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平台竞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020-03-02吕本富钟芮彭赓

科技促进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双边竞争文献

■ 吕本富 钟芮 彭赓

1.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北京 100190

0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平台经济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仅代表着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而且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关系[1]。从国内平台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平台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继促进平台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支持经济数字化转型[2]。在当前平台企业快速崛起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现实中的平台竞争事件层出不穷,例如抖音和微信之间的“头腾大战”、京东诉天猫“二选一”、美团佣金事件等,涉嫌平台垄断竞争的诸多争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平台竞争进行理论解读与趋势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双边市场理论被视为平台经济的理论基石。Rochet&Tirole(2003)提出“双边市场”这一概念,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解释双边市场的特征:一个平台的交易量和利润不仅取决于向交易各方收取的总价格,还与价格结构相关[3]。Armstrong(2006)进一步研究了双边市场的竞争现象,认为双边市场涉及两组通过“平台”进行互动的用户,而其中一边用户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另一边的用户规模[4]。而正是由于平台的双边特性,平台的业务往往涉及多个相关方。

近年来,平台经济学的研究日趋活跃,国内外学者对平台竞争进行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从平台的特征扩展至各种平台经济现象的研究。广义上的平台竞争包括平台内部的竞争、平台与外部其他主体的竞争以及平台间的竞争,而平台间竞争通常是业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法,分析平台竞争研究的相关文献,绘制该领域研究基础和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以揭示平台竞争研究的演化脉络和前沿方向。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工具对平台竞争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作为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能够量化、客观地揭示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发展规律,强调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考察文献的总体特征,从而描述、评价和预测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5]。根据陈超美教授的研究,知识图谱是指以知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技术展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通过将应用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文献计量中的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相结合[6]。CiteSpace 能够根据文献信息构建特定领域的知识图谱,而SciMAT 作为另一种可视化分析软件,可以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直观展现研究学科的主题演进情况。目前,CiteSpace和SciMAT 已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工作,其运行结果的可靠性也得以验证。本文使用这两种文献计量软件,在识别研究热点与追踪前沿信息的过程中互为补充。

为了解平台竞争研究文献的概况,本文首先借助CiteSpace Ⅴ可视化软件统计了现有文献的特征,包括发表文献的数量、文献作者的国家/研究机构分布、高被引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本文在文献共被引可视化网络知识图谱(图1)的基础上,结合关键性文章内容及研究方法、主要结论、理论贡献等评述了该研究领域内的关键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SciMAT 可视化工具实现共词聚类绘制了战略坐标图,以知识图谱形式呈现平台竞争领域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趋势。然后,本文采用CiteSpace Ⅴ进行高突现值关键词分析,以进一步捕捉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信息。

1.2 数据收集

本研究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了在经济、管理、商业和运筹学领域发表的主题为Platform Competition的相关文献。学术界关于平台经济学的奠基性研究是自本世纪初Armstrong,Tirole,Evans等学者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论述。因此,为保证检索的文献数据能够覆盖平台竞争领域的经典文献,将文献检索的时间跨度设置为2001—2020年,每个时间切片为1年,检索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24日,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平台竞争领域的研究路径。同时,文献类型精炼为Article 和Review,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文献权威性及学术贡献的认可度最高。文献来源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SCI-EXPANDED)、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以及科学技术会议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最终经过CiteSpace去重后得到676 篇有效文献,每条记录包括标题、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信息。

2 平台竞争研究的文献特征分析

2.1 发文趋势分析

2001—2020年国外平台竞争研究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1—2011年期间平均年发文量少于20篇,该时期为平台竞争研究的起步阶段。2012—2017年为稳步发展阶段,2017年发文量达到63 篇。2018年至今,发文量增长迅速,2018年和2019年分别发表量为101 篇和100 篇,说明平台竞争相关研究逐步成为近年来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2.2 国家和机构分布

根据CiteSpace 对样本数据国家和机构分布的统计结果(表1),2001—2020年共有26个国家和94个机构在平台竞争研究领域有所贡献。本研究选取了发文量排名前十名的国家和机构。其中,美国在平台竞争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最高(305 篇),同时参与研究的机构数量占比最高,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纽约大学等。在文献发表数量方面,其次是英国(86篇)、德国(71篇)、中国(69篇)等国家。节点中心度是指所在网络中通过该点的任意最短路径的条数,是网络中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因此关键节点可用于识别文献的影响力。从关键节点来看,美国的节点中心度最大(0.89),反映出美国在平台竞争领域的文献具有较为关键的贡献,其次是西班牙和英国。而中国的节点中心度较低,表明中国在平台竞争领域相关研究的科研影响力较小,有待加强与其他国家、机构的研究合作。

