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变更研究可视化分析及对我国企业管理职能专业化的启示
2020-03-02宋文莉徐艳梅宋夏
■ 宋文莉 徐艳梅 宋夏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0
0 引言
高级管理人员是确定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战略部署和决策的重要人员,他们位于企业网络的关键位置。根据高管人员发生变更的原因,将高管变更类型分为正常职位变动和非正常职位变动两类。正常职位变动指的是在预期范围之内的职位调动,包括正常退休、人事性调动、任期届满等因素引起的人员变动。非正常职位变动指的是被外界因素强迫所导致的人员的变动,并非出于高管人员本身的意愿。关于高管离职动因及其影响后果的研究主要基于企业业绩、企业政策变更、公司外部环境以及高管个人表现等角度。如高管离职会对公司业绩具有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并且会体现在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上,同时高管变更也会对公司资本结构、未来战略等方面产生影响(Shen and Cannella,2002);高管变更会引发开放式创新,新任的外部高管继任会更倾向于开放式创新,其与外部组织共同开展创新项目的倾向也高于在公司经历过长期任期的前任高管人员(Biscotti A.M,2018)。
我国高管人员变更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已有近300 名高管发生职务变动。在3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万达集团、中金公司、联想集团、小米、爱奇艺、领航集团等公司发生高管变动的情况。在西方,高级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企业高管人员的更换也形成一个专业化的研究范畴。我国学术界在企业高管变更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大量高层变更事件的发生,作为公司的重大决策,高层管理人员的变更逐渐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高管人员在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国际上高管变更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是研究特定领域的有效方法,可以直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截止到2020年,尚未有学者针对高管变更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本文以2000年至2020年“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有关高管变更的文献为样本,对高管变更研究的发文数量、研究者、学术单位、共被引分析、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多方面分析高管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丰富了高管变更的研究方法及内容,本文的创新点为对高管变更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我国高管变更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为企业高管人员的行为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管变更的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探索做出理论指导。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与总体情况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文献数据,本文将“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源,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主题“高管变更”(即“Executive turnover”),为提高文献质量,选取论文(Article)和评论(Review)两种文献类型作为研究数据源,最终获得了969条文献数据。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际上高管变更研究的现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CiteSpace 是研究某一主题可视化分析的一种软件[2],通过此工具,我们可以进行不同节点类型的共现分析,例如协作网络分析,共被引用网络分析,关键字分析等。通过聚类视图,我们可以得出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前沿的知识图谱。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直观地分析了国际高管变更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可以掌握国际高管变更的研究内容,同时揭示我国高管变更的现状特征,并为我国企业管理专业化提供建议。
2 高管变更研究基础统计分析
2.1 文献量分析
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此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整体研究在近20年呈现递增的趋势。如图1所示(本研究检索的2020年数据截止到3月份),高管变更相关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图1 2000年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主题为高管变更的载文量变化趋势
2.2 作者和机构分析
2.2.1 作者情况
发表的论文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者的学术能力。使用CiteSpace 对高管变更研究的核心作者和机构进行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高管变更研究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5的作者中,有3位学者发文量为4,CJ Hadlock、Amanda J Stewart 和George A Boyn 是发文量最多的3 位学者,有8 位学者发文量为3 篇,有4 位学者发文量为2 篇。在整体学者发文量的情况中,大多数学者发表了1篇文章。说明目前对于高管变更研究的学者众多,但是相对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派。
表1 高管变更研究排名前15的发文作者
2.2.2 机构情况
研究高管变更的机构情况如表2所示,自2000年以来,有6个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发文量在10 篇以上,其中印第安纳大学发文量最多,为18篇。在高管变更研究排名前15的机构中,有一个机构是属于中国的,即排名第12 的香港中文大学,说明我国在国外期刊登载的有关高管变更的研究还很少,研究高管变更的机构主要为其他各国知名高校。
表2 高管变更研究排名前15的研究机构
3 基于核心数据集的结果分析
3.1 共被引分析
借助CiteSpace 对高管变更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共被引分析,中心度代表了某一文献的重要程度。表3所列示的是高管变更研究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包括文献[3-8]。图2显示了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通过进一步查阅得知,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为Jenter D(2015)的《CEO Turnover and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文献被引次数达到51 次,该文章较为深入地分析了CEO 的离职与市场业绩之间的关系[3],表明在公司业绩不好的状况下CEO被解雇的概率会增加,并且通过对1993年至2009年3365名首席执行官离职状况的实证检验,更加证实了此观点。其次是Kaplan SN(2012)学者的《How Has CEO Turnover Changed?》一文被引次数达到47 次,此文以1992—2007年美国大型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CEO 更替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4]。从1992年到2007年,高管流动率为15.8%,这意味着首席执行官的平均任期不到7年。在2000年到2007年的时间里,高管人员的更替率上升到16.8%,意味着平均任期不到6年。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高管人员的更换率与绩效存在相关性且受到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大小和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该文章中心度为0.23,表明该文献对后续高管变更研究的影响较为深远。
