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二批扩招专业办学情况调查
——基于三所民营高职学院调查

2020-03-01杨凤敏包慧坚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集中学习教学资源实训

●杨凤敏 包慧坚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主动适应高职扩招后生源多元化、发展需求多样化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保障质量型扩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项目组成员2020年1月到三所民营高职院校开展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与二批扩招学生、班主任、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初步了解了这些学校二批扩招专业的办学条件、扩招学生的教育教学情况,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招生规模大

本次扩招,主要面向广西区内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简称四类人员),民营学校把本次扩招当作一次数量扩张的机遇,全方位深入宣传,多举措组织扩招生源,招生效果良好,这三所学校累计二批扩招报到人数10295人,超过了一批录取人数,其中七成以上为退役军人。

(二)新生入学秩序良好

三个学校均在2019年11月23-24日采取了集中回校报到方式,制定了新生报到接待方案,明确报到流程,迎新工作秩序良好。报到结束后,举行了开学典礼,开展了专业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舍及实训基地。

(三)构建了学生服务与管理平台

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划分班级,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配备了班主任和辅导员。入学第一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学习校园文化及有关制度,发放学生手册。建立了微信群,以专业为单位建立钉钉学生管理系统,确保学生知晓学校通知和学习任务,畅通了信息渠道、管理渠道和教育渠道。培贤国际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扩招学生中党员的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习观,刻苦学习。

(四)90%以上学生选择半工半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选择全日制学习,也可以选择半工半读,90%以上学生选择半工半读。扩招全日制学生与统招学生一起编班上课;半工半读学生采取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为主的学习方式。

二、存在问题

(一)扩招专业实训条件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所学校扩招专业均以工程类专业为主,占到扩招学生总数的50%以上。由于这些专业基础设施条件要求高,生源不确定,除了一所公办与民营相结合的学院具备较好的实训条件外,其他两所学校实训设施工位缺口大,设备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求。

(二)在线课程资源奇缺

据调查,三所院校针对半工半读学生均采用平时在线课程学习,假期集中实体课堂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问及线上课程学习资源时,大家都回答说采用青书学堂网络课程资源,但进一步深究发现,只有一所学院采购了青书学堂,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全,且大多是函授理论课,课程质量偏低,不能满足高职学习需求,也没有学生在线学习记录等问题;另一所学院组织学生使用学校现有的部分网络课程学习,但开课比例不足10%。

(三)人才培养方案不健全

人才培养方案不健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文件要求,各专业总课时2500学时以上,其中集中学习时间不低于40%,但调查中发现,广西工程职业学院课时不足2500学时,并仍然沿用函授课程体系。三所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哪些课程应该集中学习或集中学习多少课时,不明确;有的学校甚至连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劳动、军事教育等必修课程都不安排。

(四)教学组织不规范

一方面是线上学习没有考核基本要求,要么没有资源可学,要么有资源没有老师组织去学,更没有一套考核标准,半工半读学生整体处于放养状态,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核缺乏应有的资源支持与监管指导;另一方面40%的集中学习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回来报到时没有安排集中学习,这三所院校中只有一所学院做了2020年1月11—15日学生回校集中学习的方案,其他学校都以学生不愿意回来等理由搪塞过去。

(五)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批扩招生源差异大,大多采用半工半读学习方式,同时部分专业班级人数少,独立成班教学成本高。针对这些新问题,如何组织学生学习、考核,如何进行学习管理等均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个别学校虽然杜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与全日制在校生雷同,缺乏可行性,对有的学生不愿意集中学习无计可施。

三、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二批扩招学生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关于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教育部教职成厅函[2019]20号文件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部分学校对这些规定拿捏不准,有的甚至存在钻空子以达到降低教学成本的倾向。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建议出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线上线下教学组织实施细则、教学资源建设基本标准等文件,以及针对教学、考核、实习等教学环节的有关管理规定,以确保实施有准绳,指导有标准。

(二)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途径包括校内自建、校校共建及校企共建三种类型。由于二批扩招生源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实训基地等不切合实际,建议由学校配备足够工位的专业公共基础实训设施设备,专业课程或职业岗位实践则可以采用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办法解决。同时要求学校使用兄弟院校或企业实践教学资源要获得对方单位授权,即签订共享合作协议,并出具使用的场地和设备仪器清单,设备使用要有台账记录。

(三)加快在线课程资源库建设

学校应建立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涉及非实体课堂开设的课程都要配置在线课程资源。在线课程至少要包含课程标准、参考书目、学习指南、学习课件、学习视频、案例库、试题库、在线测试、学习论坛等九项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资源。这些课程资源要符合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征。在线课程可以采用引进和自建的方式获取。引进的途径主要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中国大学MOOC(慕课)、兄弟院校自建的网络精品课程或市场上专业开发的网络课程,并经过学校严格审核;缺口部分要自行立项建设。

(四)规范线上线下课程教学管理

每一门课程都要配备合格的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在开课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布置在线学习任务,包括每周学习视频个数、在线学习时长、作业次数及成绩标准,并进行在线学习过程的跟踪管理。在线学习应包括视频学习、在线练习、作业互评、在线交流讨论等学习环节。素质通识课以学生线上自学为主,线下学习时间不能少于课时总量的20%;专业课程线下学习时间(实体课堂)不能少于40%。基本概念、一般理论知识等由学生在线上完成,线下课程主要是针对重难点精讲、试验、项目探究等;线下课程要配备教材、授课计划、教学课件等基本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集中学习教学资源实训
河南省人社厅举行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严以律己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严以修身”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