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的锄头》及其他

2020-03-01李恒才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沈从文

摘 要: 对《西湖文苑》的总体面貌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份刊物开放包容的办刊方针和文学立场,《西湖文苑》集结了众多知名作家,沈从文等“京派”作家在《西湖文苑》中占据着较重的分量。林庚的佚作《铁的锄头》不能说是一篇成熟的作品,但是它有着独特的、值得重视的艺术价值,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可以丰富和深化對林庚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西湖文苑》 沈从文 佚作 林庚

近日,笔者在翻阅民国时期的旧期刊《西湖文苑》时,有幸读到了林庚的短篇小说《铁的锄头》。《铁的锄头》刊发在1933年5月1日的《西湖文苑》创刊号上。关于这篇小说,在已出版的各类林庚作品集均未见收入,相关的著作年表也未有提及,当前也没有发现有关的研究文字,因此应该属于林庚的散佚之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庚以诗歌和古典文学研究著称,除此之外,也写过不少随笔和批评文章。相较而言,对于林庚的小说创作情况,目前学界关注的还不够。当前留存的林庚小说之作本来就不太多,这篇小说的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林庚小说的特点,而且可以丰富我们对林庚的认识,对推动林庚研究也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文本。本文尝试对小说《铁的锄头》和《西湖文苑》这份刊物做些论述和阐释。

一、关于《西湖文苑》

《西湖文苑》于1933年5月1日创刊,出版地是浙江杭州,由 “西湖文苑社”编辑,主编有胡蘅子、程一戎等,现代书局负责发行。《西湖文苑》为月刊,初定于每月1日出版1期。从1933年5月1日创刊号起,到1934年10月出至第2卷第6期停刊,共出版发行了12期。这份杂志的主要栏目有小说、诗歌、散文、小品等,也刊登了不少译作,集结了众多知名作家。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份刊物,曾一度湮灭于历史的灰尘中,直到近年来,它的史料价值才被关注和发掘。如解志熙发现了林庚的佚诗《歌者之声》《狂风之夜》,沈从文的佚文《三秋草》《废邮存底》,佚诗《旱的来临》《微倦》等; 刘涛从《西湖文苑》中辑录出了臧克家的三首佚诗《两个心》《死了的神秘》《鲜亮的影》;杨新宇发掘出了何其芳的早年佚诗《招》等。

《西湖文苑》的创刊,自然离不开相应的政治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意在阻止左翼文学运动的发展,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当时的《前锋周报》 《前锋月刊》 《黄钟》等刊物,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办的,有着比较浓厚的政治色彩。《西湖文苑》由国民党浙江省宣传机关主办。刊物的定位是“一个发表比较软性的发扬民族思想和精神的文艺刊物”,目标读者主要是青年学生。《黄钟》也是由国民党浙江省宣传机关主办,在1933年《西湖文苑》创刊前夕,《黄钟》曾在第25期、第26期连续登载了“西湖文苑创刊号要目”的出版广告,此后每逢《西湖文苑》出版,《黄钟》都相应刊出了各期的目录,对《西湖文苑》进行推广宣传,从中可见这两份杂志之间的关联。

《西湖文苑》创刊号登载有《发刊词》,《发刊词》宣扬“民族意识”。编者认为,要办好一份刊物,首先要有严肃的态度:“本刊同人是深深地这样的相信:文学这东西的功能是异常的强大,文学这东西的意义是异常的深宏,文学这东西的使命是异常的重要。所以,一个从事于文学写作的所谓作家,无论是小说家,是诗人,是戏曲家,是批评家或是论文作者,他所第一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严肃。” 《发刊词》认为文学是“时代精神的前潮”。主张作家去做“人生的写实者”“时代的先驱者”,“要十分严肃的正视人生,文学家要十分严肃的抓住时代,文学家更要十分严肃的负起了民族国家的前驱者的责任;把人生的战斗的意义交织了民族国家的纬线和时代的经线,然后再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严肃的创作技巧表现了出来的时候,那末那作品,才是万族景仰千秋不朽的伟大的作品,而文学家的生命,才能够因这作品之继续存在而活泼泼地洋溢于宇宙之间,历千年而光华焕发不能磨灭”。不难发现,这份《发刊词》散发着民族主义文学的气息。

