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性纪念园景观设计表达探析
——以四八烈士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

2020-05-06杨展展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烈士纪念景观

杨展展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项目背景

四八烈士纪念园的建立是为了纪念四八空难事件中牺牲的17名烈士,当时空难发生在抗战胜利后,国共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背景下,参加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等人乘飞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天气原因,飞机迷失方向,在兴县黑茶山南麓撞山坠毁,同机包括4名美军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四·八”空难发生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黑茶山南部,兴县作为革命老区,具有浓厚的红色革命色彩,曾经是晋绥边区的首府所在地。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兴县县委、县政府在红色旅游发展十年的基础上,准备继续深入开展红色旅游工作。

2 场地分析

2.1 场地概况

项目基址位于黑茶山山脉两山峰所夹沟谷的南坡上,高差约为300m。黑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不仅拥有优美宏伟的山体容貌,还拥有独特的村落景观,山区里的建筑,大多是拱形的窑洞,以及被当地人称作“顽石”的院墙石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借鉴就地取材的设计元素。项目规划范围面积约50 公顷。基址内现有新、旧纪念馆以及一车行路。值得一提的是飞机撞击点在半山峰处,不在场地内,距离新纪念馆直线约2km。

2.2 优劣势分析

场地优势有三点较为明显:一、新馆与旧馆以形成景观轴线,应继续延续其轴线关系;二、场地周边优美的自然风光,三、北面背靠黑茶山,拥有良好的绿色屏障,为整个场地提供天然背景。劣势也同样突出,分别是:一、园区内没有有效的游线组织,功能分区不明确;二、场地零散,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内涵;三、可建设用地非常有限。以上问题需要在设计中解决,对优势利用延续,对劣势有针对性逐个击破。

3 设计策略

“四八”烈士纪念园展示的主题定位为“国家之殇,忠魂永驻”,如何能让人们深刻感受这份国家人民痛失英才的悲楚?如何能够让人们深刻感受“四八”事件对中国革命历史的重大影响?如何组织场地内各个分散的要素重构纪念空间,形成叙事性纪念园景观设计表达?设计定了三大设计策略。

3.1 打造纪念序列

为了更好地讲述“空难的惨烈和牺牲”,我们定下一条围绕着空难展开的纪念序列:事件—人物—意义—展望,多维度地阐述故事。首先通过展馆多角度讲述空难事故的过程,让游人对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对王若飞、叶挺、博古、邓发、黄齐生等人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上下求索的艰辛进行三维描述,并挖掘英雄人物那些鲜为人知的温情故事及支撑其奋斗的精神源泉,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抒发;其次,解读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四·八”事件的重大损失及影响;最后通过“缅怀”和“展望”,告诉人们烈士英魂永垂不朽,应珍惜生命积极面向未来。而在设计的话音之外,把游人引向飞机失事地点,真正的高潮点(图1)。

我们将新设的景点与现状已有的展馆区重新合理布局,最后形成入口区、展馆区和展园区,展园区由“浩然之路”、“流芳台”、“山魂广场”与山林地貌融合在一起的三组景点共同构成,景点设置与叙事的序列紧密结合在一起。入口区为整个序列的“序”,介绍了事件历程的展馆区为“起”,描述了人物故事的“浩然之路”节点为“承”,展现了历史评价的“流芳台”节点为“转”,最后提供人们缅怀展望的“山魂广场”节点为“合”,整个纪念序列形成起承转合的关系(图1)。此为非传统意义的中轴线纪念空间,而是拓展了新的自然叙事式的纪念空间模式。无论是中轴模式还是非中轴模式,叙事性纪念空间中通过空间序列表达概念是普遍性的,这使得游览空间呈有导向的线性。就好比展览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如何组织展览流线尤为重要。

图1 纪念序列

3.2 创造动人场景

我们希望在打造纪念序列同时,采用自然叙事、三维表述的展示方式,将时代记忆融入故事讲述中,同时鼓励参观者参与其中,通过创造一系列动人场景,引发共鸣。

开展纪念序列的“人物”故事描述时,我们设计了一条蜿蜒匍匐在山体地形上的“浩然之路”,试图把几位重要人物的故事用线性表达的方式展开叙述。我们试图摆脱传统纪念碑以巨大体量让人敬畏的模式,通过近人尺度的场景让游客体会伟人们的亲切,通过创造一系列有故事性的动人场景让游客身同感受。设计中主要采用石材、钢板墙、山体地形以及密林灌草围合的系列开敞空间来表达几位伟人的正气事迹以及温情故事,将时代背景融入故事的讲述中,用众多的事件,从侧面反映人物的精神。在花园般的曲线游路上,一转角,你会忽然看见一个真人大小的雕像;伟人,却如同邻家的一个老人,一个长辈,倍感亲切。

3.3 营造景观神圣化

纪念园所在的黑茶山拥有优美宏伟的山容地貌,有着天然的背景优势,我们希望运用借景手法,借远方的山峦、借邻近的大树,在横向与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将场地设计与山体地形有机结合,形成呼应关系,吸天地之灵气,纳山魂之气魄,在重要节点处,打造一些震撼的标志物,营造景观神圣化,升华情感,触动人心灵最深处。我们在纪念园入口处,起着标志物作用的飞机机翼形态的大型雕塑,暗示着每一个游客纪念园的主题;还有纪念序列中高潮处的山魂广场,打造的发散式17组钢板地形,与周边巍峨壮阔的远山遥相呼应,表达了场地的纪念性,赋予场地一种刚毅悲壮的氛围。人们在这里缅怀、追思、展望,以向心式纪念空间升华抒情路径,达到情感的高峰。