表1 SSCI期刊国家/研究机构发文量

2.3 高被引文献分析

通过识别和分析平台竞争领域的高共被引文献,可探析该领域的核心文献所奠定的理论基础和形成的理论贡献。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导入数据,节点类型选择“Reference”,阈值设为“Top 30”,网络剪裁方式选择“Pathfinder”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得到平台竞争共被引知识图谱(图1)。图谱中的节点规模排序能够反映被统计文献的共被引频次,故选取节点规模排序的前10 篇经典文献来揭示平台竞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概况,如表2所示。

图1 被引文献知识图谱

表2 平台竞争研究共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

Armstrong 等(2006)针对平台竞争的双边特征,研究了双边市场的3 种市场结构下用户单归属、多归属条件下对平台定价的影响,即垄断平台、用户单归属的竞争平台与“竞争瓶颈”平台,最终得出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包括3项:交叉网络外部性的规模、平台收费模式以及用户归属于一个或多个平台[4]。Rochet&Tirole(2003)基于大多数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是双边或多边市场的前提,通过建立一个双边市场的平台竞争模型,揭示了不同治理结构的平台(利润最大化和非营利联合企业)的价格结构和用户盈余的决定因素。他们还提出,一边用户的多归属程度加剧了平台另一边的价格竞争[3]。此外,他们在2006年发表的双边市场发展报告(Two-sided Markets:A Progress Report)中提出,需求弹性也会受到平台竞争和多归属程度的影响,当平台处于互不联通、不兼容的状态时,一边用户选择多归属是其获利的必要条件[7]。

Zhu&Iansiti(2012)探讨了平台的质量、间接网络效应和消费者期望对平台市场进入者的成功的重要性,认为较强的网络效应会使平台具有先发优势,而后发平台可以通过加强平台质量建设吸引用户加入,并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后发平台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间接网络效应和消费者的期望[8]。Weyl(2010)在Rochet & Tirole 关于平台定价的研究基础上,将用户收入和规模的异质性纳入定价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市场势力的衡量标准并用以价格监管和兼并的影响预测[9]。Boudreau(2010)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互补硬件许可进入和移交控制两种不同的技术平台开放策略对创新的影响,提出平台参与各方创新活动的程度与平台开放性呈正向关系[10]。Boudreau(2012)研究了1990—2004年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平台的创新模式,通过关注开放策略和市场上新硬件的出现之间的关系,厘清开放模式及程度对创新率的影响[11]。由于平台市场的网络效应和转移成本,平台进入者为了获取可观的市场份额而采取包络策略。Eisenmann 等(2011)基于包络和被包络平台的关系,针对平台的互补关系、弱替代关系和功能不相关关系,对包络策略进行分类,分析了包络策略可能成功的条件[12]。Gawer(2014)整合了技术平台研究的主流理论观点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架构,将技术平台概念化为不断发展中的组织[13]。Caillaud & Jullien(2003)详细阐述了中介服务提供商的定价和商业策略,认为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中介服务具有3个特点,分别为: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可能同时使用不同中介的非排他性服务、基于用户身份和使用情况的价格歧视普遍存在[14]。

