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行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的意义和重点
2020-03-01文|薄殷
文| 薄 殷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推进,新时期国家围绕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将全口径预算全面纳入到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中并通过实施全口径预算监督管理,以期更好地提升管控成效。对新时期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的意义与监督重点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全口径预算的内涵及实施意义分析
全口径预算最早是在2003年国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激昂全口径预算纳入到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中,将政府收支的所有情况全部引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随后国家针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并提出要全面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并逐步将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范畴。
全口径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对所有政府收支开展全方位规范化预算管控的体系,将政府行政权力行使过程获得的所有收支等情形全面纳入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范畴中。
通过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政府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和综合性。在没有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之前,一些项目等没有纳入到预算体系中,导致实际上的决策结果和预算数据等存在较大的出入,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全面掌握政府所有的公共服务活动情况。通过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可以将政府收支相关的所有情形进行统筹分析和统计管理,进而切实提升财政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针对非税专户管理中的一些内容没有全面内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体系中,通过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则将这部分情形考虑在内,进而大大提高了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另外,也有助于切实维护国有资本经营与社会保障预算编制的系统性。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国有资本经营以及社会保障预算等内容全部列入到预算编制的范畴,并按要求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等,进而切实从整体上提高了政府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等情况,也为国民经济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的意义及重点分析
实施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对照预算指标和目标内容等进行收支等情况的全面统计分析和监控,进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并进行完善优化,切实保证公共服务项目有序开展,提升政府绩效。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加强相关风险的排查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预算执行等过程中的各类情况,进而为预算的调整以及监控执行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在实施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方面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公共财政预算审计的相关重点。要严格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要求来进行编制,要针对收入预算的安排方面对其科学性和全面性进行审核,要严格审查是否俺要从紧从严与留有余地的原则来进行支出预算的安排,并对需要预算调整是否按固定编制调整预算草案等情况进行审核监督。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审计监督的重点分析。对是否将政府性基金全面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按要求对项目进行分类编报和单独列支相应的费用,是否统筹考虑上年度征收任务达成情况以及本年度征收计划与标准变化情况等因素开展预算费用编制等等进行监督考核。
3.重点审计监督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相应的内容。需要全面审查预算编制是否按既定的原则和程序以及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编制,在收入预算安排方面有没有按原则来实施以及对收入中的一次性因素是否进行合理预计。同时需要针对支出预算的安排是否符合专款专用的原则等进行审计监督,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否按照收支平衡和留有结余的原则来进行执行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
此外,还需要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进行审计,围绕是否按年度进行编制并进行报请审批、是否未列赤字根据当年预算收入规模进行支出安排、支出计划编制是否考虑收入规模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改革发展形势等情况等进行监督。
建议
为了切实提升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成效,建议一方面应当加强综合管理,完善相应的审计监督机制,明确权责,按制度要求和分工等有序推进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强化重点审计和全面审计,从而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提高审计监督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从而切实提出有效地建设性审计监督分析建议。
总之,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动态性的工程,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要相关部门的人员加强政策的学习研究,明确基本的原则,并结合实际确定具体监督的内容,按要求严格规范组织,这样才能提升监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