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草原种玉米

2020-03-02马瑞强

绿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冷库水果家乡

◎马瑞强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80后,出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那里阴山巍巍、 黄河万里、草原辽阔,美丽的河套风光,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农村土地上,辛勤劳作,而我的童年也都在那里度过。我常常怀念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块儿光屁股下河摸鱼、上山摘樱桃、逮兔子的美好时光。

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我参加了水果玉米社会实践项目。为了更了解水果玉米的特性和种植品质的特性,我在我的家乡、我父母的地上,开辟了7亩试验田。我一边在北京读书,一边远程指导他们种植。这种新兴的水果玉米,当年就丰收了,它的品性和质量都远远优于其他地区。这使我更加坚信:我的家乡,内蒙古河套平原是非常适合种植水果玉米的。与此同时,我和我的同学还在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动物园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在沃尔玛、华联、超市发等做过市场推广;也有冒着大雨,一晚上不睡觉在新发地批发过30车玉米。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种植和销售,我对水果玉米有了新的了解。我也确信水果玉米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而且可以在我的家乡落地生根。

这么多年,我时不时地要回老家。每一次回去,就多一些感慨,多一些担忧。记得有一年回去,55岁的父亲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无奈地说:“我什么时候能不种地?什么时候才能不干活?”村里50%以上的主要劳动力,全是5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很少。农村的面貌、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几十年如一日。我想,全国的农村,应该和我的家乡是一样的,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非常严重。整个村子只有到春节才有活力,因为大家都要回家过年。到正月十五之后,这个村子基本上又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平静中透露着萧条。

农村留不住年轻人,大家都选择在城里打拼,没有人愿意去改变农村,那是不是让它一直这样延续下去呢?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农业大学的农学博士生,我有一些知识和科技水平,也通过了水果玉米的实践检验。我为什么就不能回去呢?我想,我一定要回去!回去带领我的父老乡亲一块儿创业奋斗。

现在国家对农业支持的项目特别多,比如说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这些项目都有专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城市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老农人已经完全不适应这种变化,不能跟上科技和市场的脚步,好多机会都浪费了。但这恰恰是新一代农人的契机呀!于是,我辞去了国企的工作,背水一战。

2011年4月,我带着行李回到了老家。父母高兴地说:“是回来看我们了吗?”我说,“是回来看你们了,估计得看一辈子,不走了。”母亲当时就愣住了,我赶紧把我要做的事,跟母亲说了一下。母亲勃然大怒,指着我说:“我坚决反对,你赶紧给我回去。好不容易培养个博士,又回来种地,我白供你20年。赶紧回去原来的单位,创什么业。”我能想象的到,当时父母那种失落和压力,当时家里的氛围是非常沉重的。有时候我静心一想,其实,我的父母也受到了很多非议。因为别人肯定在想,这小子肯定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而我只能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了。

刚回到农村的时候,很多人不认识,对农村的情况也不了解。我父母之前种的7亩水果玉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大家只是听说。要知道,在农村说服农民接受一件新鲜事物,是非常困难的。我之前做的都是研究的工作,更多的是用数据理性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跟农民打交道,那就需要用感性、讲感情的办法。所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都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每天挨家挨户,东一家西一户地跟他们聊天、唠嗑。可以说每天的经历,就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在这期间,走了将近100户,但最后成功说服的只有14户,其中7户是亲戚,还有7户是邻居。那年我们的水果玉米,最后种了406亩。5月顺利播种,8月顺利采收。但是现实并不像理想中那么顺利,因为我们刚开始创业,没有资金,没有人,可以说一无所有。我记得那年收玉米,基本上是每天都在收割农民的玉米。然后到了晚上10点,还要把500多袋玉米从车上搬到、扛到冷库里。每袋玉米的重量在120斤左右,每天要从晚上10点干到凌晨2点。最要命的是有一天早上醒来,一去冷库,里面的温度足有五六十摄氏度,所有的玉米都黄了。我一下子就懵了,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那是6万块钱的玉米呀。对当时的我而言,6万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我开着面包车,跑到我们家后面的山上,面朝着东北的方向,因为那时我的媳妇和小孩还都在北京。我就暗暗地骂自己,你是不是有毛病啊,非得放下北京朝九晚五的工作,来这里受苦遭罪,遭罪不说,还要赔这么多钱。但是转念一想,眼下最要紧的是,得把现在的玉米赶紧处理掉。要不然别的农民的玉米,又进不来了。就这样回去再继续扛玉米,继续倒腾玉米,没过多久,冷库又坏了一次。我当年的损失上升到了15万,要知道我们说服农民这件事情,本来就非常非常困难,让他们接受一件新鲜事物,更是难上加难。现在因为冷库出现了故障,导致了玉米的损失,我的母亲果断地跟我讲,不要想了,先救大伙的玉米吧。最后,我们把别人的玉米全收掉,而我们家的玉米黄到了地里。

2011年10月,我来到北京见了我的导师,我的朋友,我的同学。他们都在问我,你后悔吗,你还能支撑下去吗?说实话,不后悔是假的,但是我就不相信我干不成。别人干一年我干两年,别人干五年我干十年。做一件事情很难,放弃一件事情很容易。自己选择了路,就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我依然沿着自己的心路,毫无畏惧地前进着。

2012年,我们融资将近1000万元,建设了水果玉米的冷库和真空包装车间。当年的水果玉米,推广面积是1500亩。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组建了两个合作社,现在有职业化农民将近80位,我们又投资了2000万,正在建设饲料加工厂。到今年,我们计划带动农户1500户左右。我们目前流转的、自有的土地面积是15000亩。预计,今年我们能够为农民增收在1000万元左右。

很荣幸的是,通过水果玉米种植这件事情,开创了一番事业,也让很多的媒体关注到了我。他们宣传的是,“一个年薪15万的博士,辞去了央企的工作回来家乡当农民”。当地的政府,也给予了我很大的重视。很荣幸,我当选了内蒙古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感觉自己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作为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新农人,要通过自己创业能够带领农民致富;通过自己这个代表的身份发声,要能够让农业、农村的很多问题得到落实和解决。2013年暑假的时候,我的媳妇和小孩也回到了家乡。走到田间路上,我非常自豪地跟她说:“媳妇儿,你看往南走的全是水果玉米的车,往北走的全是青贮玉米的车。这些都是我们种的,每天因为我们的努力,上千人在行动,一起在赚钱,自豪吧?”我媳妇笑着对我说:“好好干吧,别嘚瑟了。”现在,我的媳妇不仅支持我,而且跟着我一块儿回到了家乡。那种作为男人的自豪,无以言表。

2014年,我在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里,提了一个关于加大对边疆少数欠发达地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资金贴息的建议。我们当地的市里,2014年总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 亿元,涉及创业人员27000多人,带动的就业为95000多人。但是他们每年要拿出1200万元左右的贴息。通过我的建议,这1200万元的利息,不需要直接还给银行,自己可以直接用,财政直接贴给银行。通过这件事情,作为一个新农人,我感到特别骄傲。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更多农村创业者解决一些问题。最后,我还要告诉大家,农村也有无限的机会、广阔的空间。我期待更多的、怀揣梦想的朋友们。如果你有理想,如果你有激情,如果你敢折腾,那就来农村吧。这里有广阔的天地,这里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冷库水果家乡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善良不会被辜负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夏天的家乡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