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健康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2020-03-01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升级

胡 莹

湖南省衡阳市建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 引言

健康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深层次发展,既继承了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和目的,又完善了绿色建筑内容,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拓展为建筑、环境、健康空间等多元素关系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建筑市场环境、建筑理念等多方面限制,健康建筑发展效果并不好,无法发挥其实际价值。因此,如何改善我国建筑发展问题,如何保障健康建筑发展质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

2 健康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健康建筑指标标准

我国健康建筑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虽然沿用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但是在建筑技术、建筑理念方面仍然有待提升。同时,因为各地区人文环境、建筑市场存在差异,在制定健康建筑指标内容方面,也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当前建筑的健康性能指标主要集中于空气污染物、建筑材料、用水品质等多方面内容,所以在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内容完善和技术优化,充分展示健康建筑指标体系“以人为本”的目标。此外,健康建筑理念、建筑技术、指标体系是影响建筑性能的关键要素,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健康建筑工程的发展。

2.2 健康建筑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环境,对建筑工程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在城市化建设中,建筑发展带来的不健康因素日益凸显,如:建筑质量问题、饮用水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健康建筑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仅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可以改善了传统建筑的不足和问题,响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健康建筑是建筑需求市场的产物,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

3 我国健康建筑发展趋势分析

3.1 制定精确的标准体系

在健康建筑的发展中,制定精准化健康指标标准体系,可以指导和引领建筑工程建设,为健康建筑提供参考和依据,也有利于规范健康建筑行为。例如,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状况,落实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工程检测、质量评价等多方面的健康标准,严格控制健康建筑各阶段的质量,保障健康建筑工程的性能。同时,在健康建筑标准制定中,可以结合人体健康影响因素,完善建筑工程的健康项目,确保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例如,对于住房而言,室内空气污染物、噪音以及饮用水质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健康建筑标准制定可以综合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多项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健康效应与关键技术指标,确定对应参数及其阈值范围。此外,在健康建筑发展中,还应该不断吸收健康建筑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各项反馈数据,完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中,保障健康建筑稳定发展。

3.2 健康建筑产业纵向融合

健康建筑理念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如:建筑领域、产品生产领域、物业管理领域,其内容涵盖了医学、运动学、公共卫生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其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格局。当前,健康建筑发展环境较为局限,健康建筑产品单一、技术集成度低以及与其他关联领域融合度不高等等,都是健康建筑发展的难题。因此,在健康建筑发展中,加强建筑行业与相关行业融入发展,实现跨领域学科合作,不仅可以保障健康建筑发展的全面性,还可以改善健康建筑产品不完善、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优化健康建筑发展环境。例如,为了保障健康稳定发展,建筑市场可以积极开展产业纵向融合工作,合理整合高校人才资源、地产商资源、健身产业资源以及医疗服务资源等等,为健康建筑发展提供支撑和帮助,从而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建筑品质升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健康建筑关联产业链,丰富健康建筑施工材料和工艺,还可以健全健康建筑发展体系,带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推动建筑技术优化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3.3 优化健康建筑性能设计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健康、绿色”等关键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健康意识、绿色理念也得到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健康建筑设计中,优化性能涉及,健全健康设计的体系,综合评估建筑的使用性能,将健康融入到生活、文化和环境建设中,实现“健康建筑-健康社区-健康城市”一体化的健康全链条设计方法,进一步推动健康建筑发展。同时,为了推动健康建筑稳定发展,建筑行业可以构建“健康建筑技术联盟”,协同高校打造健康建筑专业性人才,从健康建筑设计理念、性能设计以及技术创新等,为健康建筑市场提供优质人才。此外,当前健康建筑仍处于初期阶段,健康建筑设计内容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健康建筑设计中,以建筑企业为主体,重视健康建筑技术探究和创新,构建市场化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保障创新性健康技术的有效融合,也为健康建筑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建筑企业可以设置技术研究中心,将研究出健康建筑技术落实到实际施工设计中,充分结合建筑区域的具体特征,制定个性化、优性能的设健康设计方案,提升健康建筑工程的科学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我国健康建筑设计技术,优化建筑的性能,还可以为健康建筑实践施工提供支撑,丰富健康建筑创新技术资源。

3.4 重视既有项目健康升级工程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缺乏健康升级理念,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缺乏安全性和科学性,对居住者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健康建筑理念的指导下,不仅需要加快健康建筑建设步伐,将各项健康工程落实到位,还需要重视旧工程健康升级工作,改善既有工程的健康性能,优化建筑工程的环境。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较广,建筑健康性改造需求日益增长,适老适幼条件、健身与交流空间、室内外生活环境等综合性健康改造需求凸显,所以逐步推进既有建筑工程健康升级工作,也是推动健康建筑发展途径之一。例如,根据当前健康建筑发展规划,调查既有建筑和社区现状需求,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健康升级方案,构建“新建+旧改”的建筑健康升级模式,推送健康建筑稳定发展。基于这样的健康建筑发展模式,可以全面推动城市健康建筑发展,不仅落实了既有建筑的升级优化工作,改善既有建筑的健康环境,还可以为新健康建筑提供参考,推动健康建筑稳定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环境下,将健康建筑理念融入建筑行业发展中非常必要,这也是推动建筑行业改革创新的关键。通过分析健康建筑发展现状,总结出制定精确化标准体系、加强关联产业纵向融合、优化性能设计以及既有工程健康升级等策略,不仅改善了既有工程的健康问题,优化了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还推动了健康建筑向前发展,促进了健康建筑技术优化创新,有利于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回暖与升级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