图2 高管变更研究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表3 高管变更研究被引论文次数排名
3.2 聚类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共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得到的Modularity Q=0.7001,Mean Sihouette=0.5826,说明相关文献的知识聚类特征显著(Q 值>0.3,S值>0.4),高管变更研究领域的受关注程度较高。图3中的阴影部分显示了高管变更文献主题重点聚类分布情况,不同色彩的连线相连表示主要文献的共被引时间差距。在图3整个知识图谱体现了高管变更研究的聚类主题结构变迁及热点研究问题的时间迁移情况。
基于LLR 算法的核心集的主要聚类概况如表4所示,分析显示管理层更替(management turnover)、管理防御(entrenchment)、锦标激励(tournament incentives)和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最大的4 个聚类,它们体现了高管变更研究的主要热点主题,以及其在该学术范围内的重要影响地位。另外,“平均发表年”表示的是在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平均发表年份,不同发表年份说明该聚类平均研究年份的不同,时间越接近当下说明该聚类主题越接近当前学术研究前沿。故而,重组(restructuring,2012)、锦标激励(tournament incentives,2011)和CEO 继任(ceo succession,2010)等发表年限较晚的聚类体现了近年来高管变更研究的热点。
3.3 关键词分析
图3 基于LLR算法的核心集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表4 核心集中基于LLR算法的主要聚类概况
通过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大小可以了解高管变更的研究主题,在969 篇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样本文献中,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排序(如表5所示),前20 的关键词主要有“公司治理”、“企业业绩”、“董事会”、“所有权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都代表了高管变更研究的学术关注热点。其中,“公司治理”的中心性达到0.65,说明公司治理是高管变更的重点研究方向。并且可知,针对高管变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机制、企业绩效董事会结构等方面。
3.3.1 公司治理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高管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的负责人,对制定企业战略、推动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高管作为代理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所要约束的对象,高管更换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高管变更既可以理解为限制职业经理人权力的重要因素,也可以理解为是权衡公司整体治理机制效率高低的核心参考指标”[9]。公司治理机制囊括了很多方面,其中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合理考察管理者的业绩表现,实现优胜劣汰,剔除管理效率低下的管理者,推举更有管理才能和知识体系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10]。从整个宏观经济趋势来看,外部经济环境也能左右一个公司高管的去留问题(Bebchuk,2009)。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也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水平,从而进一步会影响到公司管理人员的稳定性。
3.3.2 企业业绩
高管人员是企业的日常经营者,高管人员的更换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测的经济后果。Kato(2006)等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2年的数据,研究了CEO 变动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还发现国企的CEO变更与公司绩效之间负相关关系比民企更弱,独立董事的任命加强了CEO 变更与公司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1-12]。当CEO 是控股股东中的一员时,高管变更很难受业绩影响。Rachpradit,P(2012)在探讨泰国上市非金融公司CEO离职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公司是家族控股、CEO 是控股股东中的一员且董事会规模更大时,CEO 更换的概率较低[1]。当CEO 继续工作超过退休年龄时,离职概率与公司绩效无关。Yohan Bernard et al(2018)通过分析CEO 两种主要的继任类型(内部或外部晋升)的影响以及变动原因,研究CEO 的离职率与公司可持续发展绩效(CSP)之间的关系,发现CEO变更后的5年对CSP产生了积极而显着的影响并且当新任CEO从公司外部招聘时,这种积极效果会更强[13]。
表5 高管变更研究关键词排序和中心性统计数据
3.2.3 董事会
董事会作为一种内部机制,主要是为了雇佣、解雇、监督和补偿管理层,着眼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14]。Brickley(2003)发现虽然CEO 被解雇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公司业绩不佳,但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15]。Flickinger, M.(2015)发现有些CEO 在业绩下滑时会留任,而有些CEO则不会留任的问题,研究发现董事会网络嵌入性(即外部董事的数量)在解雇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16]。
董事会会对出现不当行为的高管采取措施,其中,董事会的社会背景起了很大作用,社会环境对高管解聘的潜在影响[17]。在决定是否解雇公司高管时,董事会考虑的是公司的具体情况,公司的社会背景会影响董事会对是否解雇不当行为高管的反应,同时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会增加董事会采取行动的压力[18]。
3.2.4 所有权和激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也是影响高管变更的一个重要因素。相较于民营上市公司而言,Kato 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CEO 变更率与公司绩效的关联度要低[12]。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的重叠会导致所有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减少,从而提高公司价值。激励机制是有效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途径,是委托人根据公司利益最大化设计的一种合理的激励制度,使得代理人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益,做出合适的策略决定。股权激励制度适用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目的是使管理者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时,以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公司的高管拥有适当的股权可以更好地使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19]。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高管变更文献作为数据样本进行定量分析,详细诠释了国际上高管变更研究现状、理论体系、以及热点研究领域等内容。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了4个研究结论和3个启示,以期为高管变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4.1.1 “高管变更”作为一个专门化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
