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2020-03-01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绿化绿化

曾 晨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 前言

现阶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逐渐扩大,住宅小区、学校和企业均对绿色工程提出了较高要求。园林绿化建设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中,种植是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需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2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在工程施工中,需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的特征选择植物类型。根据植物的特点选择绿化种植施工技术,从而增大植物的成活率,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根据植物的特性选择种植的季节。植物种植前需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确保种植土壤能够满足植物种植的条件和要求。且绿化种植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把控每一个细节。

3 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原则

绿化种植施工技术作为园林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水平,还能实现生态保护、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在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一是要根据园林工程所处环境、地质及水文特征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保证栽种质量。二是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选择要与栽植植物与花草自身的特点相适应,从而提高栽植的成活率。三是了解植物特性,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宜栽植的季节,为植物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四是在植物栽植前,要对栽植土壤的理化性状予以了解和研究,确保土壤符合植物栽植的标准。同时,在土壤性能研究中,植物渗水性能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以免因水分缺失导致植物出现发黄、枯死等现象。五是要确保绿化种植施工的各个环节均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4 园林绿化工程特征

4.1 项目实施对象

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目的是营造一个纯天然的绿色环境景观,充分发挥绿色植物自身的作用和功能,进而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施对象主要以树木、花卉、灌木等具有生命体征的植物为主,其生长特性较为明显。在项目实际建设中,工作人员要对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以促进植物栽植后的健康成长。同时,在植物栽植中,还应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基础设施配备的齐全性,注重水分、光照、温度控制的合理性,从而降低植物的死亡率。

4.2 项目服务对象

园林景观工程的服务对象以人为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生活所需。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宗旨是为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人们在该空间内,不仅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精神上的满足,还能够陶冶情操,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而绿化植物施工正好满足这一标准要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自然、舒适、自由、的环境空间。

4.3 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如今,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园林绿化中的景观工程,其在建设中不但要科学合理的搭配植物花卉,还需通过合理布局来提升景观的艺术性,通过不同植物的修剪及搭配,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提升观赏价值。园林景观布置中所使用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的花草植物,既然有生命特征,那么其对生长环境势必会有所要求,所以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对植物生长环境实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并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栽植区域,且注重不同类型植物间的搭配,增强其层次感、冲击感,完善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另外,还可利用植物自身的线条及颜色变化特征,来展现植物美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4.4 项目设计的特殊性

同边缘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植物学设计、景观工程设计对比分析了解到,园林工程的设计相对简单,只需对植物实行合理选用及搭配,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即可。但是在整体园林设计过程中,其对植物的艺术规律、协调效果、视觉美感及艺术性有着较高要求,不仅要根据现场环境特征合理选用栽植植物,还要对园林景观所在区域的民俗文化予以深入了解和掌握,加强植物花卉配置的合理性,营造不同的意境效果。而艺术性等的体现,则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要求设计人员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市场条件,熟悉园林植物的基本特征,以完善植物的栽植。同时还需对植物与功能服务间的关系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栽植的合理性,有效性。

4.5 项目质量的特殊性

园林工程中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为园林植物,由于植物自身的生命特征,在管理中不仅应注重植物养分与水分的充足性,还需对植物的自然生长情况实行观察和了解,做好植物的修剪或移植工作,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植物生长习性的不同,对于环境、养分等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施工人员应结合区域植物特性,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保证植物成活率,进而提高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

5 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

5.1 施工前准备

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协议书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完成工程设计审核后,设计单位还需做好施工交底,结合施工技术和环境要求调整工程环境。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参照施工总体规划编制施工进度表,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园林工程的规模较大,施工人员要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等明确种植植物的种类以及植物花卉的搭配方式。

5.2 合理选择植物

(1)花卉。花卉的观赏性较强,施工中要结合工程实际选择花卉的类型。五彩缤纷的花卉能够丰富园林的色彩,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施工人员要以应季花卉为首选,且该花卉需在生存时间、繁育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以加强工程建设的效果,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2)绿篱。灌木和小树均可采取单行和双排种植方式,同时适度拉近种植间距,将其与规则种植方式充分融合,这种种植方式打造的园林景观通常被称为树篱。对冲是一种在欧式花园较为常见的种植方式,对冲能够选择多个形状的树种,一方面增强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现了其艺术价值。树篱的功能性较强,其不仅能够遮挡部分不良区域,发挥隔离保护的作用,而且还也具有防尘降噪的功能,为导游指引游览路线。

(3)乔木、灌木类。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乔木和灌木最为常见,乔木体积较大,而灌木体积较小。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当结合园林设计实际来配置树木。二者的特性差异明显,种植方式也各有不同。乔木的高度多为6m~10m,灌木矮小,主茎并不分明,灌木的高度通常不超过3.5m,树干不明显。槐树、柳树、松木是绿化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乔木,而柳枝、丁香和紫金是园林绿化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灌木。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要结合工程绿化的面积及要求选择树种。

