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2020-03-01王辉
王 辉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公路桥梁T梁施工是核心也是基础,也是施工中最繁琐与复杂的。想要改善这一情况,就要对其分析和研究,将现阶段公路桥梁T梁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可以顺应建设要求,对整个公路建设起到正向推进作用。
2 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中的难点
2.1 公路桥梁T梁的体积和自身重量较大
由于公路桥梁T 梁的体积和自身重量较大,所以其制作和安装都是需要在施工现场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选择合适制作和安装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考虑其地点的同时,需要依据其公路桥梁T梁自身的特征来选择,在不影响公路桥梁T梁的质量下,选择便于制作和安装的地方。在制作之前,需对现场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制作产地的安全和稳定性,这也是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的保障。尽管对场地的选择以及后期场地的处理做好规划,但在实际开工之前还是需要对制作以及安装的工艺流程进行全方位的考量。由于公路桥梁T 梁的特点,制作和安装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如何“解好这道题”,就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出详细制作和安装的计划。不断地对其进行确认和排除,确保计划没有任何之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1]。
2.2 公路桥梁T梁施工的吊装难度系数较大
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区跨越的广度也是非常大。绝大多数的公路修建在地势险峻地山区中,这样的地理问题给公路桥梁T梁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其中就提升了对公路桥梁T 梁吊装工作难度。公路桥梁T 梁的吊装需要大型架桥机才能完成,但是对于一些山路崎岖的地方吊装机是无法进入到施工现场。根据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公路桥梁T梁施工之前,不仅要对施工地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还需要对公路桥梁T 梁的吊装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结合环境因素、公路桥梁T 梁吊梁情况、架桥机的性能和参数以及工作能力,制定出科学和安全性最好的架设方案。
2.3 公路桥梁T梁施工过程相对复杂繁琐
为了保证行驶在公路上车辆的安全以及国家经济,进行公路桥梁T梁施工时一定要全面提高认识程度。再加上公路桥梁T 梁施工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都是非常强,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因素,所以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和繁琐。但这些施工顺序环环相扣,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在施工过程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到后续的施工,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严重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控制,防止出现任何问题影响公路质量和安全。公路桥梁T 梁施工中包括公路桥梁T 梁的预制、钢筋骨架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T 梁预应力施工以及T 梁的存放和移动等,以上所有的过程都需要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在整个公路桥梁T梁施工中需将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质量和安全上,保证公路桥梁T梁工作顺利完成。
3 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方案
3.1 钢筋骨架绑扎
在进行钢筋骨架绑扎时,要对钢筋的数量、种类、大小以及性能等方面进行考量,最终选择合适的钢筋来进行后续工作。选择的钢筋应当是表面是干净没有污渍,这样可以避免钢筋老化等问题的出现。通过弯曲机将选择好的钢筋按照一比一将其弯曲。同时将弯曲好的钢筋放置在相应位置等待后面的工序[2]。在钢筋绑扎中,为了提升其安全性以及美观程度,垫块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公路桥梁T 梁施工中,常用选择高标号砂浆垫块,并在其内部进行扎丝和埋设,这样可以将其加厚同时满足国家标准。钢筋绑扎工序之前,要对钢筋的排放以及尺寸进行确认,与此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底座上距线进行标注,此后开始绑扎地板和纵筋。在绑扎中要注意顺序,先从中间向两边移动并绑扎,最后将两端固定好。在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对整个钢筋绑扎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项工作。
3.2 模板的安装
在对模板进行安装之前,需要用泡沫将钢材的表面全面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者之间可以紧密结合在一起。搭建侧模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建设的需要在安装之前将其进行拼接,这样操作可以改善钢材之间不贴合的现象。想要底框紧密贴合,需要脱模剂对钢模处理才能实现。在进行安装时,利用电动防护装置完成该工序,但针对不同位置的模板需要人工将其拉近。安装完毕之后需要对其调试,模拟实际施工以此来判断模板的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其质量和安全之后才能用于实际施工建设中。
3.3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根据不用情况和需求来进行,因此在浇筑前需要对其分析之后决定用量和浇筑方式。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外加剂以及砂石按照对应的比例而形成的。公路桥梁T梁的浇筑方式应当采用连续浇筑法完成。该方法需要在水平方向将其分层,同时在垂直方向将其分段,对马蹄位置开始灌注,随即开始浇灌T 梁的顶端和后腹等位置,确保将混凝土均匀地浇筑在其中,防止有阻塞等情况发生。
3.4 T梁预应力施工
对T 梁预应力的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其承载能力防止其因为要过大而出现意外。与此同时预应力的施加应当在T梁混泥土达到相应的范围内才能开始,并且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所施加的位置。传统T 梁预应力施工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张拉压浆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到施工中。智能张拉系统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主机、油泵和千斤顶,同时,以应力控制作为指标、伸长量为核对指标。利用系统中的传感器将张拉设备的压力以及钢绞线的伸长量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而控制每台设备完成张力过程。智能压浆系统由主机、测控和压浆系统构成。该系统可以将管道内部的空气排净,当管道内有阻塞情况发生时利用压力将杂质排出。在管道入口和出口处有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管理,并将获得的数据反映到主机,在规定的要求下完成压浆过程。智能张拉压浆在提升T 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省去了一定的人力。
首先就是对钢绞线进行施工前的检查。在处理预应力钢绞线时应当根据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满足施工条件后方可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要对锚夹具进行施工挑选。但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施加在施工中所需要承受的力观察其是否有形变等情况发生。其次就是对预留孔道进行改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以波纹管为孔工具时,要依据孔道不同规格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波纹管。在安装前需要对其位置进行分析,保证波纹管与孔道处于水平相同的位置。
最后就是对钢绞线下料和编束进行处理。利用切割机进行下料处理。除此之外,在处理钢绞线前需用冷水处理,降低其温度防止由于温度原因影响其预应力。在传统T梁预应力施工钢绞线下料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利用编束绳可以化解这些问题,提升其安全系数,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5 公路桥梁T梁的移动和存放
浇筑好的公路桥梁T梁需要移动到施工现场才能完成后续的工作[3]。但公路桥梁T 梁的移动和存放就是一个巨大工程。公路桥梁T梁的存放一直没有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但这却对T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尽管T 梁在建造好后质量过关,如果存放不合理也会对其造成影响。重点对存梁后的存梁台座进行沉降监控,如有异常及时提梁处理。特别是双层存梁,更要做好沉降监控,保证梁体平稳,支撑稳固。传统形式下移动公路桥梁T梁,没有考虑到压力对其的影响,在加上起吊知识的欠缺,使得在移动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发生横梁断裂等情况,这对公路的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在对公路桥梁T 梁移动操作有了一定的方案和计划。移动公路桥梁T梁之前需要对其起吊工具进行吊重试验,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因为压力的原因对公路桥梁T 梁造成影响。如果T 梁质量过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就需要在移动过程中实时对横梁阻断值进行监控,保证其数值不超过规定范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T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会导致施工难度大,及其容易出现问题。T梁的质量和体积大、施工中复杂的工序和吊装等问题对公路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针对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建筑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