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者折枝”中“折枝”一词释义研究述论
2020-03-01葛张艳
摘 要:《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为长者折枝”中的“折枝”一词,历来各家注释不一,各执一词;至近代,学者们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四派,除历来三说之后,也有了新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
关键词:折枝 《孟子》 考辨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是集中反映孟子“保民为王”思想之处,该篇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对于“折枝”一词,概括而言,常有三种解释,《四书逸笺》对此有所总结:
折枝,陆氏善经谓折草树枝,集注从之,与为长者意殊不属;赵氏注: 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亦费力;陆筠云:枝、肢古通用,谓罄折腰肢,揖也。
这三种说法,简称为“按摩说”“行礼说”与“攀折树枝说”。在研究中,也有新的观点,最为兴盛的应属“手杖说”与“跪拜说”。至今,对于“折枝”一词释义的研究论文已达数十篇,论点不尽相同。
一、按摩说
“按摩说”起源于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作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少者耻见役,故不为耳,非不能也。太山、北海皆近齐,故以为喻也。”在此之后,大多数人在作注时都会引用赵岐的这种说法,大多数文献都是直接引用原文,也有部分附上了另外两种说法,《孟子正义》则是对“按摩说”进一步补充,补充了后时语料论证论点。在王力、郭锡良以及黄德宽主编三版《古代汉语》中都采用了“按摩说”。王力先生释为“按摩”,郭锡良先生与黄德宽先生解释为“按摩肢体”或“按摩身体”(黄德宽版附上了另外两种释义,但更偏重“按摩说”),后者都是对“枝”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当代研究中,对于“按摩说”最重要的两个论点是“折有‘按摩义,‘枝与‘肢通用,释为手节。”大多是持批评的态度。黄宾主对此的评价十分中肯,肯定了赵岐并不是凭空捏造出的释义,“肢枝通用”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更多的还是不合常理之处:黄宾主认为“为长者折枝”是作为“人的羞耻感”而举出的例子,即“为长者折枝”应当感到羞耻,这与郑玄在《孟子注》中所说相似:
抑骚即按摩,屈抑枝体与折义正统,此皆卑役,非凡人屑为。
黄宾生提出的最大的不合理之处就是“按摩产生羞耻感”这件事前后逻辑不通顺,当时的社会风习并无认同赵说的基础。与之相同,陆精康先生从训诂学角度对三种说法进行分析,他首先指出“折,按摩”没有训诂学基础,毛奇龄虽然试图弥补这一说法,“抑骚即按摩”,却引出新的问题,即“折无抑骚义”,故“按摩说”不了了之。卜师文、卜师霞是从上下文的角度对“按摩说”进行评价,从“不能”与“不为”的意义分析出“折枝”应该是不愿意做的事,联系《礼记·内则》再作分析,“按摩肢体”放在这句话中是最合情理的——基于此,又再次分析“折枝”二字的字形,提出“折”可能为“析”的误字,比较析与折的古文,而“析”有“解除疲劳”的意义,常常是用于解除酒醉之苦。二人是认为问题是出在“析”与“折”的误字上。同样,王金娥指出东汉赵岐的说法是最靠谱的,但她主要是立足于“二人时代较近,赵岐研究颇深”这一点。而张汉清与方弢认为,理解为“折腰”是很符合文义的,但弯下腰来做什么却是不可解的。“按摩说”的发展处于劣势:一是“按摩”这件事本身不存在“尊敬”或是“简单”的意思,上下文不通;二是在训诂学方面,折无按摩义,枝即便与“肢”通用,也没有手节义;三是该行为与社会风气不相符。
二、行礼说
“行礼说”的产生晚于“按摩说”,具体文献已亡佚不可考,只在《文献通考》中的《翼孟》中提及,将“折枝”解释为“磐折腰肢”:
朝奉大夫临川陆筠嘉材撰。周平园序曰:嘉材平生笃志《孟子》,著《翼孟音解》九十一条,择《春秋左氏传》《庄》《列》《楚辞》《西汉书》《说文》之存古文者,深思互考,遂成此书。如以“折枝”为“磬折腰肢”……
后代对此赞同的也是少数,如黄宾生认为行礼确实会有拘束、羞耻之感,合乎上下文,但我国古代并不常用鞠躬表示尊敬,在封建社会、奴隶社会最盛行的行礼方式应该是跪拜,于是引出了后来的“跪拜说”;但是最早对“为长者折枝”这一句进行研究的李艳却认为,“行礼”是最符合当时成天为光复礼教而奔走的儒家众生的状态的。研究者对于行礼的说法处于一种较为统一的状态,但又分为两种趋势:一种是黄宾生之类的对此表示存疑,又有胡勃认为,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谦恭是最大的美德,因此,孟子没有必要将“折枝”与“挟泰山以超北海”构成对比。
