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本预算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2020-03-01■林玲
■林 玲
(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业分公司)
引 言
成本预算管理是专门针对企业成本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旨在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环境中,越来越多企业将在一段相当长时期内面临微利化生存的不利局面。只有更大幅度降低成本支出、加强成本管控,企业才能通过压缩成本赢得更大的获利空间。特别是对煤矿企业这类规模化企业而言,复杂生产工艺、多层管理环节都决定着煤矿企业始终处于庞大成本支出的客观现实状态,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成本预算管理品质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应对环境压力、实现逆境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1 煤矿企业中应用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1 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序推进
正如前面提到世界经济环境恶化的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性好转,国内煤矿企业唯有通过压缩成本支出才能实现效益增长,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最直接的价值和意义正体现在这一管理举措是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序推进的直接抓手。
通过针对成本的强化预算管理,企业能够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考核评价、激励协调与计划控制各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各生产环节、经营端口的成本与费用支出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这种卓有成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避免企业成本支出出现失控的风险,更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沿着既定策略、路线和方向有序推进,进而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以及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的无序与无常。显然,这不仅是煤矿企业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重要举措,更是企业通过苦练内功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展示与途径。
1.2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品质效率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内控管理活动的品质与效率。现代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最典型与最重要的内容也正是针对成本费用支出的经济活动管理控制。只有在成本预算管理层面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着眼于全局的内控管理。从这一视角说,强化成本预算管理本身就是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品质效率。
1.3 促进企业深化内部合作
煤矿企业中涉及成本支出的环节随处可见,几乎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方方面面。针对成本展开的预算管理并非仅仅局限在一线作业端口,而是全面覆盖着包括机电、人力资源直至财务的所有部门与机构。
因此,加强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能缺少企业内部各机构与部门的能力合作,只有企业全员统一思想、行动,在成本预算管理活动中履职尽责,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才能基于内部各机构、组织、人员的合作得以落实。从这一层面讲,煤矿企业中应用成本预算管理也是在促进企业深化内部合作。
2 煤矿企业中应用成本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
2.1 宏观有余微观不足
虽然成本预算管理在煤矿企业中推行时间不短,但部分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思想制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宏观有余微观不足不良习惯,也就是成本预算在规划设计阶段相对完备、系统,然而一到具体操作就频频碰壁。简而言之就是成本预算停留在蓝图管理,而无法切实执行和落到实处。
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还是传统粗放化管理思想的影响所致。这些煤矿企业的成本预算原则性内容不少,但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却不多。尤其是当涉及到各生产岗位或作业端口时,成本预算细化不足,不同岗位或端口的标准不清、内容不明,人员操作时缺少依据与参照。如此一来,成本预算管理便无法深入基层一线,而只能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管理文件层面。
2.2 静态有余动态不足
作为生产经营环节极其复杂的行业,煤矿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项目任务中的成本费用支出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加之市场行情变化转瞬即逝,企业成本支出经常会面临程度不同的可变性和调整需求。因此,一部分煤矿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便出现规划与现实大相径庭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相对固化、静态化,与剧烈变动中的环境与市场格格不入。这种静态有余动态不足的现象也是部分煤矿企业在推行成本预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2.3 统计有余分析不足
对一些煤矿企业而言,成本预算管理的深刻内涵在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知中存在片面化和表象化问题。这些管理人员意识中的成本预算管理仅仅是数字统计和计算的简单机械,往往完成了成本预算数字层面的计算结果便万事大吉。然而,成本预算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不仅是金额与数字的变化,更是需要通过统计进行反思进而加以修正和优化的管理活动。
因此,在这些煤矿企业中,成本预算管理往往是统计有余而分析不足,未能充分理解预算数字背后的管理意义。这也是这些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职能与作用发挥相对有限的问题根源。
3 煤矿企业中应用成本预算管理的策略
3.1 完善成本预算管理的系统性设置
在外部环境不甚良好的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应用成本预算管理首先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加强基层设计,也就是完善成本预算管理的系统性设置。企业需要构建覆盖全局、全过程、全链条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可以采取三级预算管理办法。也就是从企业一把手到一线作业人员之间形成一二三级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一级管理主要由企业一把手牵头,组织财务、人力资源、生产与机电等部分建立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小组或委员会,负责起草成本预算管理规划、编制预算方案并组织和指导实施。二级系统主要在一级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并就一级系统的预算规划进行细化,在二级系统管理范围内就成本预算进行指导实施及监督考核。三级系统的负责人一般由科室队长担任,联合材料员、核算员、技术员等组成管理小队或小组,主要在本系统范围内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与考核监督。
由于煤矿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时间通常以月为基础,开展月度、季度、年度成本预算的核算与分析反馈,因此三级管理体系中的二三级可以负责月度与季度管理,一级系统负责年度考核。这种操作不仅有助于明确各级管理系统的职能,更有利于通过分工合作提高成本预算管理的成效性,且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起关注成本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这对提高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品质至关重要。
3.2 充分细化指标,提升可操作性
前面曾经提到,传统模式下的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算指标过于笼统,原则性有余而执行性欠缺。这就造成不少基层岗位与人员面对成本预算管理时无所适从,无法借助切实有效的执行标准进行具体操作。于是,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便出现有名无实的状态。而这种粗放化管理造成的不良后果也严重制约了成本预算管理的普及与深化,因此需要充分细化指标,提升可操作性。
细化预算指标的前提之一就是标准化。也就是针对不同岗位工作的形式与内容、特点、要求等制定出成本支出上下限,这也为企业开展成本量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精细化需要成本预算管理不留死角和盲区。即,企业成本预算需涵盖生产经营与管理的所有岗位与层级,确保每个生产单元与个人都需就自身成本与费用支出负起责任。
充分细化成本预算指标的成果不仅在于为每个岗位与人员制定了可供执行的参照标准,而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成本预算管理的透明化、可量化。这种公开公平的预算管理也更有助于深化企业成本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与关键。
3.3 重视分析与反馈,完善激励引导机制
针对成本的预算管理不仅是在统计核算环节的强化,更需要通过预算结果分析反馈而促进管理工作优化。因此,重视分析与反馈,完善激励引导机制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每月进行的成本预算管理首先需要就预算定额与实际发生额、累计预算与差异数等进行计算统计,借助比率法等方法获得预算执行情况的结论。其次,就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后反馈到预算制定部门,并就优化与修正制定出后续应对方案或策略。
与此同时,为了不断提升和促进企业全员强化成本控制的意识与能力,管理层还需就成本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与管理间建立起关联关系。具体而言,超额处罚、节约有奖应当成为煤矿企业提高成本预算管理效果的措施之一。即,煤矿企业需要借助成本预算管理形成奖优罚劣的管理环境,促使每个员工尽其所能降低本岗位工作的成本费用支出。只有全员、全局形成了降本增效的思想和行为,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才能在提质增效过程中发挥最大功效。
4 结 语
成本预算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外部环境相对优越的时期,针对成本的管控与预算对于企业盈利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无论是管理思想还是实践手段层面都未能对成本预算管理形成足够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框架。新形势下的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仅需要在具体形式和内容层面积极探索提质增效的策略和手段,更需要在管理理念环节彻底转变传统粗放型管理的思想障碍,以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成本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通过严控成本支出实现效益与利润的增长。因此,煤矿企业应用成本预算管理不仅是短期化、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而是新形势下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