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2020-03-01陈艺彬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管控资本

陈艺彬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1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随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加,如果按照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准确性不能保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PPP 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更好的控制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成本,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将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工程的建设风险。

2 认识PPP模式

PPP 模式全称为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指的是公私合营,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改变了传统的资金模式,将传统政府单项资金控制转换为公私合营模式,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拓展资金融入渠道,极大程度减轻政府的经济压力,将建设风险分散,降低施工风险。如在龙海市南太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工程(一期)建设过程中,采用PPP+EPC 两种模式的结合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提高施工技术,而且还优化施工设备性能,加快了施工进度。PPP 模式打开了公私合营的大门,也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经济压力,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改善民生问题。能够显著降低各种风险对政府经济的影响,使更多的责任人共同承担风险,降低风险的危害性。PPP模式下,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显著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3 PPP模式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3.1 拓展了融资渠道,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PPP模式下,市政道路工程的融资渠道增多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投资建设成本。在PPP 模式下,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投资建设中,这些社会资本承担公共工程的主要经济责任,极大程度减轻政府的经济压力。同时,政府对社会资本方的信誉进行有效考核及筛选,并为社会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风险。此外,社会资本方在投融资过程中,会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考虑融资成本,分析各种投资风险,多渠道融资,并根据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强化施工组织设计、有效管控工程变更,从而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3.2 工程规模大、资金需求高,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存在一定难度

在目前来看,PPP 模式可以为多数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建设资金,但正是因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项目多、规模大,对资金的需求高,需要增大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项目在工程造价上的管控难度。毕竟会资本方的经济实力不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均有较大差异,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大,如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为政府提供物美价廉质优的公共产品服务,存在一定的难度。在PPP模式下,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资本方为考虑自身的投资效益,就必须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控制工期,加强工程造价的管控工作,才能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3.3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的建设进度,影响工程造价

市政道路工程是重要的市政工程,PPP 模式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工程的建设进度,影响工程造价。由于PPP模式是在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之间签署特定的协议后进行的,PPP模式下,政府有指定合同条款的权力,一般情况下,政府在条款制定过程中内容比较单一,要求也比较严格,并且存在项目启动前期合法合规性手续不完整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进度。其次,后续工程变更也会对工程建设的进度产生影响,合同条款内容也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还容易造成社会资本方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经济矛盾,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4 现阶段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4.1 政府部门面临的选择增多,增大管理难度

在PPP 模式下,政府部门面临的选择增多。社会资本方企业的数量众多,规模参差不齐,政府部门在选择社会资本方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大。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方的信誉度不同,如果选择信誉度不高的社会资本方,整个工程造价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还增大了社会资本方的投资风险,增大了政府部门的管理难度。

4.2 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局面,不利工程造价管控

社会资本方主要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但是社会资本方企业的规模不一,对于一些小型企业,经济实力有限,而且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PP 模式的开展。对于政府来说,可选择的合作伙伴数量也比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标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形成少数社会资本方垄断市场的格局,不利于工程造价管控。

4.3 合同条款制度滞后,容易引起经济纠纷

就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部分合同条款制度滞后,很难周全考虑项目变更、签证及索赔的影响。而且合同内容是依据以往的合作模式制定,难以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预测,没有将这部分内容放到合同条款中,一旦出现问题,合同双方的利益均不能保障,容易引起利益冲突。

5 PPP模式下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

5.1 加强制度保证

PPP模式下,要加强制度保证。政府作为一个权力性部门,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建筑市场的变动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及标准。在合同制作过程中,要详细规划合作双方的责任,特别是与成本相关的部分,要根据市场价格标准制定相应计价规范和取费标准,政府在整个造价管理中要做好监督工作,保障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其次,还要完善施工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组织管理,保安全、控进度、提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5.2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

在PPP 模式下,要进一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首先,相关部门要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以此来控制施工成本,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要根据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结合市场变动信息合理估算,要实事求是。其次,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着重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材料和技术造价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材料与技术占的经济比重比较大,在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对材料和技术进行管理。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材料把关,保证材料的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材料的性价比,降低材料的总体成本。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有效降低施工技术成本。再次,相关人员还要精心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预算方案。对于设计变更内容,要做好设计变更记录,落实现场签证制度。最后,加强竣工阶段的审核力度,审核人员要提高自身能力,以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要总结市场经济变化规律,根据实际价格变动规律审核材料单价,提高审核工作质量。

5.3 加强市政工程道路设计的管控

在PPP 模式下,要加强市政道路设计的管控。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设计的管控,严查设计质量。首先,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者进行严格审核,保证设计者的工作质量。其次,设计人员要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了解现场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还要与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多交流,对于施工中的一些难点要及时分析处理,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再次,要加大设计的审核力度,特别是对于设计变更的部分,要反复审核,全面提高设计质量。

6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基础的民生工程,对于这种公共工程来说,通过PPP 模式实现融资能够降低市政部门的经济负担。市政道路工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方便居民,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充分发挥PPP模式的优势,实现有效管控。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管控资本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资本策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