3 平台竞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3.1 研究主题分析

战略坐标图以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为基础来描述研究领域的主题结构及其演化趋势[15]。图中的横轴表示向心度,表明研究主题在领域间影响的强度;纵轴表示密度,表明学科领域的内部联系。本文使用SciMAT可视化软件绘制平台竞争研究主题的战略坐标图,如图2所示。根据13 个聚类在各象限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竞争、企业、收益3 个主题词分布在第一象限,其向心度和密度水平较高,说明这3 个主题是平台竞争研究的成熟领域和核心共性主题。平台型企业的市场竞争框架以网络效应为显著特征,供需两侧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其中平台竞争涵盖了技术、产品、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等多个层次;第二象限的类团密度较高而向心度较低,领域内部具有关联性低、组成不稳定的特点,说明仿真模拟、传播和利润3个主题在平台竞争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互独立性,未来可能向其他领域的研究主题延伸拓展。这3 个主题侧重于以媒体平台、电子通讯网络交易(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ECN)平台、搜索平台等典型的双边市场为现实研究基础,使用仿真实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平台方利润水平变化是验证平台竞争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与平台企业利润之间关系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第二象限内,聚类主题所在网络的节点关键词不仅包含了媒体平台等一系列典型行业双边平台,还包含了平台兼并等由竞争引起的后果;平台市场、交易、(互补)能力3 大主题位于第三象限,向心度和密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研究主题受关注的程度有待提高,属于边缘研究主题;第四象限中的类团向心度较高而密度较低,表明双边平台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而竞选者和系统两类主题与其他领域关联紧密但是尚未形成学科的研究热点,属于具有潜力的研究主题。

图2 平台竞争研究战略坐标图

梳理相关经典文献并结合战略坐标图分析,以下4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平台竞争研究的热点主题:

3.1.1 组织管理层面的平台战略。

平台兼具企业和市场两种属性,从组织管理层面的战略视角出发,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组织趋向于采用平台化战略以应对市场竞争。这意味着平台不仅是组织形态的创新,还是一种平台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增强自身市场势力和巩固市场优势地位,在现实的平台组织竞争中,平台型企业常采用包络战略实现跨界经营或内部平台创新战略以整合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企业边界。Armstrong(2006)解释了平台企业免费商业模式背后的机制,论证了网络外部性、包络战略以及“赢者通吃”模式会导致垄断势力的产生[4]。组织内的具体平台竞争战略方面,则涉及平台的开放规模及其程度。Cusumano(2010)探究了平台战略如何成为产品和技术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认为技术竞争关系到平台战略的最优化和支持该战略的最佳生态系统[16]。一部分研究通过众多行业实例研究阐明了内部平台(企业或产品平台)和外部平台(产业平台)的定义及作用,致力于研究内部研发平台向供应链平台和产业平台的跨层面演进等[17][18][19]。Gawer & Cusumano(2014)将内部平台定义为以共同结构组织的一组资产,企业可以从中高效开发和生产一系列衍生产品;而外部平台被定义为可以开发企业的互补产品、技术或服务的外部创新者,是一个创新的商业生态系统组织的基础[17][20]。

3.1.2 网络效应

如前文所述,平台网络效应主要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交叉网络外部性),后者构成了平台竞争的重要基础。直接网络效应产生自市场某一边的用户组内,意味着组内用户数量增加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收益,影响可能是其他用户收益增加或减少,表现为直接网络效应可能为正或为负[18]。例如社交网络平台的注册用户增多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平台(正直接网络效应),而零售平台的供应商数量增多会加剧平台内的竞争,供应商盈利减少(负直接网络效应)。Hagiu(2009)基于消费者多样化偏好的假设,研究双边平台的生产者间受到可替代性的威胁,在直接网络效应作用下而相互竞争,而间接网络效应则是由消费者对不同品种的偏好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内生决定的[22]。交叉网络外部性意味着一边用户规模的增大会带来另一边的用户效益,由此平台双边的用户进入顺序成为“鸡和蛋”的正外部性过程,从而能够强化平台的网络规模优势[14]。在交叉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之下,平台竞争容易演变为“赢者通吃”的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上升。Jullien 等研究表明,正交叉网络外部性能促进平台市场呈现寡占竞争(或完全垄断)的趋势[25]。

3.1.3 竞争效用

Tirole,Armstrong,Weyl 等学者通过分析平台竞争模型均衡结果中平台方利润、双边用户效用以及社会福利的变动来衡量竞争绩效。平台竞争是否能够提高经济效率,通常体现在价值和利润分配在平台各方参与者以及社会福利是否得到提升或是损害。在平台经济的经典文献中,平台市场趋于垄断,平台市场集中度越高,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方能够提高利润水平,同时相对缓和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平台向双边用户提供更多的效用,社会福利在此时同向提升。平台竞争导致的平台集中(兼并)会带来合并后的平台用户规模增大,在间接网络效应的强化作用下使双边用户的福利得到提升。通过比较随着产业创新升级的现实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平台竞争的创新产出绩效。此外,以平台生态系统的视角探究平台竞争对产业环境生态演化、治理的影响成为评价竞争效用的热点[26]。

