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2020-03-01薛艳龙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河流整治河道

薛艳龙

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1 引言

河道整治主要分为局部河段整治以及长河段整治两种,属于纯公益性水利工程。工程自身建设并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却会因为治理而获得较大生态效益。高质量的河道整治工程,可在有效改善河流破坏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同时,保证河流两岸民众正常生活生产,可实现对滩涂稳定程度的切实强化,保障滩区生产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极大。为保证工程可以顺利实施,做好工程影响控制,对建设影响展开分析,极具价值。

2 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道整治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具体实施时,还是会对河流生态完整性形成影响,而这一影响多是因为工程占地所产生的。由于多数整治工程都需要占用一定的草地,所以草地面积会随之发生一定改变。就某一层面而言,在草地面积发生变化时,区域内生态环境生产能力以及发展稳定性等,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作为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组成,草地发生改变,也会引起河流周边陆生植被的变动,特别是永久占地施工行为,会对施工区域内生物、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会直接影响原有生态系统自然能力以及生物生产力,并不利于区域景观稳定性以及质量。此外工程施工不可避免会出现人为干扰行为,像在施工区周边建设生产生活区或设置弃渣场等,也会对原有土地植物形成破坏。

(2)在对河道加固段实施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抛石等工程类型,对水下生物形成影响。加固段施工多以临时占地影响为主,在工程完成后需要立即展开占地植被以及生物等恢复处理,以求将工程施工影响控制在最低。同时,中汊封堵、分流鱼嘴等工程也会对生态系统植被形成影响,由于此两种工程施工范围多以水域施工为主,并不会有较多草地被占用,存在着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较小的特征,对环境中植被影响相对较小,但却会对水中生物,尤其是动物资源形成一定干扰。工程施工不仅会对动物现有生存环境形成破坏,同时也会对区域内爬行类动物种类与数量产生影响,施工污染以及人员所产生的施工、生活垃圾,均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此种影响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在施工完成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 影响应对策略

3.1 合理展开工程规划

为将河道整治施工影响控制在最低,在实施工程规划时,需要做好设计与安排,要按照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工程施工规划。在具体实施规划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对区域内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以及气候温度等情况展开调查,确定工程区域河流生态环境具体情况,展开综合分析,以便按照河流内在循环规律,科学展开整治施工规划;(2)保证河流发展自由程度,按照河流自然流向,给予其适宜的发展空间,设计人员需要对河段演变规律、自然形态展开充分分析,应顺应河流态势展开工程布置,尤其要做好宏观控制规划;(3)实施整治规划时,不仅要满足局部河段整治要求,同时还要将工程占地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应尽量避免出现断面特性或平面形态整改过大的状况,要对河道局部边界展开科学调整,做好面、点以及线的呼应,降低工程体系对于河流干涉的影响;(4)在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施施工时,需要做好工程位置以及规模等细节设计,应尽量避免工程施工干扰;(5)河道治理需要对河道基本性质展开分析,应将整治工程控制在自然演变干扰程度内,保证干扰适度性,确保所设计方案可以满足人类、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求。

3.2 构建环境友好型工程

为对河道整治工程所产生消极影响实施有效管控,确保生态和谐理念可以在河道整治中得到高质量落实,实现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维护的有效平衡,可通过构建环境友好型工程的方式,达到相应工程建设目标。

例如,某河流段原有整治工程以防洪堤为主,整体工程体系管控效果并不理想,工程建设存在着对河滩以及河槽等有所干扰的状况,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破坏。由于该地区生态系统再恢复能力相对较差,生态弹性度指数相对较低,所以在完成施工后的一段时间后,该地区生态环境仍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妥善改善这一问题,该地区决定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整治工程之中,提出要按照生态环境治理、防洪整治相结合原则,对洪水治导线展开堤防布置,进而完成工程施工。同时普通堤段运用了透水生态型护坡,草以及灌木等植被的种植,不仅实现了对河流环境的有效美化,同时也为滩区沙荒地改造以及湿地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实现了对河流的综合整治,优秀经验值得借鉴。

3.3 加大生态型材料运用

由于传统工程材料也是工程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施环境友好型整治工程时,需要加大对生态型材料的运用力度,要通过对生态材料各项性能的合理运用,有效改善生态失衡问题,保证生态保护效果。

以加筋麦克垫为例。此种材料属于新型整治护坡材料,柔韧性较为理想,可在地基不均匀沉降环境中进行使用,能够在不改变河流原有流态以及阻力条件的前提下,发挥相应护坡作用。在使用时,会展开抗腐蚀性护垫铺设、草种种植等一系列工作,在植物成长起来以后,便可和钢丝网格、护垫等一起形成复合保护层,提升岸坡防冲能力。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河道整治工程影响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生态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有关部门需要明确认识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应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影响的研究力度,并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应对方式展开分析,做好规划设计,以求实现对工程建设影响的有效控制,达到理想化河道工程治理效果,进而为河道保护与运用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河流整治河道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流放自己的河流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