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新探

2020-03-01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节监督理论

●陆 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既是对我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方针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使命、任务和实践问题的进一步明确,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根本的遵循。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紧迫性

过去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多半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的创新、理论的讲解,使得学生毕业后走到社会,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算费劲千辛万苦找到工作,又因为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胜任而苦恼,因此,急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考核形式、顶岗实习、就业指导等教育发展理念等一些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重新打造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氛围,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和契机,既能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又要有扎实的实践实训能力,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人才,既有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又要有通识其他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潜质,对知识具有横向贯通的能力和灵活驾驭的能力。同时应建立校企、校社用人联动机制,高校应该跳出培养人才只在校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狭隘思维,应该突破系统的框框,开展与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构建一种全社会参与关注教育大格局。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也是全民族的大事,高校担负着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责任和引领的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才能真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的需要。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教育的发展与时代的步伐不是协调的。首先一点,我们呼吁高校办学理念还应该更新,应该跟上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应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味地在校园里热火朝天守渠耕田,一定要根据社会实际发展的客观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眼界要高远,格局应大气,具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不但要审视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和过去的历史,更要研究国外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现状和历史,善于借鉴国内外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及时更新教育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市场发展的态势,适应国内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监督评价体系、实践实训环节,让这一切形成动态的发展体系。

2.人才标准和评价体系僵化。现在是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变化之快惊人,不能制订一套培养方案,执行几年不改,应该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秉持教育是动态的发展特点,在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度实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把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把监督和评价紧紧跟上,同时不断变化。不应该是固化的僵化的硬性的,力争动态的变化着的人才评价指标和体系,各项指标和标准要全面客观准确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多年高校教育由精英到通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然而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明显表现出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也暴露出人才培养中的弱项就是实践实训不到位,顶岗实习时间不足,教育实习实践环节时间不长,走到岗位实习刚刚有点感觉,实习的时间结束了,还没有形成对岗位认知的基本了解以及职业心性的养成,更谈不上对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和把握。况且课堂学到的理论是固化抽象的枯燥的,而岗位的需求是变化动态的,这样的矛盾不及时协调解决,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取得预想的实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拥有理论知识的人,把理论知识学得不灵活,变成知识的堆砌,实践实训的能力不到位,没有赋予知识应有的灵性和活力,缺失知识本身应有的实践性特点。

4.监督评价不同步。在各级各类的教育中,监督评价环节是弱项。大中小学普遍存在人才培养中监督评价不受重视的现象。教育本身就是综合性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还应该有与课程相对应的实践的考核评价,二者同步进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果二者不同步,势必造成因为理论课程考核成绩好而自以为课程就学得好学得通的假象,等到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实际上自己的能力差得很远,这样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这个时间差就给毕业的应聘人和企业的招聘人都带来麻烦和不如意,因此造成人才荒和用人荒的矛盾,因此,我们倡导全社会的大教育系统论,系统内部层级之间要协调发展、贯通融合、协向同行,互相监督评价借鉴彼此,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二)问题成因

1.对教育方针领悟不深刻。伴随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不断凝聚新的话语体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已经是多少年的共识。然而我们在某些环节是薄弱的甚至是缺失的。尤其是劳动环节和责任意识。我们的学生每年每个学期进行多少实践的劳动量积累,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考核标准,更没进入到评价体系的构成中。德智体美劳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如何体现?综合成绩如何实现并没有准确的依据和标准,大学生毕业后投递的简历,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更不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管理者对教育方针的解读和实施不够深刻。没有完全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和实质。

2.创新性思维不足。在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以后,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比从前解放了许多,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民智提升的速度更是惊人。但是,从社会问题和教育本身反映出来的问题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是存在问题的,有些方面是缺失和缺位的,有些方面是重视但还不到位,比如创新性思维训练,虽然现在非常重视创新创业问题研究,但创新思维不到位,创新创业的活动不能大步朝前走,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活动的的瓶颈实质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开发不够。学生缺少质疑思维和思辨的能力,缺少独立面对问题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是什么类的知识挖掘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对于为什么类的知识发散的不灵活、不到位。知识迁移的本领就更显得薄弱了。

3.实践教学层面重视不到位。多年来的教育发展,人们都认为已经很重视实践了。但有必要先澄清到底实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落实?教育改革学界理论界的研究,人们普遍重视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但也多半是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即使是有关于实践的研究,也是多半停留在理论上的。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意义上的,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量不够,教育实习的实践环节时间短,同时缺少严格的考评机制,顶岗实习的实践环节也有敷衍之嫌,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实践更不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践的活动明显不够,有的学校课程设置中有理论和实践学时的,但是基本上理论上完也就没有更多的直接参与的实践内容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看不见踪影,教育在某种程度与社会脱节,远离生活,变得奢华没有实践的意义。

4.监督评价不科学。高校人才培养的监督评价体系处于静态,不是动态的发展体系,而社会现实是发展的,因此,在贯彻落实方针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对其完善。目前,多半是从分数上量化考核,而且实践的成分并不明显。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一个人实践能力的高低,而且,实践环节课时量太少,没有反复提升的过程,只是象征性地有这个环节,活动开展得不到位,缺少一贯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性,这本身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于监督评价不到位,使得师生和家长以及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共同关注实践中监督和评价的思想意识,因此在实践环节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实践的综合过程,在过程中少了监督和评价的环节,那么整个过程也就不能全面地反映活动的意义。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要强化实践环节

(一)教育理念要更新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时教育也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整个社会都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负责。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人的整个身心的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些与社会脱节,远离社会的发展,教育变得奢华贵族气十足,学生每天只考虑自己的“学业”,外界的事啥都不关心不关注,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缺少家国情怀。教育要终身化全民化,就应该不断整合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把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协调运转,从而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

(二)标准体系要实用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教育要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理念,培养现实和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一是适应社会。二是社会需要。既不能输出“劣质”的也不能输出“废品”。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关键,不应该仅仅是停在书本上的理论上的,一定要落实在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既要反映出培养什么样人的要求?又要能够反映出怎样培养人的理念,要把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得实用和科学。既能反映出全面整体,又能具有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的学习力,既善于钻研理论的内在联系,又善于注重理论的发散特点,既有人丰富的学识内涵,又有人的品德素养,同时还要激活人自我学习的内驱力。

(三)实践环节要创新

我们一贯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然而我们在实践环节坚持不够。究竟什么是实践?怎样去实践还要不断创新。在育人过程中也要坚持实践观和问题意识原则和根本。怎样做好实践环节的工作,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的。目前意义的实践观还不够全面,还不够到位,有时流于形式,真正意义的实践是时刻牢记和体现教育方针,紧扣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导向的前提下,能把课堂上的理论外化于行,巧妙融于生活中实践中,高校要善于打造家庭社会政府联动机制,实现区—块—链有机结合,大中小学点—线—面联动效应,让社会全员关注教育参与教育,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让学生感到理论和现实的密切关联性,要让学生感受到实践体验贯穿于教育的全程,不要只局限于理论的研讨,要关注理论涉及的社会问题的研讨,提升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体现全方位育人的实效性。

(四)监督评价要科学

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教育目标把监督评价同步进行,二者协向同行,改变以往的监督评价显得滞后的弊端。只有二者协向同行才能及时发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得到及时纠正,不能带着问题缺点成长,应该在不断完善修订缺点和错误中成长,监督评价要实时要科学,及时止损及时纠错,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能真正反映教育的实质和内涵。

猜你喜欢

环节监督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