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接近想象的生活

2020-03-01海下

求学·文科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司法考试历史学复旦

海下

心萌去意

似乎大部分考研党都有一个不太满意的高考成绩,我也不例外。

我高中读的是文科,对人文历史一直有浓厚的兴趣,高考前也想过要去一所名校读人文社科类专业,但高考的分数并不理想,心态完全崩塌后就索性填了个离家近的“211”,选择了比较热门的商科专业。本科母校虽然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但也有比较大的缺憾,一言以蔽之,既没有那种商业精英“高大上”的感觉,也没有博雅教育的人文氛围,连想象中的大学青年学子契阔谈宴、读史论经的场面也没有。同时,我感觉商科的气质和自己并不太搭,逐渐心萌去意;在大学里参加了一些人文社团,和其中的朋友交流切磋,对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在大三学年,我就下定决心要跨考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不想一辈子只能做个历史的爱好者和旁观者,希望能够去国内顶级的高校中,见证和参与人文知识诞生的过程。

择校准备

确定了历史学这个考研的大方向,然后就可以开始择校了。其实也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了,因为我本科读的是“211”,研究生必然是要考去“985”的,加之我只考虑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稍微合集,满足条件的也只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于是我对这三所学校的历史学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综合考虑了老师的偏好、考试科目、招生人数、报录比这几方面的因素。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研,所以担心有些院校偏爱本专业的本科生。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历史学下有一个子学科,叫历史地理学,这个学科没有本科专业,只在研究生阶段设置,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本科非此专业的担心。而这个学科只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设置,同时复旦大学的招生人数远远大于浙江大学,于是我就选择了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作为报考对象。

至于考试资料的准备,可以仔细地浏览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上面会有参考书目、培养方案等信息,可以作为备考参考。但更重要的信息来源还是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于是我加入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的考研群,里面有很多介绍考研经验的文章,可以作为备考指导。

平衡心态

我参加的是2017年的考研,最早从3月开始复习,同时准备司法考试,是为了防止考研失败而寻找的一条退路。我从3月开始交替复习考研(12月考)和司法考试(9月考),但那个时候还需要参加许多校园活动,所以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复习,平均每天只能学习两个小时,一直到了月进入暑假,因为司法考试迫近,所以就暂时放下了考研复习。直到9月下旬司法考试结束后,才继续复习考研。

整个考研的备考过程中,我的心态倒是非常平稳,并没有出现剧烈的起伏,甚至有一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行,加上学习的是喜欢的学科,所以劲头一直很足,这大概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吧。唯一的问题是失眠,经常到半夜两三点才能入睡。为此我焦虑了好几天,但也很快释然了,完全不在意睡眠是否规律,只要保证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有足够的精力复习就可以了。有段时间,我甚至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白天睡觉,通宵学习,连复试当天也是早上七点才入睡,但对最后的发挥也毫无影响。由此看来,失眠这种事情本身不是特别严重,只要不为此产生焦虑的情绪、打乱自己的学习节奏就可以了。

·考研小贴士·

1.笔记是服务于记忆的

在从小到大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人们一直有一种“笔记崇拜”的心理,似乎筆记做得越工整漂亮,知识掌握得就越牢固。但这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笔记不过是辅助于理解和记忆的,尤其是对于应试,最重要的是能默写出来。好看的笔记背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果能把这些时间直接用于加深知识的记忆,可能效果会更好。所以在考研备考过程中,我并没有特别强调做笔记,而是买了前辈的笔记,在上面写写画画做增补而已。

2.英语作文的准备方法

关于这一点教辅书上有大量的模板来供考生借鉴,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部分都有固定的套路。但我的方法不一样,我先用中文写好开头和结尾这种可以直接套用的部分,然后再找英语专业的同学把它翻译成英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用中文写作时一定要添加个性化的表述;第二,要确保翻译是专业的,不能是中式英语。能够做到这两点,你就有了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模板,在大家都背诵参考资料模板的情况下,你就可以脱颖而出。

最后的复试在2018年3月举行,正是上海乍暖还寒的时候,冒雨来到光华楼下,我感觉既紧张又兴奋。由于提前准备得很充分,因此在复试中心态还是很平稳的,面对老师提问“为什么跨考”,我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并没有太多套路,昔囊心迹自陈于前耳。最后,我在返校的途中收到了确定通过的消息,不禁长吁一口气,司法考试和考研都如愿通过,漫长的备考时光终于告一段落了。

未来可期

来到了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闻名的复旦,来到了充满浪漫和想象力的历史学领域,曾经拜读过,甚至为之拍案叫绝的学术著作作者,就是为我们上课的老师;曾经只在明信片上看过的光华楼,如今也不过是我寻常生活中的一处场景。

相比于本科的课程安排,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选择更加灵活,课时量也少了很多,一个学期只需要选两三门课;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完成课时和课堂作业,而是用几年的时间好好打磨自己的毕业论文,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学习;没有那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而是需要自己独立去确定选题、查阅资料、构思论文,独自与老师沟通交流,尝试在学术的道路上开拓出自己的天地。

当然,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并不意味着做学术就是唯一的任务,也可以有很多其他路径,比如我身边有的朋友选择去实习,或者自己兼职、创业以及参加其他校外活动。而我则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探索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比如做一名撰稿人,在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发表文章;成为青年活动组织者,组织同龄人开展种种活动,活动的天地不仅在复旦校园里,还包括整个上海。

未来回首时,我一定会很感谢在复旦的时光,虽然我并不认为一个已经20多岁的人可以被重新塑造,很多因缘在本科甚至在更早的中学时期就已经结下,但复旦给了我更好的环境、更多的资源。怎么成长或者如何利用这些外部条件,其实也需要我们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同时,生活也在向我们昭示新的可能。想象从来都是流动的,这是自我与外界永无休止的对话。而想象能够展开的地方,就是真实的生活。

猜你喜欢

司法考试历史学复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浅谈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历史学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卫生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
法学本科教育与应对司法考试的反思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调研报告为基础
军事历史学的形成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