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对策

2020-03-01高亮升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许可证污染源环境影响

高亮升

西安同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 引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针对性分析、预判与综合评价,拟定防控以及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对策,实施环境监控的方法与制度。排污许可制就是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排污单位的申请与承诺,发放排污许可证法律文书,依法依规对排污单位各项排污行为进行控。明确环境管理要求,依照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管执法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开始设定环境治理制度,其中覆盖的污染源较多,重点要做好环境评价与排污许可制有效衔接研究。

2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思路

2.1 明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当前要重点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地位,对各类项目环境准入采取强制性约束。其次是全面推行实施环评清单管理,依照环境质量发展目标,拟定对应的生态空间清单、开发区域限定用途管理要求。其次,管理部门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对各类违法问题展开追究。将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作为相关环保部门以及区域政府管理重要管理范围,全面追究相关领导人员主要职责。注重全面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评联动,做好项目文件审批刚性化约束,对环评内容进行全面简化[1]。

2.2 将环评与排污许可污染管理对象有效对接

环境影响评价是依照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轻重采取分类管理措施,即设定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书、登记表,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类行业都能有效覆盖。排污许可证是依照固定污染源采取分类管理措施,国家根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环境危害程度,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当前要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相关经验与模式进行分析,设定更为完善的排污许可管理名录,对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污染源进行控制。这样能将污染源进行全面覆盖。对社会发展中各类项目进行环评审批,全面备案、投产运行中要申请排污许可证,获取许可证之后实现项目高效化管理[2]。

2.3 环评以及排污许可污染源管理内容有效衔接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涉及的管理内容较多,主要有地下水、环境空气、突然环境、噪声环境、地表水、土壤条件等各项要素以及多数污染物。其中涉及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内容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控、技术论证等相关主题,能保障多项环境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对接,突出污染源管理完整性。其次还要全面改革优化环评制度,拟定更为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做好环境监控与综合管理。当前相关部门要全面实施排污许可管理,设定项目环评文件分级审批目录。相关环保部门要确保垂直管理改革措施能全面推进,实现多层级属地针对性管理。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对各类项目进行审批,之后各类项目通过省市级管理部门颁发项目许可证,确保审批权限能有效对应。在监管许可证过程中,相关环保管理部门要对管理区域中排污部门进行全面监管监督[3]。

3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对策

3.1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要逐步修订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相关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范围进行全面规范,实施跟踪评价。明确主体责任,设定对应的追责机制,逐步优化完善各项管理程序。要进一步补充分区管理基本要求,建立完善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设定清单管理机制。对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类排污严重项目全面实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实施更为完善的技术规范化要求。重点突出各个生产企业环境主体责任,注重强化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这样能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奠定完备的法制基础。

3.2 统一规范技术体系

目前管理部门要对原有的环评技术导则体系进行重新组建,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全面统一。要对原有环评导则总体纲要进行重新修订,对各类要素导则以及行业导则进行全面简化。合理分析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各项要求,保障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在技术体系方面中能进行全面衔接。还要设定更为完善的污染物源强核算手册,对污染物具体排放量进行精确化核算,全面保障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能相互统一。还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污染排放具体清单以及防治效果记录,对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排污许可进行精细化管理。

3.3 构建联动管理机制

现阶段要不断加强生产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落实,在企业排污许可证发布中将其设定为重要参照依据。针对已经获取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在技术改造以及企业产业优化升级与改造过程中,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排污许可证进行综合性审核,这样不会导致污染排放量过多增加,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问题,当前要注重对原有的环评审批基本程序进行全面简化。其次,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将各项主题要求融入企业生产运营周期以及污染源建设区域。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各项要求。企业各个建设项目全部投产之后,企业要采取针对性监控措施,提交排污许可证明、各类举证材料、排污可执行报告等,确保环评要求各项环保控制措施能全面实践,在全社会范围中进行公开。

4 结语

综合上述,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中要明确具体衔接思路,选取针对性衔接对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统一规范技术体系、构建联动管理机制。做好制度层面总体设计,对各项重点环节进行衔接设计,对污染源实现高效化管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全面发展建设。

猜你喜欢

许可证污染源环境影响
爆笑三国之打架许可证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青政〔2017〕23号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楚雄州《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