3.1.4 双边平台的竞争策略

经济学界侧重于通过构建双边市场竞争模型来研究价格策略的竞争结果。最常见的是根据平台的非对称价格结构特点“分而治之”,平台方为了吸引双边用户可能对一边用户免费、补贴而对另一方采用收取二部制收费等收费模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4][14]。非价格策略的典型策略主要应用于独家交易,即用户在面对互不兼容的竞争平台或者由于过高的转移成本等原因时选择单归属(single-homing)于某一个平台,通常表现于平台与用户签订排他性协议以抢占市场[27]。“竞争瓶颈”指的是市场一边用户单归属于平台而另一边用户多归属的现象,在均衡状态下选择多归属的供应商利润会被全部掠夺,最终平台抢占市场[27][28]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交易型平台还利用已取得的用户基础采用了捆绑搭售(tying)、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等价格策略。有研究发现,合理范围内的差别定价可以实现更高的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Benjamin 通过分析Netflix 用户数据得出,Netflix 可利用用户基础信息进行价格歧视使企业利润增加0.8%,同时进一步的使用用户浏览记录等数据则能够增加12.2%的利润[29]。与组织层面的竞争战略类似,技术创新、提高平台服务质量、提高市场进入壁垒等是平台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非价格策略[30]。

3.2 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反映的是该研究领域中具有发展潜力的、突发的热点主题,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Ⅴ对突现词进行探测,得到了平台竞争领域的突现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国外平台竞争领域的2001—2020年间的研究前沿主要归纳为3 个方面:一是对双边平台的竞争模型、动态发展、均衡等一般性的理论研究,涵盖了平台定价、网络外部性等关键要素;二是产业平台(industry platforms)的相关研究。Gawer 等学者的研究从组织内部平台转向多边平台和产业(外部)平台,并发现产业平台可以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提供技术基础[31][32];三是数字平台(digital platform)。当今数字技术迭代频繁,数字经济市场格局也不断演化,催生出数字平台多元化的竞争模式,有关于数字平台及其生态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活跃[33]。数字平台被定义为覆盖服务和内容互动的数字资源组合,能够实现外部的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创造[34]。平台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平台的开放与创新程度,然而,数字化和开放化也意味着分层化、模块化的平台组件变得易于复制或破坏[35]。Tiwana 围绕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竞争主题,探讨了平台生态系统扩展中的模块化与平台所有者对其进行的准入控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市场表现的影响[36][37]。平台质量也被认为是影响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之一[36][38]。众学者对平台所有权、互补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与治理机制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平台竞争框架的束缚,这些研究议题的核心关切在数字平台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义,其中包括经济学和社会技术角度下数字平台如何重新界定竞争范围的理论探究[39][40][41]。

图3 平台竞争突现词知识图谱

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的平台竞争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及解读,梳理了平台竞争具有开创性的基础文献,并从中识别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从研究现状来看,该领域的研究不断纵深发展,研究成果数量也持续高速增长;本文选取了被引频率最高的前十篇文献进行归纳,从网络外部性、平台价格竞争模型、平台进入战略等角度总结出该领域的理论基础;结合战略坐标图和突现词知识图谱来看,平台竞争领域的热点主题集中于组织管理层面的平台竞争战略、网络效应、竞争效用和双边平台竞争策略四个方面,而突现词的动态演化过程反映了研究前沿主要分布于平台理论研究、产业平台创新和数字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演化3个维度。

综上,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1)平台竞争作为产业组织领域的关键议题,其相关研究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理论基础较为成熟,但是在平台组织实践方面,实证和应用研究仍需拓展。

(2)本文重点选取了SSCI经济学、商业、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数据,可能遗漏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只聚焦于国外文献的研究成果,忽视了国内相关文献的关键进展,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中可与国内平台竞争研究相互参照。

(3)另外,本文梳理的相关文献聚焦于平台间竞争,缺乏对多边平台以及平台内部竞争的考察,并且对平台生态系统的前瞻性理论阐述不多,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探究。

(4)从平台竞争政策的角度来看,平台竞争如何激发数字市场的经济效率和创新潜力,以及如何助推数字化转型成为政策制定的关注重点。

猜你喜欢

双边竞争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隧道内超短边多公共转点双边角交会测量技术探讨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与2018年全国卷l理数21题相关的双边不等式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感谢竞争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