不过,和《黄钟》对民族主义文学的公然鼓吹,登载了不少激进的文字不同,《西湖文苑》主要是以刊登文艺创作为主,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小品文等,同时也有一些翻译类的文章。虽然《发刊词》有些政治色彩,但从《西湖文苑》的总体呈现的面貌上看,它更是一份普通的文学性刊物,并没有什么政治倾向性。《西湖文苑》的办刊立场比较开放,有着一种兼收并采的姿态,不囿于某一群体或流派。正如主编程一戎所说:“我们不想把这份刊物成为几个人的私有园地,我们要将这刊物完全献给多数的读者大众,希望有几百个同意于我们的作家在这里聚集拢来。”对刊物的作者群进行一番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文苑》的作者构成比较多元化,其中还包括了臧克家、李辉英、苏寿彭(章枚)、尹庚、何家槐等左翼作家。

在《西湖文苑》的作者群中,沈从文无疑是分量较重的一个人物。他有多篇作品陆续在《西湖文苑》上发表,如《微倦》(第1卷第1期,署名季蕤)、《三秋草》(第1卷第2期)、《废邮存底》(第1卷第3期,署名甲辰)、《废邮存底》(第1卷第4期,署名甲辰)、《旱的来临》(第2卷第6期,署名岳焕)。《微倦》和《旱的来临》属于诗歌作品,《三秋草》是为卞之琳的诗集所写的评论文章,两篇《废邮存底》属于书信文章。除了本人在《西湖文苑》上发表作品外,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也有两篇译作发表,分别是兰姆的《水手舅舅》(第1卷第3期)和托尔斯泰的《苏拉脱的咖啡店》(第1卷第4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沈从文在《西湖文苑》作者群中的突出地位。

沈从文和《西湖文苑》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早在1932年10月,即《西湖文苑》创刊的前一年,一份名为《小说月刊》的杂志在杭州创刊。这份刊物的编辑是沈从文、程一戎、林庚和高植。这四人中,程一戎后来成为《西湖文苑》的负责人,而沈从文、林庚和高植,都成为《西湖文苑》的重要作者。对于《文苑》上沈从文的作品,本文此前已有论述。除了《铁的锄头》,林庚还在《西湖文苑》上发表过《歌者之声》(第1卷第2期)、《狂风之夜》 (第2卷第3期)、《驰想中的印度》(第2卷第1、2期合期)等。高植也曾有多篇作品在《西湖文苑》上发表,如《速概记》(第1卷第1、3期,署名高地)、《黄昏的逃捕》(第1卷第2期)、《匪女》《水月》(第1卷第4期)、《二十二年除夕》(第2卷第1、2期合期)等等。我们知道,沈从文在帮助、奖掖文学青年上,一向是不遗余力的。高植是沈从文的学生,早年在文学上也曾得到沈从文的提携。沈从文曾经为高植的作品集写过一篇《高植小说集序》,对他的创作予以好评,认为高植“把文字当作一项严肃的事业”。

《小说月刊》的四位负责人,后来或成为《西湖文苑》的主编,或成为重要的投稿人,从中不难发现这两种刊物的关联。从1932年10月创刊到次年1月,《小说月刊》仅仅维持了四期之后,便因为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停刊。在《小说月刊》停刊四个月后,程一戎等开始创办《西湖文苑》。通过对《西湖文苑》作者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中多数人的名字曾出现在《小说月刊》上,如李辉英、苏寿朋、程一戎、刘宇、盛明若、林庚、沈从文、高植、张鸣春、臧克家、邵冠华、史卫斯、段落、李鹏年、陆志苇、华漪等人。由此可见,经由《西湖文苑》,此前《小说月刊》的作者群又得重新聚合,并成为《西湖文苑》作者群的主要班底。

