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

2020-03-01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排风新风

韩 煜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引言

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空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对应的能源消耗随之增加,然而因为世界能源的短缺,加之我国朝向节约型国家方向发展,暖通空调节能现象被社会上的诸多人士关注。而建筑环境时常出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暖通空调的节能效果带来影响,所以怎样结合建筑环境的发展情况,实现暖通空调节能工作质量最大化,成为建筑行业前进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2 建筑环境和暖通空调节能之间的关联

2.1 室内环境是暖通空调节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暖通空调能够在室内给人们创设比较舒适的温度以及湿度,促使人们以愉快的情绪工作和生活,加强工作成效。以提高室内环境舒适程度为前提,需要消耗一些能源,尤其是暖通空调的能源【1】,科学发挥暖通空调的价值,一方面可以提供室内良好的温度以及湿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减小能源消耗,落实暖通空调的节能操作。首先,设计建筑物。针对建筑物的实际设计,要围绕节能理念进行建筑物的标准化设计,墙体以及窗户的比例要适应节能需求,选择材料期间,包括门窗材料以及围护材料,都应该选择能源消耗量较小的材料,降低空调的运作负荷,提高空调节能效果。

其次,做好围护结构的保温工作,目前国家发布关于建筑物设计节能的准则,明确保温的具体要求,促使建筑物的保温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在新型技术与材料的使用背景下,加气混凝土材料广泛地存在于墙体的保温设计上,同时建筑物门窗的运用由以往的门窗转变为钢塑门窗或者双层玻璃,减小对应的传热性能,且节能效果相对显著,便于暖通空调节能理念的实施。

最后,建筑物形状以及朝向因素,对于实际的建筑物设计上,形状以及朝向针对暖通空调的节能工作执行产生影响,便于完成节能目标。所以在建筑设计上,要围绕节能的标准,尽量不使用玻璃墙体,降低太阳直接照射的概率,规范性的调节室内温度【2】。另外最好选择南北朝向的建筑物设计,降低暖通空调负荷,落实节能理念。

2.2 室外环境是暖通空调节能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

首先,天气角度。天气情况针对暖通空调能源消耗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结合室外的具体环境和温度完成暖通空调的设计,思考到室外温度与阳光照射的因素,会增加暖通空调运作的负荷,因此建筑设计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标准的研究和计算,最大限度上降低暖通空调的冷热负荷,提高暖通空调节能的效果。其次,绿化角度。对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绿化问题比较关键【3】,人们以美化环境与降低污染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绿化工作,涉及的植被可以充分地吸收附近热量,减小温度,同时可以防止辐射的生成,维持空气中湿度以及热量之间的平衡,减少暖通空调能源的消耗量。

3 暖通空调节能系统中节能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针对暖通空调结构体系,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其作为相对烦琐化的体系,系统整体水平设计的高低,针对系统性能的展现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此系统在今后使用期间能源的消耗率。但是在具体工作期间,总会由于多种利益的诱惑以及不必要的工作,促使个别设计单位与设计工作者没有树立节能意识【4】。最终产生以下结果:按照最大负荷进行系统的设计,而系统仅仅在部分符合的情况下可以运行,假如系统各个部分的方案设计不能适应负荷需求,一方面会增加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会增加机械建设成本的投入,或者设备闲置的现象。

针对节能问题的处理思路,首先要站在节能的视角上思考,针对设计的计划加以对比,挑选最佳的方案,比如冷热源系统的选择,因为暖通空调系统应该在冷热源中获取能量,所以在实际建筑选择期间,要分析起始的投资数量以及运行的实际费用,另外以本地区能源结构以及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为出发点,研究能源消耗的指标。若划分系统区域,还要思考朝向、内区间以及周边区的组成结构,对整个系统进行分环处理,有助于今后控制分系统。由此可有降低部分区域冬季冷热不均引起的能源消耗,在设计中要引进节能效果,不可以过于设计先进技术,而是要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

4 建筑环境下的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思考

4.1 节能设计方案的明确

空调是建筑节能体系中的一项重要部分,由于空调运作需求的能源比较多,用能也是为了美好生活服务,然而节能的潜力也比较明显,在实际改造中会存在诸多的障碍,不只是技术层面上,包括原有系统性能的变化、影响绿化的效果【5】,还涉及节能系统的完善。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全新改造,不仅要思考原有性能的保护,还要思考到经济性和实用性,通过高效的方式完成暖通空调节能的目标。

其一,做好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设计成为整个工程的起始点,系统设计效果的高低会影响到性能的展现,建筑物负荷计算环节不可或缺,目前凸显的问题便是工期设计时间短一些,大多数的设计工作者以节约时间为目标,错误的利用空调设计手册的指数视作单位建筑面积的冷热负荷标准,导致总负荷数值过大,造成暖通空调的采暖设备面积比较大,增加运行费用和成本。增加能源的消耗量。其二,选择新颖的节能采暖模式。对人体生活舒适环境产生影响的参数比较多,不同类型的环境参数形成会产生不同的舒适性成效,然而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热湿参数组合,空调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却不尽相同【6】,所以要通过舒适的采暖方式体现空调节能的目标。其三,按照实际情况创设多元化的冷热源。暖通空调整个体系的广泛使用,会增加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还会破坏到生态欢迎,所以科学的选择冷热源成为重点话题。系统运作要强化冷热回收系统的设计,确保能源使用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增加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另外,热回收的本质便是以系统安装能量的调节为主,通过排风热量处理新风,降低新风需求的能量,满足节能的需求。所以在热回收装置的设计,要按照气候特点与经济条件以及排风中涉及的有害气体,综合安装热回收装置,争取使用最少的投资得到冷热量调节效果的最大化。

4.2 空调节能技术的创新

其一,选择节能舒适的空调模式。制约人体舒适度的环境因素比较多,不相同的热湿环境组合系统能源消耗存在差异性,在冬季,可以选择传统的暖通空调调节模式,加热室内的空气,以空气为媒介完成人体以及环境之间的热湿互换,此时热新风的消耗比较大,若改变以往的空调模式,增加热辐射会引起空气温度降低,那么后者产生的节能效果会大于前者方式。

其二,排风余热回收模式。在夏季,暖通空调建设的排风温度小于室外新风的温度,室内中的含湿量小于室外新风的含湿量,通过热回收装置完成排风以及新风交换,降低新风的温度以及湿度。在冬季,排风温度大于室外新风温度,排风含湿量大于室外新风含湿量,热回收装置能够预热以及对新风加湿,可以在排风出口位置上设置交换器【7】,排风以及新风分别在各自的流通途径上完成间接性的热量交换,通过排风余热完成新风的预热,完成排风余热的目标。

其三,建筑热点冷三联模式。现在天然气作为城市中的一次能源,和简单燃烧模式进行对比,首先要经过燃气发电,之后在发电操作中进行余热的热量供给与制冷操作,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此种模式在大规模建筑物发电的作用下,处理用电负荷问题,加强用电可靠性与安全性,降低长途输电损失的能量。并且以余热的模式处理好供热与空调的实际能源问题,针对全年稳定化的电负荷建筑,都会产生较高的节能成效与经济成效。在此期间要思考暖通空调系统使用的能源成本,包括能源消耗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安装成本等,充分彰显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经济特征,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研究课题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新时期下要分析建筑环境给予暖通空调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设计优质化的暖通空调技能结构,在给人们提供舒适化环境的同时彰显空调节能的经济性,适应社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排风新风
建筑排风隔热外窗冬季结露机理与防治
站在“TOD”新风口
丹青不渝新风入卷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夏日清新风
夏日清新风
排风热回收对地铁空调机组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