另一派的是完全否定的,比如连佳鹏指出上古汉语,尤其是孟子所处的时代,“肢只指人的四肢,如《商君书·算地》: ‘劳其四肢,伤其五脏。它真正发生语义转移指人的腰部而言的时间,大约要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磐折腰肢在时间上无法得到核实。再如卜师文与卜师霞所提出的,解释为“行礼”时“为长者”中的“为”字需要解释为“向”,但在《孟子》中,一般用介词“于”与本书整体的风格不相符合。
综上所述,“行礼说”被看作是最不可取的,一是因为“肢”有“腰肢”义与实际时间不符合;二是与上下文脱节,与《孟子》整本书风格不符;三是当时面对长辈,兴“跪拜”,而非“作揖”,与时代背景不相符。
三、攀折树枝说
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折枝”为“攀折树枝”,但只停留在表面,后世学者对这种偏肤浅的说法产生了质疑。这一说法并非是起源于《孟子集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陆善经的《孟子注》(亡佚不可考),只有《孟子音义》中记载:“陆善经云:折枝,折草树枝。”
近现代,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取此说:“古来有三种解释:甲、折曲树枝,乙、弯腰行礼,丙、按摩搔痒。译文取第一义。”朱振家版本《古代汉语》也是偏重于这一观点。但不少学者指出“折断树枝”这一行为并没有表示出对长者的尊敬或者是产生羞耻感,卜师文与卜师霞质疑了“攀折树枝给长辈”这一行为的目的,即便是解释为“攀折树枝,做成拐杖,送给长辈”也是有问题存在,连佳鹏不解为长辈折枝有什么用,这一说法虽然合理却又有望文生义中之嫌,胡勃也认为古代的攀折树枝并不是表示尊敬老人,在《诗经》等先秦文献,“折枝赠人”是一种表示倾慕或是关乎友情的行为:《诗经·郑风·溱洧》中有“赠之以芍药”,《诗经·邶风·静女》中又有“贻我彤管”,表示男女之间的倾慕之情;唐代元稹的《辛夷花》又有“折枝为赠君莫惜”,所体现的是友情。总之,与亲情以及尊敬之情关系不大。
但是赵泽福与魏华中却提出这一解释是最为圆满的,一是符合了训诂学,二是这与孟子关心老人,表现其仁爱之心不谋而合。三是与古代随处可见树木草丛之情景相吻合,真正体现出了“轻易”之感。
同样,陈祝芳先生也是最赞成这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最可靠的:在他看来,前两种说法的根源都是“肢枝通用”,但在《说文解字》中,“枝”能通“月只”是战国后期才有,这是缺乏使用历史眼光来考察词义演变的结果的,因而只有第三种站得住脚。联系历史,古代使用“折×”来表现抽象意义的不在少数,譬如“折腰”“折节”“折桂”等,与古代少者见长者需要持杖相关联,折枝极有可能就是“攀折树枝”。
杨本祥先生也更赞成攀折树枝的说法,依据《说文解字》:“析”的本义是“以斤断草”,后引申为“断”,那么将“折”释为“断”,解释为“攀折”是合理的;而“枝”应当解释为“草木之枝”。段玉裁有注:“干与茎为草木之主,而别生条谓之枝。”先秦文献《楚辞》中有: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楚辞·离骚》)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楚辞·九叹·愍命》)
这两处的“折枝”对杨本祥先生的观点做出了证明,也说明了“攀折树枝”的可行性,同时呆人也赞成“尚简而通”的解释与《孟子》整体的风格是相近的,是文字浅近、语意清晰的。虽然“攀折树枝说”是最容易理解,也是支持者最多的,但它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使本人不能苟同,最大的问题便是“折树枝”本身与敬老无关,表示“轻而易举”又太过肤浅。
四、其他说法
(一)手杖说
自陆善经提出“攀折树枝说”,朱熹予以肯定之后,后人对此做出研究,认为只是攀折树枝的话并不足以使人信服的,于是,产生了引申义,有人引申为“折断树枝作拐杖”,也有人解释为“折断一根树枝,给年长的人驱赶蚊子苍蝇”,前者的支持者更多。连佳鹏从历史渊源角度对“手杖说”进行说明,认为“折枝”与《论语·微子》中的“植其杖而芸”都与上古的杖文化有关。连佳鹏先生通过还原孟子与梁惠王所在的那个时代,根据史料,判断出先秦两汉时期,存在一种杖文化,那时候的手杖并不只是辅助老人走路的工具而已。他又从古文字学角度进行考证,认为“丈”与“支”的形义相近,这一观点也有张守中先生与刘钊先生的辅证,可以证明。但是,张降龙先生在《“为长者折枝”正义》中指出,所谓的“给长者折一根树枝作拐杖”是对于文意不清的附会之说,一并否定了“手杖说”和“攀折树枝说”。
(二)跪拜说