4 设计表达

4.1 “序”——入口区

纪念园入口是一条斜接主路的上山道路分岔口,设置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与周围山林融为一体,对于外地参观人员来说,非常容易错过。为了突出纪念园的入口标志性,我们在道路入口一侧利用现有平坦地形开辟了一个入口广场,并进行了竖向设计,设置了一组标志性雕塑,代表着飞机机翼形态的抽象雕塑,与升起的台地有机结合,成为一整体,暗示着每一个游客纪念园的主题(图2)。

图2 纪念园入口

4.2 “起”——展馆区

展馆区由新老纪念展馆、新增的飞机副馆以及成轴线对称的两层广场及大台阶组成(图3)。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对新设计的飞机副馆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同时对新馆前广场进行改造提升,使其成为更适合游客活动的场所。

飞机副馆主要展示当时坠毁的同型号飞机真机,景观方面顺应建筑五边形的构图,设计了一五边形的平台,平台平面放大并扭转一定角度,与建筑角边轴线对应。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呼应建筑室内飞机展陈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一条象征飞机航线的特色铺装及小品,铺装由展馆室内延伸至室外,在平台角点端头处微微升起,方向遥指当时的目的地——延安,端点处用钢板材料刻上“延安”及“四八”事件的发生日期,引导游客思绪(图4)。

图3 展馆区建成照片

图4 飞机航线特色铺装

4.3 “承转合”——展园区

展园区结合“人物故事、历史评价,缅怀展望”的景观序列对展园区的适建区域设计布置了三个节点:浩然之路(人物故事)、流芳台(历史评价)及山魂广场(缅怀展望)。

4.3.1 “承”——“浩然之路”节点

作为主馆室内展览的室外补充,进而引出“浩然之路”几位英雄人物的温情故事和光辉瞬间,强化精神,突出正气主题。我们利用主馆北侧现有的梯田场地进行设计,路径由主馆平台后方开始,沿山势蜿蜒而上,跨越了现状的三个台地。在台地地形基础上设计了一条参观路径,以“之”字形园路盘旋而上,将场地15m高差消解在600m长的坡道中,全程平均坡度2.5%,属于人行走舒适距离范围内(图5)。17位烈士当中有五位是曾经的中共重要领导人、革命家,分别是王若飞两甥舅、秦邦宪、叶挺以及邓发,因此在这里选择他们五位作为故事的主人翁。每个人物主题景点皆利用之字型路径的转折处,放大场地设计空间。作为讲述故事的载体,钢板景墙与当地石材的毛石墙相结合,围合分隔空间,共同构成了浩然之路的叙事结构。每个人物展示区皆利用种植池或下沉台阶或结合景墙的坐凳给游人提供休憩及感怀的空间。在眺望山景同时,感受烈士精神境界的崇高(图6)。

图5 浩然之路节点平面图

图6 人物主题展示园

4.3.2 “转”——“流芳台”节点

这是一处展示后人对四八事件纪念的内容,包括领导人及各方各界的文字评论,诗文赞颂等。方案利用原有地形,进行回旋路径的设计。路径边界用景墙围合空间,由始至终,从矮到高,景墙采用当地的石材,并做了一粗一细的材质对比,既围合分隔空间,又起展示背景之用。景墙立面上通过不同的雕刻手法,对黑茶山事件后各界的评价、悼念及赞颂的文字加以展示,表达人们对伟人们的崇高敬意。中心通过竖向处理抬起一绿岛,配置当地的松柏,以绿化烘托一组景石,上刻有毛泽东的祭文“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作为流芳台的核心,进一步升华游客的景仰及热爱之情。此处还可俯瞰山下“浩然之路”节点、展览馆区以及远处的巍巍山景,黑茶山美景尽收眼底,场景和风景的相互烘托使游客对于烈士的景仰及对壮丽河山的热爱油然而生(图7)。

4.3.3 “合”——“山魂广场”节点

这里是纪念序列的最后一个点,提供人们一个“缅怀”和“展望”的场所。通过对广场设计,给山赋魂,此魂乃“四八”烈士的英魂。设计概念以纪念17位烈士的生命为切入点,把他们看做平等的生命。场地中央用17块山石形成石阵,在空间中平均排布,将场地分割为17 个等大的三角形,一方面表现17 个生命无论男女老幼,中国外国,官阶高低,都是无差别的平等生命;另一方面表现,这17位烈士的英魂聚集一处,不分你我,共同升华为“四八”烈士的集体形象。沿着场地中心散发出来的放射线,与周围的山峰、建筑、植被相联系。“以小驭大”,用一个场地象征周围山峦的“魂”,以此激活整个区域的景观。山魂广场歌颂生命,设计的结果只需要极少的后期养护,我们将杂草、树苗的自我生长,都整合进设计方案中,用自然的过程向生命致敬。广场的地面和墙面用当地的毛石材料,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锈钢板及毛石的使用,作为一种形象突出的材质表达了场地的纪念性,赋予场地一种刚毅悲壮的氛围。人们在这里“缅怀”追思、“展望”,以向心式纪念空间升华抒情路径,达到情感的高峰(图8)。

图7 流芳台节点效果图

图8 山魂广场节点

5 结语

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赋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形式,其表达方式要契合景观所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立地条件、政治背景等等。四八烈士纪念园的景观设计充分结合了地方特色、场地现状特征以及纪念馆对其的影响力,把纪念事件所有表达的情感和审美灌注到特定的空间形式和景观符号之中,以叙事性的方式表达纪念性,既解决了空间布局、流线组织等问题,又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性影响,种植主要选择当地适生树种,铺装、景墙材料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石材。

纪念园主馆、副馆及周边景观已于2016年4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受到群众及领导的一致好评。希望纪念园的建成及使用能为山地地区叙事性纪念景观设计提供有效案例,以期对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烈士纪念景观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景观别墅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