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校物业管理防控要点探究
2020-03-01徐拥政
■ 徐拥政
(盐城工学院)
从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各单位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高校物业管理服务是社区防疫联防前言阵地,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最大疫情防控举措,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第一道防线。”高校物业管理服务,更要从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上,抓住关键点,抓实防控任务,全力守护住宿园区、公共空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要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政府、街道、社区等机构,从信息传播、封闭管理、居民隔离、群防群控、联防联治、物质采购、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筑牢小区安全防线。
1 疫情下高校物业管理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疫情下的机遇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单位是维系广大高校师生健康安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要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知轻重、敢担当。第一,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要积极参与公共防控与治理工作,要坚守岗位,服务好高校社区、高校校园、各个宿舍等场所,要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有序展开。第二,拓展物业企业增值性服务业务。在疫情下,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重点是面向基层生活“刚需”,如送餐、送菜、送快递,垃圾清扫等等,通过对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来确保对辖区内各基层师生的有效服务。第三,提升高校物业管理品牌价值。面对疫情,对物业企业是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彰显物业管理服务价值的机会。第四,“服务+品牌”成为高校物业服务核心竞争力。通过疫情的检验,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才是塑造物业品牌的关键点。在新冠疫情下,智慧科技的引入,为物业企业高效服务提供了支撑。如在消杀管理、出入管理、外来人员管控等方面,利用智能化成像测温人脸识别系统、非接触式筛查系统、二维码技术等,提高了物业管理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管理效能。
1.2 疫情下的挑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类防护物资紧缺,高校物业管理人力队伍有限,在防控工作部署与执行中,面临诸多挑战。第一,行业扶持政策缺失,全国性联动防控体系不健全。高校物业管理企业不能享受“政策服务”,给自身工作开展带来更大经济负担。第二,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运营风险更大。疫情爆发下,防疫物资采购“井喷式”爆发,各类防疫物资紧缺,对于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水等更是难求。作为防疫联动最前线,物业管理企业无法得到相应的防疫物资,在对辖区进行消杀服务时,难以落实到位。如消毒水不足,消杀频次不足;防护服不足,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可能诱发交叉感染风险。第三,工作界限模糊,带来服务压力加剧。疫情下,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承担着社区、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在与街道、管委会、派出所等单位展开联防联治工作中,因职责划分不清,造成服务责任加重。如参与外来人员排查登记、参与公共区域防疫处理,参与车辆管控,参与体温测量、信息报送等工作。从法律法规层面,物业管理服务单位并不具备相应职责权力,难免会遭遇业主或群众的质疑,进而引发矛盾冲突。
2 疫情背景下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防控要点
2.1 明确自身社会职责,积极对接公共防控体系
在疫情防控整个战线上,高校物业管理行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物业服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坚守岗位,才弥补了基层社区人力不足和应急管理力量薄弱难题。在新冠疫情防控最关键时期,新闻联播将社区防控定位于防控最前线,物业服务管理企业肩负重要使命。各级政府及机构,相继下发通知,明确各物业管理服务单位的工作重点,并对参与防控的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给予点赞。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在面对疫情时,要切实做好防控工作部署,积极对接社会公共防疫体系。从具体工作安排,从防控责任落实中,为广大小区、居民做好服务。各级政府要重视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中坚”力量,要从政策上出台具体详细工作细则,完善防疫补偿机制,将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纳入到社会公共防疫管理体系。物业管理服务与街道、社区协同防控的展开,能够享受到公共卫生防疫待遇。如对高校物业管理关键岗位、关键岗位人员发放防疫物资,参考防疫人员标准,提供相应补贴,对高校物业管理企业采购防疫物资给予协调,建立统一采购渠道,或者将防疫物资直接送达、配送给物业服务企业,对防疫期间,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
2.2 编制疫情防控操作指引文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中,要结合疫情特点与实际,积极编制防控工作操作指引文件。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还要结合自身实际,高标准、严要求,对“操作指引”文件进行完善和丰富,以应对疫情防控可能风险,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作为基层防控力量,更应该积极修订、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如快速张贴疫情防控通知文件,对所有物业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全天值班轮值分配,对各管家工作及防疫任务进行细化,对各公共区域、重点场所进行定时消杀处理;对小区、社区门禁系统进行24小时管控,对重点岗位、重点人群进行严密管控,对外部车辆、及外来人群进行劝返,对疑似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对隔离人群做好生活、医疗服务等等。疫情下的防控压力是很大的,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要明晰和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对本单位、本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查漏补缺、量化细分,时刻做好疫情防控新情况、新变化的监测,并进行及时、准确上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具有操作性、规范性、预见性。
2.3 积极应对安全风险,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疫情防控工作不容忽视,对疫情期间的各类风险、隐患,要做到积极、快速、高效、科学应对。根据疫情防控任务及指示要求,对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内的各出入口,明确和细化疫情检测、检查规范,对各公共企业设置安全卫生消毒处理,对紧缺的防疫物资,如口罩、防护服、测温枪、消毒液等,要进行积极协调与配置。做好辖区内人员、场所、车辆、电梯等区域的消毒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对民生性服务,在疫情下遭遇更多风险。如门岗测量体温时,防疫人员需要近距离接触广大业主及访客;封闭管理下,防控检测压力更大,物业管理人员人力不足,对特殊人群的防控风险增大。这些潜在风险,无疑增加了物业服务企业成本和风险。各物业企业,要正视疫情,要严格遵守防疫措施及要求,积极探索和改进防控工作模式。如引入消毒机器人,引入无接触智能化温度检测及时,提供智慧防疫水平。既降低人力成本,又提升防控成效,消除密集人群疫情防控有效传播隐患。
2.4 加强防疫人员专业化培训,提升物业服务防控水平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46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及时向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做好救助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中,物业管理服务企业,通过张贴防疫通知,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相关车辆、人群、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服务,开展封闭式管理等等服务,这些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广大师生及家属的生命安全。但对于物业管理服务人员,需要从专业技术培训中,来提高防疫能力,提升防疫工作效能。政府防疫部门,要深入物业管理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指定分类卫生防疫防控标准及作业规范,对各关键岗位及工作程序进行明确和细化。如结合封闭管理需要,对各区域大门进行管控,有的地方,将单元门也进行封闭,有的地方,将家门进行封闭,这些封闭措施,对群众带来更多的心理影响。焦虑、急躁、恐慌等不良情绪,也会诱发物业管理冲突事件。因此,从防控措施上,要做到科学、全面、规范、有效,切实确保群众身体健康。
3 结 语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在疫情下,要全方位快速整合自身力量,投入到广大业主的生命安全与防疫战役中。做好“守门人”角色,体现物业人的社会责任,对内严格管理,对外积极防控治理,细化服务内容,为构建综合防控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