5.3 种植土处理

(1)碱性土改良。采用化学方式改良土壤,在种植土中加入石膏,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改良碱性土壤。在土壤改良中需要重视石膏量的控制,避免产生过碱性土壤。以浇灌方式溶解土壤中的碱性植物,然后从排水沟中排出碱性物质,其能够十分显著地降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含量。采用生物手段改良土壤,以绿色植物吸收土壤当中的碱性物质,进而严格控制改良土壤的pH酸碱度。

(2)增强透气性。绿化种植应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营养、有机物,促进植物的茁壮成长。如土壤的透气性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速度,甚至造成植物窒息死亡。对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首先,可在土壤中加入腐烂的树叶,扩大土壤空隙,不断改善土壤当中的透气情况。其次,工程施工中可埋设适量的透气管道,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最后,不同土壤对土层厚度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规定花卉植物土层厚度为30cm~35cm,小灌木的土层厚度为45cm~50cm之间,大灌木的土层厚度为60cm~65cm。

5.4 挖掘种植穴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前,应明确种植穴、槽的尺寸、深度,结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挖掘植物穴、槽。另外,在施工中需明确植物穴、槽中是否影响工程施工地下管线和设施。确定后方可标记植物穴、槽。在挖掘植物穴前,要先确定植物的位置,植物骨架的形式,做好标记工作,尤其要标出中心点和植物穴槽的边界线。同时,按照要求标记植物的名称、种类和习性等信息,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严重的错误。按照要求做好标记后,再测量植物的间距,做好植物定位,在确保植物通风性的同时,增强植物的观赏性。

5.5 种植前修剪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前,需做好前期的修剪工作,一方面要修剪植物的枝叶,另一方面也需及时清理腐烂和枯萎的植物根部,增大植物的成活率。不同植物的修剪标准有所不同,如普通乔木类植物种植的过程中,要减少植物枝干和树叶蒸发,让植物根部吸收更多的水分。对于珍贵的树木和植物,则应减少修剪的次数,尤其要减少树木根部的修剪次数。

5.6 种植植物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种植的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季节种植,并结合植物生长的时间选择种植的时间。再者,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种植的过程中,若偶遇恶劣天气,则立即停止种植,并对植物采取多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当天种植裸根植物。种植树木的过程中应以丰满完整的树冠面朝主视线,且种植时使用复合肥。坡地种植树木后需填充鱼鳞坑,从而为浇水保墒提供诸多的便利。

5.7 植物养护

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后,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养护工作,从而增大植物的成活率,促进植物的健康稳定生长。在植物养护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整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1)水分管理。树种、土质、气候、植株的大小都会对树木的给水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浇灌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浇灌计划。花卉和草木的根系较浅,所以要认真观察地表的湿度,同时其浇水的频率需高于乔木和灌木。季节因素也是影响水分管理的重要因素。夏季浇灌时,务必规避阳光直射,夏季午后可选择叶面喷水。排水也是水分管理中需要做好的工作。在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可科学设置排水沟,减少雨水堆积,有效避免树木位移或歪斜。

(2)施肥管理。适时、适量施肥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在施肥管理中,应当加强地区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料,以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此外,这一时期还要高度重视施肥。不同植物在不同节气中需要的营养元素和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植物生长期应做好追肥处理,且合理使用速效肥。在植物生长的季节,要结合植物生长概况及时喷洒肥料。乔木和灌木施肥中,可将基肥作为重点环节,有机化肥是追肥的主要原材料,追肥的日期和数量可结合树种、品种和树龄来确定。改良土壤、吸收营养和保护根茎是花草施肥的主要原因,花草缺肥后会出现多种病害和问题。

(3)整形修剪管理。整形修剪可有效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美观性,若植物按照习性生长,则其美观性会大打折扣,而整形修剪能够有效解决园林植物开花结果与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而且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观赏性的要求。但是若要充分发挥其在观赏性上的优势,就必须依托完善的修剪技术,合理把控修剪的时机。另外,不同植物的修剪原则和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乔木类修剪中主要修剪病害枝干,下垂枝干,注重其树冠的完整性,枝叶茂密。灌木类植物修剪的过程中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采用人工修剪方式可将其修剪为不同的形状。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清理草坪,保证草坪的情节性和美观性,全面展现草坪的观赏价值。

(4)病虫害防治。绿化植物病虫害对工程整体的美观性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需高度了解园区内主要的病虫害,根据植物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天牛和根腐病是树木的常见病害,为避免上述病害,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植物的干净整洁。若发生病害,则可选择人员密度较小的时间喷洒农药,结合不同的病虫害特点选择不同的药物,同时高度重视配药比例,在整形和修剪的过程中更好地预防病虫害。

5.8 工程交工

在工程交工时,务必严格按照协议书定期做好质保工作。园林绿化施工中,交工是最后一环,在交工时必须全面总结和整理护理知识和工程参数,为园林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便利。

6 结束语

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是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基本需求,为了有效加强园林施工效果,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注重植物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以此为市民创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园林工程园林绿化绿化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