1933年七八月间,沈从文辞去了青岛大学的教职,前往北平协助杨振声编辑中小学教科书。9月,杨、沈振二人开始接替吴宓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其实杨振声的主要工作还是编辑教科书,《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务工作实际上由沈从文掌握。由于主编的更替,在创刊伊始,《大公报·文艺副刊》一度面临着稿源的问题,因而沈从文经常以聚餐的形式召集一些文人,向他们约稿并征询意见,以取得对刊物支持。事实上,《小说月刊》和《西湖文苑》上的作者,如高植、曹葆华、方玮德、何其芳、张兆和、陆志苇、王西彦、李辉英等,后来又都出现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而这些人,或是沈从文的学生、好友,或是其家人,大都和沈从文有过紧密的交往。

从《小说月刊》到《西湖文苑》直至《大公报·文艺副刊》,梳理这三份刊物作者群的构成,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以沈从文为纽带,构成了某种脉络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又汇流进了那个著名的“京派”之中。当然,本文在这里并不是说,《西湖文苑》就是属于“京派”刊物,但是从人员构成、审美趣味乃至总体风貌上看,《西湖文苑》的确显示出了若干的复杂性,与“京派”存在着一些关联,简单地将其贴上“民族主义文学刊物”的标签,显然是有悖于文学史真实的。

二、关于小说《铁的锄头》

我们回到《铁的锄头》这篇小说。《铁的锄头》刊发于1933年5月1日《西湖文苑》的创刊号,具体登载在该期的“小说”专栏上,署名林庚。《铁的锄头》约一万一千余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十七岁乡村少年牛三是个“混沌初开”的小伙子,他天性乐观,喜欢帮人家做事。牛三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儿,十五岁的菊花,他向女孩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同时,菊花也喜欢上了勤快开朗的牛三。很快,两人陷入了热恋之中。初尝爱情甜蜜的牛三,每天沉浸在幸福和烦恼交织的幻想之中。在得知菊姐喜欢菊花后,他便在自家的后院里种上了菊花,准备“到菊姐生日时,这些都采下来送她”。牛三日夜思念菊姐,终于患上了病。一天,他去东庄抓药时,意外听到人说菊花将要嫁给李财主家的少爷。得知这个消息,牛三霎时失去了理智,他冲进菊姐家,用自己的铁锄头杀死了前来提亲的财主管家。事后,牛三被判了九年有期徒刑。菊姐也因为被逼亲不过,在成亲的头一天,跳进了平日打水的井里。

平心而论,《铁的锄头》并不是一篇成熟的作品。林庚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这篇小说创作于1932年,也可以说是他的少作。小说在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等方面都有着一些似可商榷之处。比如《铁的锄头》主要叙述了牛三和菊姐这两人的爱情惨剧,但作者对这两人的形象描写不够丰富。除了菊姐的这个人物较为模糊之外,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牛三,其鲁莽和过激行为是酿成惨剧的直接原因。小说开头写到牛三“干什么都高兴,见什么都乐”,“他看着一切都觉得喜欢”,“没有谁跟他打过架”,此类描写在小说中曾多次出现,牛三给人的印象是个“乐天派”,有着好人缘。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爽朗、达观快乐的小伙子,后来却突然做出了令人不解的鲁莽行为,这实在容易给读者一种突兀之感。

虽然《铁的锄头》说不上是一篇杰作,有着一些稚嫩之处,但它仍然有着值得注意的艺术价值。林庚是著名的诗人,同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他的小说的创作。如《铁的锄头》带有明显的“诗化”特征,这篇小说语言朴素平淡,清新优美,整篇作品都弥漫着一种忧愁和感伤的情调。我们知道,作为一种虚构性的文学体裁,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叙事,也就是讲故事,比较讲究情节的连贯、紧凑和故事的完整。《铁的锄头》虽然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整个故事非常的单纯,情节和叙述相对被淡化,作者将写作的着力点,似乎都放在了对詩性氛围的营造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上。本文在上文曾论及,这篇小说人物形象比较单一、不够丰富,这既是作品的一个小缺陷,更是许多“诗化”“散文化”小说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特征:人物形象是否丰满生动,是否鲜明清晰等,本就不是这类小说最关注地方。读完《铁的锄头》,给我们最深印象的是一种忧愁的情绪,一种感伤的氛围和一些优美的画面。正是由于作者将注意力从人物形象刻画,转向了氛围的营造和人物内心的描写上,才使得这篇小说呈现出氛围浓郁“诗化”特征,因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显得相对黯淡。

