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嘉诗风与伊秉绶诗歌创作关系探究

2020-03-01吕昱衡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5期

摘 要: 乾嘉诗坛,一方面由于秀水派的盛行和肌理派的兴起,宗宋成为一时风尚;另一方面,由于稽古右文的政策,经学、金石考据学开始兴盛,一大批文人开始从事考据诗创作。受时风习染,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中既有宋诗化倾向的诗歌,又有熏染金石之气的考据类诗歌,共同推动了伊秉绶诗歌质实诗风的形成。

关键词:乾嘉诗风 宗宋 金石考据 伊秉绶 诗钞

乾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化上也较清初有了长足的进步。士大夫阶层在物质生活上较为优裕,宴饮集会、交游唱和的风气盛行。在诗歌创作上,一方面由于秀水派的盛行和肌理派的兴起,宗宋成为一时风尚;另一方面,由于稽古右文的政策,经学、金石考据学开始兴盛,受其影响,一大批文人以考订、训诂之学入诗,形成了风靡一时的考据诗创作。受时风习染,伊秉绶《诗钞》中既有宋诗化倾向的诗歌,又有熏染金石之气的考据类诗歌。其实,乾嘉时期的考据诗与宋诗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诗歌形式特点与表现手法上,考据诗的引用材料、好用议论的特点与宋诗的以文字、学问、议论为诗的特征颇为一致。从翁方纲为首的宗宋派诗人的考据诗中更是可以看出宋诗风格的余绪。可以认为,乾嘉考据诗是对宋诗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于诗歌表现内容而言,考据诗主要是偏重于考证训诂,即对于古代文字和碑刻鼎铭的辨析。而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诗歌内容多是表现文人的社会生活,黄庭坚的诗歌更是以描写书斋生活为主。不仅如此,考据诗还受汉学和经学的影响比较大,在伊秉绶的诗歌里,有一部分是偏向宋诗特征的诗歌,还有一部分的考据诗也很有特色,以下分类阐述。

一、宗宋思潮的影响与《诗钞》的宋诗化倾向

清朝初年,钱谦益首倡宋诗,开启了清代宗宋的先河。康熙年间,吴之振、吕留良《宋诗钞》的编选刊刻,为文人们更好地了解宋诗提供了范本。随之又有一批宋诗选集——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宋诗选》、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宋诗啜醨集》、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宋四名家诗钞》、康熙三十五年(1696)的《积书岩宋诗选》、康熙五十一年(1712)的《宋诗类选》、康熙五十六年(1717)的《宋十五家詩选》等一一刊刻,促进了诗坛宗宋热潮的上涨。雍、乾之交,以厉鹗、杭世骏为代表的浙派进一步推动了宗宋诗风的发展。乾隆初年(1736),厉鹗的法宋派与沈德潜的宗唐派在当时诗坛并驾齐驱,相与颉颃。比及乾嘉年间,以钱载为代表的秀水派诗人师法黄庭坚,其风在京师诗坛迅速传播,加之推崇“学人之诗”的翁方纲肌理派的强力助推,宗宋热潮对诗坛产生了极大影响。

乾嘉时期的宗宋者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他们大多博览群书,腹载五车。其诗歌多交游赠和、辨析议论,以诗歌为载体来呈现其思想与学问,其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学问为诗、以典故入诗。这种带有浓厚学者之风的诗歌,极大地发展了宋代诗人以学为诗的创作手法。翁方纲还特意提出了“学人之诗”的概念。他说道:“有诗人之诗,有才人之诗,有学人之诗。齐梁以降,才人诗也;初盛唐诸公,诗人诗也;杜则学人诗也。然诗至于杜,又未尝不包括诗人,才人矣。”a可见其对于以学为诗的推重。伊秉绶与翁方纲、梁章钜等宗宋派诗人交游甚多,受此诗风影响较大,《留春草堂诗钞》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以学为诗的特点。

首先,从诗歌表现手法来看,伊秉绶好以典故入诗,借典故抒情或叙事。用典是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法,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云:“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b据本人初步统计,《留春草堂诗钞》七百多首诗共有三百多处用典,堪称富厚。且伊秉绶用典,务为广博,揆叙万类。遍涉经史子集,对于《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史书典籍、前人诗赋等均有化用,尤其是其金石论艺诗,几乎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充分表现了伊秉绶广博的学识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广征博引、多用故实的艺术特征,正是宋诗重才学特质的基本表现。宋代诗人苏轼、黄庭坚均以才华富赡著称于世,黄庭坚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主张更是把向前人取法学习提升到了理论高度,或师前人之辞,或师前人之意,都是强调诗人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江西诗派在创作中丰富实践了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将学问直接融入诗歌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宋诗“以学为诗”的独特艺术特征。

