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2020-03-01闫伟
闫 伟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车辆段,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风险管理理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实际运用,为推动惩防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廉政风险防控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将风险防控等理论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通过排查廉政风险、完善防控措施和强化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廉政风险。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1.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就是要加强权力运行过程中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督方式和手段,积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实行对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动态监测,尤其是抓好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风险监控工作。通过定期自查、季度排查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程序,修正风险内容,实行动态管理。
2.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推进源头治理的治本之策。所谓廉政风险,就是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部门、人员借助制度建设中容易诱发腐败的漏洞和缝隙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违法违纪行为。就铁路基层站段来说,重要岗位人事任免、资金管理、零小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理等项点环节,从客观上都存在着廉政风险。廉政风险防控就是用流程图找出权力运行的环节点,用因果关系图分析出环节点中的关键点,从而使整个权力运行直观简单,跃然纸上,也就是权力曝光。风险防控机制就是针对风险点,将防控措施的落实与权力运行同步,卡控到权力实施的全过程,有很强的指向性,将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监控力集中到风险点,也就是“靶心治疗”。简单理解,就是权力运行到哪个环节,就必须按相关的规定执行,谁来监控、如何监控、责任如何承担等一目了然。纠正和弥补了过去制度建设事后防范、亡羊补牢的不足。
3.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营造企业廉洁和谐环境的内在要求。当前,铁路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实行“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经营管理自主权下放,站段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涉及相关权力部门和岗位的权利属性和利益格局也有所调整。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既是铁路基层站段平稳推进改革方案、确保政令畅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树立诚信服务、确保安全、服务社会良好外部形象的需要,更是营造规矩办事、崇尚廉洁、促进发展、创收增效内部文化环境的需要。要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融会贯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为企业营造清正廉洁、风险可控的良好发展环境。
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抓廉政风险防控的意识欠缺。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抓廉政风险防控只是站段纪委一家的事情,没有有效落实“一岗双责”,比如:有些领导干部对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落实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对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关心、参与较少,对分管、包保部门风险防控的检查指导蜻蜓点水,甚至有“护短”现象。个别车间主任认为抓廉政风险防控是支部书记的事情,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车间的支部副书记;个别科室负责人认为抓廉政风险防控与己无关,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科室党支部书记。
2.宣传教育不到位。首先是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宣传教育不到位,宣传教育多数停留在文件传达、条例学习上,缺乏案例,没有针对性,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记忆。其次是对一般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的廉政风险宣传教育不足,认为这一群体与廉政风险防控关系不紧密,没有宣传教育的必要。
3.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排查工作受排查人员专业素质的约束,不够专业。以往我们开展的排查工作不够专业,过于浮浅,排查方式以询问了解为主,特别是对于劳资、财务等领域的风险点,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监督排查只能是蜻蜓点水。
三、进一步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
1.齐抓共管,形成氛围。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取得工作成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强化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带头排查廉政风险,带头制定防范措施,认真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有效带动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思想引领。把党风廉政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惩防体系建设的外在要求转化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动力,提高权力岗位人员的自身约束能力,增强“人人都是风险控制点,人人都是风险责任人”的意识,在权力岗位人员中形成自觉识别、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行为取向,让“反腐不论事大小,倡廉不论位高低”的理念深入人心。要通过教育引导,消除制度已经很健全,没有风险可防的倾向;消除自身岗位不是防范重点,重他轻我的本位保护倾向;消除你说我做,被动应付的倾向;消除心存侥幸,遮盖敷衍的倾向;消除避重就轻,留有空间的倾向。
2.创新教育形式,增强监督意识。开展学习教育,上好“廉政课”。将廉政风险防控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以思想道德风险防范为重点,采取举办廉政专题党课、廉政知识竞赛、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在宣传教育的形式上,需要进一步创新,例如运用网络微博、手机微信、彩信、微电影等新兴形式,开展廉政微寓言、廉政微散文、廉政微视频、廉政诗词征集,组织廉洁教育微信群、观看廉政教育影片、编发《警示教育案例》等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增强全员廉政风险意识。
3.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惩防体系日趋缜密。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是基础,防住是目标,为使惩防体系日趋缜密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制度建设。针对已经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要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灵活运用领导查、部门查、互相查,群众查,岗位查、案例剖析查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排查分析、科学评估,严格诊断风险点定的准不准,防控措施执行得有没有差距,将如何整改等,让每一次排查成为检验和诊断的过程,促使制度建设趋于缜密完善。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本着全面、简洁、管用的原则,将制度建设贯穿于人、财、物管理使用和重大事项决策等各个环节之中,有针对性地完善、废除、修改防控制度,形成配套合理、程序严密的制度体系,使权力运行与制度落实、监督执行三者之间有机联动。
4.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学习教育要严。各岗位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岗位廉政风险点。定期组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学习考试,做到100%掌握、100%运用。管理人员岗位调整后,要迅速进行新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教育,做到易岗与廉政风险防控教育同步。二是日常落实要严。各岗位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要做到“依法办事,不留情面”,如,不符合要求的票据,一律要进行严格审查,不能敷衍了事,蒙混过关。三是廉政检查要严。段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至少开展一次对分管范围内重点领域管理情况的全覆盖专项检查,形成专项检查报告报站段党政正职,同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整改。站段纪委采用月度检查、季度覆盖、半年评比的方式,对廉政风险易于发生问题项点开展监督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