2000年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主题为“高管变更”的载文量从最初的年10 余篇增加至年140 余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这反映出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高管变更事件日益频繁,同时,其对管理绩效形成影响也越来越凸显,进而引发学者及社会各界对该现象的更多关注。
4.1.2 “高管变更”的研究主体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
涉及“高管变更”的研究文献,从发表机构方面看以高校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的香港中文大学等。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涉足该研究领域的学者数量较多,但集中度相对分散,尚未形成统一的流派。
4.1.3 “高管变更”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构成了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
共被引文献信息显示,高管变更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受到的关注最多,Jenter D 的《CEO Turnover and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和Kaplan SN 的《How Has CEO Turnover Changed?》两篇文献的被引次数居前。即高管变更程度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的观点对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高管变更研究的知识基础。
4.1.4 “高管变更”研究的热点主题聚焦且动态变化
通过基于LLR 算法的聚类分析发现:“管理防御”、“锦标激励”、“组织绩效”是高管变更研究的主要热点主题。而“重组”、“锦标激励”、“CEO 继任”等是自2010 以后出现频率较高的研究热点。同时,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高管变更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公司治理”、“企业业绩”、“董事会”、“所有权结构”和“激励机制”,高管变更研究的内涵及外延在不断扩充和延伸。
4.2 研究启示
通过对国外“高管变更”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发现:与“高管变更”密切相关的管理问题涉及公司治理、所有权结构、激励机制、企业绩效等内容。依据这些已被国外学者广泛关注的、此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对比、反观我国企业高管变更的现实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的异同,可以映衬出我国企业高管变更与国外的差异及区别,进一步对差异的来源进行剖析与探寻,可归纳出如下一些启示性内容。
4.2.1 “高管变更”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企业高管人员是区别于公司股东和董事会而存在的,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具有专业的判断,因此高管人员对公司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高管人员及高管层级的设置,体现了两权分离的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
我国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人文社会环境等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在公司治理体系上存在自身的独特性。首先,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不同于英美国家的单层董事会制度,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为平行双会制,设立董事会,同时也设立监事会。因此会出现大股东通过董事会牢牢掌控公司的现象,上市公司的高管变更除了受业绩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大股东的控制和影响,一些国有企业的高管还存在政治关联,即有时高管变动的行为与公司的治理机制无关。这种现象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背景有关。我国公司治理发端于国企改革,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逐步发展。因此,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情景是,无论是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民营家族控股企业,管理层的意志通常被大股东控股。其次,我国上市公司为加强内部控制,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在管理实践中,独立董事的选举任命不能做到完全公开透明,而是受大股东的影响,从而使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股东意志。因此,我国企业的高管变更除具有国际企业高管变更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特点。结合国际企业高管变更的研究内容,对比分析我国企业在该领域的独特性,可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和反映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高管变更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又一个视角。
4.2.2 高管变更影响因素多元化的管理代价
依上文内容,国外高管变更多与经营业绩相关,业绩不佳是高管变更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企业的高管变更除与经营业绩不佳相关外,还受到诸如并购、重组、政治关联或所有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比较明显的“上级主导”和“资本主导”特征。这种高管变更的环境条件,隐含着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者的经营权往往处于一种被架空的状态,因此,经营者难于按专业化要求、按市场规律开展管理活动。从而造成:一方面,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难以推广实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依赖于企业在各类关系磨合中的摸索与试错,呈现出更多的经验性,而非以管理科学为指导的专业理性。另一方面,肉眼可见的企业成长更多地由以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等为主的硬件内容的增加而实现时,这种经由硬件快速到位而实现的明显的物理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将带有软性特征的管理滞后的负面效应遮蔽起来,使人产生一种企业已然实现了“技术+管理”整体进步的错觉。
4.2.3 高管变更对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但与此同时,由于与外部联系的增加,企业的协调费用增加明显。而协调费用的降低难以依靠资金及硬件投入实现,须经沟通、交流实现。因此,在现代企业当中,具有专业管理知识,以及协调、沟通等管理能力的“知本家”(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不在大量拥有资本的“资本家”之下。相反,“知本家”(职业经理人)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灵魂,是商业模式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职业经理人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而高管是职业经理人的典型代表。
每一例高管变更事件背后,都透射出大量的导向性信息。因此,影响高管变更的因素可以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提供正反两方面校准参考,这进一步凸显出非常规高管变更事件的影响效果。一方面,有关高管失职而遭解雇的事例,成为后来者行为规范的标尺时,职业经理人职业素养的要求会被强化,对净化职业经理人成长环境有益,此为高管非常规化变更的正向效应之一;另一方面,高管非常规化变更事例反复出现,且以高管自主经营权被掳为特征时,是高管变更的负向效应之一,抛却此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此负向效应在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形成更多有关经营权屈从于所有权的暗示,使职业管理和专业管理让位于权力与资本,造成管理的停滞或倒退。由此可见,高管变更近看涉及人员,远观涉及体系,事关重要,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