其次,《诗钞》在内容上也或多或少受到宋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诗钞》中化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最多,如《曾宾谷方伯招同人雅集光孝寺》:“佛真定似澄潭月,我亦闲如退院僧”c,化用陆游《初夜》“身似游边客,心如退院僧”d。 诗歌此处表现一种闲适的心态。《东风行送陈肖生山人归扬州》“小楼一夜五色雨”e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其次,也有化用苏轼、欧阳修、贺铸、辛弃疾、范成大等宋代诗人的诗歌。与之相比,化用唐代诗人的诗歌较少。此外,《诗钞》中还有一些祭祀宋代诗人诞辰的诗作,如《腊月十九东坡生日设祀送贾生游琼州》 《腊月十九日与宋芷湾、张贤仲、伯树、陈仲卿祀东坡》 《十二月十九日苏斋拜东坡真像三首》 《六月廿一欧阳文忠公生日祀之于平山堂》等,表达了伊秉绶对于宋代诗人们的缅怀与景仰,这都与他爱宋诗、学宋诗有关。

第三,就诗歌的表达方式而言,伊诗注重“议论性”。受清中叶尚宋的诗学风气的影响,伊秉绶诗歌在总体上呈现出长于议论说理的特点。宋代文人好思辨,重视对“理”的探索与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投射到诗歌创作中,就表现为喜欢在诗歌中探索学问之理、人生之理与自然之理,表现理趣,从而使诗歌表现出学问化与议论性的特征。伊秉绶在与翁方纲等宗宋派诗人的交流中,受其影响,在诗歌创作上也表现出重理趣、好议论等宋诗的特点。《诗钞》中诸多论学谈艺诗,或论书帖,或论画卷,或论文房器具,皆熔经铸史,多方考辨,体现出鲜明的议论说理特征。再者,伊秉绶作为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之时,常常从政治、社会、伦常道德等角度进行理性思考,而不是仅仅抒发自己的性情怀抱。这也是其诗多议论说理的原因之一。

《诗钞》的议论性首先表现在咏史怀古上。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f伊秉绶的咏史怀古诗数量虽然不多,但见解独到,立意高远。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议。《读史六首》其一认为项羽火烧阿房宫对文化的破坏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祖龙挟书律,苐焚民间书。弃之遗重瞳,一炬三代徂。秦火断由蘖,楚火连根株。”g 历代文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皆口诛笔伐,对项羽则目之为拔山盖世的大英雄而不吝赞美之词,但伊秉绶却看到了秦始皇焚书尚且留下医药、栽种之书,而项羽则将秦宫所藏之书全部付之一炬的事实,体现出独特的历史眼光。《韦左司画像》评韦应物的诗歌清冷闲远、静逸冲淡:“诗如清冷渊,静者钓其沚。”h并指出韦应物的诗对白居易和朱熹都有影响:“近能开白公,远亦韪朱子。”i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孟子》一诗称赞孟子的光辉形象可与泰山争辉,其千秋功绩可与大禹相提并论:“正气承洙泗,浩然天地间……功不下神禹,象真同泰山。”j表现了儒家思想在伊秉绶心中的崇高地位。

其次,《诗钞》的议论性表现在论学谈艺上。伊秉绶常用诗论金石、书帖及文房用品,其中题金石诗对于历代碑版的考证辨析,题法帖诗对于传世书帖与书家其人的品评,都体现出明显的议论性特点与学问化倾向。另外,伊秉绶还有几首题咏文房用品及友人画作的小诗。这类诗歌能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加深命意,引发议论,富有哲理性,耐人深思。如《端砚》:“一片云根水气侵,昆刀切玉想千寻。磨人自是同磨墨,正笔应知在正心。”! 1“正笔”必先“正心”,这是儒家论艺强调人品为本的观点,并无新意,而“磨墨”如同“磨人”说,却颇新鲜,其中既有哲理,又包含对人生的感慨。《题香雪山庄图》:“诗人例爱梅,非为百花头上开,亦非数点穷根荄。清入心脾寒到骨,气味要与吾侪一。”! 2也是将物与人品联系在一起,借梅花以表达自己要保持清气、不同流俗的高洁志趣。在《题友人骑鹤清游图》中,诗人以白鹤的洁白毛羽象征君子洁净脱俗的人格,以其高飞万里象征君子高远的志向,又将白鹤与鸡鹜、鸱鸮相比,显示其不同流俗:“彼鹤万里心,毛羽况洁白。岂与鸡鹜争,亦恐鸱鸮嚇。”! 3这些诗虽有形象和描写,但议论是主要的,其指归在说理。

总而言之,《留春草堂诗钞》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宋诗风格,这是乾嘉时期宗宋诗坛风气影响的表现,是伊秉绶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另出新意、追求诗歌独特美学特征的表现。

二、考据之风的盛行与《诗钞》中的考据诗

考据盛行是乾嘉时期的一大风气。乾嘉时期,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钳制文士口笔,加强其在思想文化界的控制,致使文坛形成“万马齐喑”的压抑局面;另一方面,清政府又广开文馆,弘扬文治,以推崇经学、理学的怀柔政策来劝诱文人士大夫从事符合统治者要求的文学活动。在双重政策的影响下,大批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与政治,转而埋首于故纸堆,沉浸于古籍文献的训释考订之中。不仅如此,乾嘉时期大量碑版鼎彝、金石古物的出土,进一步推动了该时期金石考据学的兴盛。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载:“乾嘉之后,小学最盛,谈者莫不藉金石以为考经证史之资,专门搜辑,著述之人既多,出土之碑亦盛,于是山岩屋壁,荒野穷郊,或拾从耕父之锄,或搜自官厨之石,洗濯而发其光采,摹拓以广其流传。”! 4其出碑之多,考证之盛,足以想见。

