术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尚待磨合,金融科技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这些关键应用条件的缺失都将阻碍5G金融的发展。

(三)标准规范尚未定型

当前,5G标准还没有全部制定完成,在R15(release-15)和R16(release-16)两个5G技术标准版本中,只有R15于2019年3月冻结。2018年12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第82次会议中,R16版本冻结时间被递延,只有该版本将全面满足5G三大应用场景的需求,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5G技术标准。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也有望被正式纳入5G候选技术集合,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金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需要新技术适配各类系统和机具设备,并且金融领域随着5G时代应运而生的高性能设备也需要符合金融业标准的统一管理。5G时代将会出现更多创新金融产品,产品创设与服务交付都不再是由单一部门独立完成,制定相关的产品规范也需要多方组织互相协调。因此,确定面向金融全行业信息基础设施、风险防控等相关标准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关键。

(四)数据安全缺乏保障

一方面,网络与数据安全保护的压力增大。更大范围的客户接入、更复杂的设备交互、数据由相对封闭的系统转移到更为开放的系统,金融从业机构将遭受更大规模、更高频次的网络恶意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将提升。另一方面,数据量大幅增长对于硬件资源、运算性能、云平台架构等提出更高的要求。5G时代不可避免会在各个渠道产生和收集大量数据,其中很多敏感信息涉及用户身份、交易数据等,不法分子极有可能借此侵犯用户个人隐私,一旦出现漏洞,后果不堪设想。软件运营商的技术安全不达标,或是出于私人利益造成的数据泄露,也会给很多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在5G时代,信息安全应从网络服务商、技术提供商、金融从业机构、金融客户等多维度进行安全防范。

四、5G金融应用的政策建议

数字基础设施新时代的到来,为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增效提速,为保障5G更好推进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从宏观出发进行整体布局,打破产业壁垒,各方通力合作。

首先,加快完善5G相关政策。政策制定者应尽快考虑制定5G与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规,加大金融以及各个转型领域相关政策的交流,促进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出台,积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各方公平竞争的环境。金融领域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平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监管体系应该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减少滞后性,防止监管空白期。针对在5G环境下推动形成的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建议金融与科技两方管理部门联合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如新技术应用下的产品管理、跨行业数据共享、风险防控等。

其次,鼓励5G科研创新,加大研发投入。要注重5G终端设备的研发,弥补我国终端制造技术的短板,构建竞争优势。加速智能网点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对产业链金融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实施以应对5G网络带来的新变化。持续跟踪包括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密码技术等在内的技术动态,在此基础上研究 5G 网络环境下,其他新技术在推动金融业转型发展、场景适配、产品创新等层面的方向与趋势,推动新技术在促进金融行业转型、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应用试点。建议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联合产业各方加强5G与金融领域的研究攻关,通过专项合作、试点落地等方式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多方共赢的生态合作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始终离不开金融支持,尤其是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应广泛开展与有潜力的金融科技小微企业的投资和合作,建立核心技术先发优势,保障自身竞争地位。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也是至关重要的,加大重点项目的科研投入也会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流入。

最后,优化金融数据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自身应当出台更周全的数据安全保护与风险控制制度,加速探索合成数据等前沿数据脱敏技术。与此同时,通过云平台建设突破本地存储限制造成的“瓶颈”,降低存储成本;通过边缘计算,执行实时、短周期数据分析,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及时处理与执行等技术革新也将助力金融机构在5G时代游刃有余。为保证金融行业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便捷性,在5G网络落地应用的过程中,可考虑为金融行业分配独立的“切片”,类似于建立一张隔离的金融专网。同时,网络的智能编排也要满足金融机构前、中、后台的需求,根据不同金融业务的发展成熟程度和市场需求变化做好网络适配,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对网络性能的差异化需求。要认识到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做好应对新的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和网络风险等的监测、预警和处置方案。

5G自2019年开始加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作为信息科技应用的领先行业之一,“5G+金融”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能够给金融业的转型带来更强劲的动力。5G技术将加速金融进入4.0时代,不仅助力改造硬件核心系统,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务发展,创新金融服务场景,拓展金融生态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动传统金融行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但也应该看到,5G金融并不是万能的,金融科技有其适用范围,超出该范围也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能提高贷款对象的信用能力和还款能力,通过金融科技提供的贷款也不可能改善普惠人群的生活水平和经营能力。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只能建立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绝不可能靠贷款改善。金融机构在选择和应用新技术的时候,依然要谨慎考虑金融科技的风险,遵从金融的专业逻辑。5G金融更要接受严格的监管,回归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加深实体经济与金融科技的融合程度,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