两个年轻人,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乡野之间,在美丽的风光中,产生了朦胧而自然的爱情,自由自在地享受着两情相悦。这是现代乡土抒情小说中较为常见的情节模式。学界通常以“田园牧歌”“人性之美”等词汇定义这类小说,《铁的锄头》自然也当属于这类作品。虽然最后因为牛三的鲁莽行为而以悲剧告终,但它给我们印象更深的是一篇浓郁的抒情氛围和自由自在的诗性之美的小说。除了这个特点,这篇小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特点是细腻的心理描写。《铁的锄头》不太注意情节的连贯和人物的刻画,强调的是人物心境的抒发,小说多处写到牛三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展开故事情节。如以下这段描写:

牛三一个人想,越想越得意,但他并不大声乐出来。天快黑了,他慢慢走回家去,路上有初上来的缺月,照得他地下的影子。他觉得这影子很可爱,似乎他从来便不大留心自己有影子这回事,从来没有觉过影子能和自己做伴。他觉得对这影子有一点寂寞,但这寂寞却新鲜得使他觉得可爱,他心里充满了他所不知的东西,在他心里摇幌(摇晃)得使他分不清是什么。但却给他一种可爱的趣味,一种说不出的新鲜的感觉。若在从前他看见影子必定和它赛跑,然后觉得是傻事时,哈哈笑起来,但现在他却故意慢走,他看得地下清晰的自己的影子,真有趣!他说不出什么来。

诸如此类的文字,在《铁的锄头》中还有很多。这篇小说虽然在多處描写了牛三的内心世界,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存在。外在世界是触发内心波动的原因,内心的感受是外在世界的呈现,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人物内心、意境营造、故事发展、自然环境等方面相互生发,并以一种诗意的、优美的语言融合起来,这也是《铁的锄头》较为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结语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付梓的九卷本《林庚诗文集》,是迄今为止收入林庚作品最多的集子,其中主要是新诗与古典文学研究著作。既然是“诗文集”,《林庚诗文集》当然没有收录林庚的小说。其实林庚的创作涉猎极广,除了诗歌、散文之外,还有小说和戏剧等。1928年林庚进入清华大学读书,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在这几年里,作为“文学青年”的林庚积极参与文学活动,留下了数量不菲的文字。比如,除了《铁的锄头》,林庚的另一部短篇小说《一隅》就是这时候写下的。《一隅》这篇作品发表于1932年《清华周刊》第37卷第6期。小说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太复杂。小说以1932年爆发的上海“一·二八事变”为背景,讲述了这场战事是如何激起了生活在北平的“一隅”的人们的心理波澜,并带来了生活上的影响。在创作这篇小说时,作者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缺乏对这场战事的直接体验,因而作者扬长避短,小说中没有浓墨重彩的战争图景,也没有直接描写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而是选择了生活在北平的普通市民为描写对象,是大时代中的“小叙事”“小人物”,起到了“大中有小、以小见大”的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惜这样的一部作品,目前同样也失收于林庚的各类集子。

当前,林庚的不少作品还散落于各类报刊之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林庚,就不能不关注对这些作品进行挖掘和阐释。或许在将来,随着林庚小说的陆续的发掘和林庚研究的推进,我们可以在熟知的“诗人的林庚”和“学者的林庚”外,再加上一个“小说家的林庚”的身份。

参考文献:

[1] 解志熙.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解志熙.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涛.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杨新宇.何其芳早年佚诗《招》及其他[J].现代中文学刊,2012 (4).

[5]发刊词[J].西湖文苑,1913 (1).

[6]编辑后记[J].西湖文苑,1913 (1).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报纸副刊与现代作家佚文发掘整理研究”(15BZW155)

作 者: 李恒才,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传媒与文学生产。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沈从文
沈从文不把小事放心上
体谅
沈从文:不要把小事放在心上
沈从文曾言必自称“老子”,后因见到一“宝书”,才知道了自己的肤浅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民国才子沈从文的高调学术,低调为人
沈从文是一颗“星星”
沈从文的尴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