伊秉绶生活的乾嘉时期是金石学、考据学大兴的时期,孙星衍、翁方纲、桂馥、洪亮吉、阮元、梁章钜、黄易等皆为金石学、考据学的大家。作为清代分书之冠冕的伊秉绶,深受时风的影响,不仅喜好收藏金石拓本,而且以诗的形式对鼎彝碑刻等进行记载、训释辨析。《留春草堂诗钞》中金石论艺之诗数量虽不多,但极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书学观点与审美倾向。

伊秉绶作为翁方纲的好友,二人常有诗歌往来,《诗钞》中有《题衡方碑阴同覃溪先生寄桂未谷大令》《为翁覃溪先生题黎美周芳草诗卷》《翁覃溪先生》等,翁方纲《復初斋诗集》中也有赠伊秉绶之诗:《送伊墨卿守惠州三首》《安阳访碑图》《送伊墨卿郡守之官江南序》等,足见二人关系之密切。受乾嘉诗坛考据之风以及翁方纲等多位金石学家友人的影响,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中也有一些研摹古碑的金石考据之诗,如《焦山鼎铭旧拓本》《散邑铜盘歌》《题徐雪庐孝廉防风碑考后》《题衡方碑阴同覃溪先生寄桂未谷大令》等。此类诗歌多以歌行古体诗写就,洋洋上百余言,爬罗剔抉,颇为丰富。但是用语佶屈聱牙,内容枯燥无味,缺少诗歌应有的形象性与情感美。

《散邑铜盘歌》,全诗共四十八句,二百四十字。伊秉绶在此诗中有对铭文文字的考证,也有对史实的钩稽,最后表达了对这件西周古器的敬重之意。与此同时,此诗用语古奥晦涩、佶屈聱牙,且多用铭文中语,故而艰深难懂,十分拗口。仅“正据伯州犁,争田蔽辞速”! 5一句就运用了《左传》中“伯州犁”之典、《国语》中“争田”之典以及《孟子》中“诐辞知其蔽”之典,含义丰厚。如“竟东虞右还,从禽即原陆”! 6,出自散氏盘铭文曰:“封于单道;封于原道;封于周道;以东封于斿东疆,右还,封于眉道;以南奉于郤逨道;以西至鸿莫。”! 7此句是指散氏与夨氏分封的边界。此类语言的运用,大大削减了诗歌的情感性与艺术性,使得此诗更像是一篇议论性的学术散文。

又如《焦山鼎铭旧拓本》:“王曰南仲嘉尔勋,元衣缟韠荣尔身。呼史册命作尊鼎,用享列祖宝子孙。”! 8此两联亦为化用铭文之语。铭文曰:“王乎史翏册令无惠曰:‘官司红王遉侧虎臣,易女玄衣、黹屯、戈琱、胾缟必、彤沙、攸勒、旂。无惠敢对扬天子不显鲁休,用作尊鼎,用享于朕剌考,用割沫寿万年,子孙永宝用。”据此可知玄衣缟鞸皆为王上赏赐之物。此诗是题咏《焦山鼎铭》旧拓本之作。此拓本上有朱彝尊题跋,因而十分珍贵。翁方纲有焦山鼎铭考,汇集诸家考证甚详。伊秉绶此诗叙及焦山鼎的来源及铭文内容、焦山鼎的外形与图案以及铭文中一些字在字形上的前后变化等,表达了自己对于此鼎的欣赏与敬重,同时也提出对于西樵旧拓本的诸多疑惑,是一篇颇具学术性的考证性文字。由此观之,伊秉绶金石考据诗考证训诂,极为详尽,但是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总之,《诗钞》中独具特色的金石论艺诗,既体现了乾嘉时期金石学风气盛行的时代特征,又表现了伊秉绶对于金石学与书学的用工之深。

总而言之,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深受乾嘉诗坛诗风的影响,不论是宗宋思潮的兴盛,还是金石考据的风行,都是当时诗坛的重要表征,也都或多或少地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特色方面影响了《诗钞》中的诗歌创作,推动了伊诗质实无华的诗歌风格形成。

a 李剑波:《清代诗学话语》,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80页。

b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21页。

ceghi! 0 klmop! 8〔清〕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第114页,第105页,第172页,第172页,第104页,第107页,第138页,第175页,第183页,第183页,第143页。

d 钱仲联:《陆游全集校注》,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481页。

f 詹杭伦:《方回的唐宋律诗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8页。

n 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版,第38页。

q 丁进:《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0页。

参考文献:

[1]李剑波.清代诗学话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钱仲联.陆游全集校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5]詹杭伦.方回的唐宋律诗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

[7] 丁进.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学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作 者: 吕昱衡,文学硕士,武警士官学校大学语文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