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01孙明昭
文| 孙明昭
引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薄弱,负担重,与城镇经济相比完全是天差地别,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发展速度,都完全无法满足居民生活与工作需求,很多地区的经济价值有待开发。随着政府和社会各方人士对农村经济的参与和扶持,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但是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政策倾斜与资金技术支持,解决农村发展矛盾。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由于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巨大差别,导致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有志人才纷纷去往沿海发达城市谋发展,很少有人愿意留在农村做建设,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是农村的常态,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严重是农村经济一直停滞不前的最大阻碍和原因,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截止2018年底,农村中60岁以上人口已站农村总人口15%,农村老龄人口已高达1亿;就区域分布而言,华北和东北地区尤为严重,分别达到了23.1%和29.8%。其次,我国农村高学历的劳动力都涌入发达城市就业,剩下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数据显示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有20%以上的高中学历,其他落后山区的学历尤其低,甚至还存在很多文盲人口。另外,农村党员较少,年轻党员更少之又少,农村经济领头人数量与能力不足,也很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薄弱
我国农村村庄依山傍水建造,远离市区和交通主干道,交通不便,虽然现在很多农村道路已经开通,不再是以前那么偏僻,但是大部分村庄生产仍然和过去一样,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结构单一,大多以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这些农作物经济价值较低,只能勉强糊口而已,他们没有跟上时代与市场的变化与需求,缺少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多样化产品,如水畜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另外,我国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可观因素,经济底子薄弱,原始资金积累不足,融资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补贴,融资等问题,导致村庄难以实现转型发展,无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步。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我国之前一直致力于工业发展,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不足,因此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质量都处于低级阶段,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的转化率,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发展进步空间较大。我国农业科研存在四个误区和难点:
第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需求规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需求最大的是农村基层组织,对技术推广人才需求最大是基层组织,然而用来科技推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集中在省市级科研机构,没有做到物尽其用。
第二,农业科研单位只注重理论成果,没有实际去考察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严重脱离实际生产需求,而且对于研究出的技术没有实际推广到农行个体,很多农民完全不知道这个技术的用处和用法,仍然沿用传统方法进行耕作,因此农业科研成果华而不实,无用武之地。
第三,正如上文所述,我国农村高学历人口外流严重,年轻劳动力和党员数量缺乏,村庄里大多数是老弱妇孺,文化水平较低,带头力量不足,无法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
第四,农户深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很多农户只相信传统种植方法,不相信科学的农业技术,然而有些果农坚持杂草会吸收土地肥力,导致水果营养不足,甚至有些果农怕被人指责懒惰不去除草,都不愿意接受科学的农业技术,给推广工作带来较大难度,进一步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农业科研技术研发和推广之所以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技术不足,农村基础设备不完善。没有充足的资金技术支持,大部分研究只能停留在科学理论研究阶段,无法做出实体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际效益较低。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吸收人才,打造年轻有文化的人才储备队伍
针对农村人才流失的现象,相关政府部门要给予政策优惠,提高薪资待遇,想办法留住劳动力,吸引人才去共同建设农村经济。
政府首先要完善和健全用人单位人事制度,通过逐步采用岗位管理制度和聘任制来吸引优秀人才;另外,必须摒弃年龄、性别、学历等歧视,任人唯才,只要他真的足够优秀,达到经济建设需要的条件,就可以启用。最重要的是应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吸引劳动力能够长期稳定地深入基层工作。目前各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需求大,农村应该把握机会,鼓励并支持高校大学生回乡创业,政府可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倾斜,帮助有志青年成为返乡创业标杆人物,为其他高校学生树立榜样和模范。
另外,农村要专门打造一支年轻有文化的专业队伍,将他们培养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让他们专门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和素质等职业培训,分批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以政府三农政策为例,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必须要“三农”领头人带领农民去进步发展,就三农方面的知识对农户进行培训。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各乡镇可以定期展开农业生产经验交流大会,分享致富经验,帮助提高农村整体生产规划能力,合理分配资源,共同打造农业生产专业人才队伍。
转变传统生产结构,拓宽经济收入渠道
古代村庄建设需要依山傍水,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农村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发展模式,各村庄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如城郊型农村可以通过远离辐射城市居民,以“生态、绿色、宜居、休闲”为主题,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来旅游放松;历史人文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农村可以通过文化传承发展农村经济;而那些具有天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花果蔬菜发展经济。农村经济不能仅仅依靠农作物发展经济,而要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开发和挖掘其他产业经济价值和功能使用,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完善农村产业经营模式。
加大资金和农业科研投入,普及农业科技运用领域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争取早日将处在理论研究阶段的科研技术落实到实际运用中,更要完善和规范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拨付使用制度,明确资金使用明细。科研人员要实际调查农业生产真正需要的技术,根据农民需求去设计和研究实用性较高的农业技术,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引导他们掌握先进的农业应用技术和经营方法,扩大农业科技应用领域。同时,要积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化农业科技技术,引进先进机械化设备,力求早日赶超发达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劳动力外流、人才储备不足、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等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极大程度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步伐。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和障碍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农村要主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技能,政府要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技术等科研投入水平和推广力度,振兴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