将折枝解释为“屈曲四肢,俯身下拜”的说法是基于陆筠的磐折腰肢发展而来的,在保留“折释为屈曲、弯折”的基础上,对“枝”重新定义,同样是“肢枝通用”,但是对“肢”的意义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理,最终认定肢的释义为四肢。陆精康、黄宾生、胡勃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并且,在《孟子》之后,使用“折枝”一词并不是少数,后发展出了词语“折枝舐痔”,刘峻的《广绝交论》、卢思道的《北齐论》以及《太平广记》中都有使用该词语,表示谄媚无耻的行径或为人,陆、黄等人均对该词详细解释为:“屈膝跪下,舔舐痔疮,使对方感到舒服。”但是赵泽福与魏华中在《也说“折枝”——与陆精康先生商讨》中言辞犀利地指出了这一观点的主观性,首先是指出了“跪拜”与“作揖”(行礼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次“跪拜”的概念较模糊,因其可细分为空首、顿首、稽首,这一点上表述模糊,与重视礼教的孟子言行不相符合——熟悉各种礼节的孟子理应在这一点上说明究竟是怎么拜。
(三)其他
研究者对于“折枝”的释义大多集中于以上五种说法,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对于“为长者”都是理解为“为(wèi)长(zhǎng)者”,即“为了”,或者“向”年长的人。但是张降龙先生却提出理解为“为(wéi)长(cháng)者”,即,作为一个长得高大的人来攀折树枝,却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去做,并不是不能做。在宋代蔡膜撰的《孟子集疏》中,有详细的解说:“为长之,为,去声,长,上声。”后世汉语的声调发生了变化,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上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影响,但是去声的变化并不大,那么“长”字的发音应当一直是去声,通常理解的“为了”或者“向”都是合乎声调的,张降龙的说法反而是不合理的。正如王金娥先生所说的,纵然古代确实有以“长短”論身高的情况存在,但并不适用于这一段话之后,张降龙先生重新定义“为长者”,反而是将问题复杂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折枝”一词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文献,既有对以往的说法的补充与证明,也有新的想法,更多的是对先贤的学说的发展。学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固定的说法,对于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肢枝通用”说法的时间年限,“肢”的出现年限等细节之处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些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宾生.释“折枝”[J].语文学刊,2006(20).
[2] 陆精康.说“折枝”[J].语文学习,2006(3).
[3] 卜师霞,卜师文.“折枝”考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
[4] 王金娥.“为长者折枝”析疑[J].语文建设,2014(8).
[5] 张汉清,方弢.“为长者折枝”析疑[J].语文教学通信,1983(11).
[6] 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 李艳.“为长者折枝”只有一解[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Z1).
[8] 胡勃.《孟子》“折枝”语义辨释[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
[9] 赵泽福,魏华中.也说“折枝”——与陆精康先生商讨[J].语文学习,2007(3).
[10]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 陈祝琴.“折枝”释义及其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2] 呆人.“为长者折枝”解[J].苏州大学学报,1987(2).
[13] 连佳鹏.“为长者折枝”“植其杖而芸”合考——兼谈上古时期的杖文化[J].孔子研究,2013(6).
[14] 张降龙.“为长者折枝”正义[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0(1).
作 者: 葛张艳,安徽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级在读本科生。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