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措施探讨

2020-03-01罗建干韦波韦苑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

罗建干 韦波 韦苑

摘要:如何在交通建设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之间寻求平衡点,是广西基础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以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为例,探讨把公路建设与基本农田保护合理结合起来的措施,为类似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高速公路;避让措施

0 引言

广西沿海、沿江、沿边,东连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衔接点,拥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独特区位[1]。为充分发挥广西独特区位优势,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广西高质量发展、扩大开发开放的新要求,落实交通运输部对交通强国试点实施的统一部署,广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是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截至2018年年底,广西高速公路里程达5563km,按照《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到203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5200km。高速公路建设占地规模巨大,而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把公路建设与节约用地合理地结合起来是每一个公路建设者应尽的责任[1]。

2019年,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49个建设项目中有42个为交通项目。由于线性工程路线较长、基本农田保护区零星分布等特点,公路建设项目不可避免地穿越基本农田保护区。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只允许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项目、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开天窗”,因此,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直是近年来交通类项目用地报批的瓶颈。本文以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为例,提出如何避免或减少占用基本农田的一些基本措施,为类似的线性工程在设计选线及用地报批时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跨越来宾市兴宾区、忻城县、南宁市马山县及河池市都安县。本项目起点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附近,与贺巴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顺接,途经兴宾区凤凰镇、七洞乡、忻城县安东乡、思练镇、红渡镇、马山县金钗镇、都安县菁盛乡、龙湾乡,路线终于都安县澄江乡东谢村G210国道附近,与贺巴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顺接,里程为133.225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26m。忻城连接线建设里程为11.608km,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12m。

2 路线布线原则

项目建设方案的制定是对路网系统规划的实施和路线合理性、可行性的体现。从保护基本农田角度出发,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布线基本原则是:集约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原则;拆迁量少、避让重要设施,路线方案选择时尽可能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分布区、旅游风景区、文化遗址和军事禁区[2]。

3 路线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措施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位于岩溶地区,路线途经乡镇耕地保有量较低,由于地形原因,居民居住地多在谷地,2017年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将谷地间的耕地调入保护区范围,而这些谷地往往是项目路线走廊较优越的选址。项目选址需致力解决上述矛盾,且为保障拟建项目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拟定具体对策措施如下:

3.1 优化走廊带

根据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对路线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作为重要因素加入比选方案。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部门“一张图”系统进行走廊带优化。“一张图”系统集成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矿产开发、自然保护区等上百个因素,通过系统与线路走廊带进行叠加,可以为路线避开集中连片基本农田提供有力支撑,从源头上减少了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占比。利用该平台对新编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走廊带进行优化,初步估计减少了耕地开垦费约24亿元。

3.2 转变设计观念

在以往的公路设计中,通常采用用地指标来控制项目用地规模实现土地节约,在符合用地指标情况下,对占用地类没有强制性的控制,特别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实行核销制)。2017年,在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划定、实施后,对占用基本农田提出严格要求,因此,在公路选址时除技术、造价等作为主要因素外,设计师们应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控制因素。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在工可研究过程,提前把沿线基本农田保护区图斑叠加在1∶10000的地形图上,充分考虑技术、造价、基本農田等因素后进行初步选线,避开了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

3.3 工程措施

(1)拟建公路主要穿越孤峰平原、洼地谷地、峰林谷地及岩溶丘陵等地貌,选址尽可能沿山脚布线,通过平纵面优化设计,避开谷地分布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地区。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基本农田的方案,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

(2)认真进行高填路堤与桥梁、深挖路堑与互通立交规模型式、路基填料、边坡坡率、排水沟尺寸与型式、取土设计、沿线设施布设等方案比选,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宜采取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减少高填深挖。

(3)拟建公路主线路基宽26m,连接线路基宽12m。对于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且不适宜架设桥梁的,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设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

3.4 提高桥隧比

拟建公路根据线路走向,对于确实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路段,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跨越功能、安全技术条件等因素,设计应按照“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思路,拟建公路推荐方案共设置隧道16座,长40390m;桥梁25座,长17245m,桥隧占线路长度的43%,有效减少占用耕地,特别是避让永久基本农田。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
探究夯实水泥土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大雪
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的保障方案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高速公路为何要限低速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