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

2020-03-01郑嘉楠

卷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陈列文物保护

郑嘉楠

(哈尔滨双城区文物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我们都知道,文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所以要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着重做好文物的陈列和保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针对历史信息进行更有效的传递,从而使文物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从文物保护意识的概念着手,针对当前文物陈列和保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准,针对文物陈列和保管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1 文物保护意识概述

文物保护意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实际情况更有效的研究怎样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针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使其时期研究寿命和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文物出现人为或者自然方面的损坏。文物保护意识要求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不仅要对文物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此同时,要在文物的陈列和保管过程中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研究,把文物保护意识作为导向,进行文物陈列和保管等相关工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实现保护文物完整性系统性的根本宗旨,使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寿命得到充分的延长。

2 文物陈列和保管过程中因为缺失文物保护意识而出现的相关问题

1)文物保管环境不过科学合理。针对文物进行切实有效的保管,必须要配备与之相对应的特定的环境,不同的文物所需要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字画、陶瓷、金属等相关文物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所涉及的温度,湿度以及照明等相关因素都有着不同的要求,然而,当前在文物的具体保管工作中,相关环境并不够科学合理,特别是某些基层文物保护机构,因为资金设施不足,导致文物保护建筑面积比较小,环境比较简陋,无法真正意义上进行文物保管,设备十分陈旧,不同性质的文物放在同一个环境中,摆放的位置不够规范,相关人员职业技能欠缺,在针对文物进行收集陈列保管的过程中,往往把文物随意的放到布满桌子的或者地面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文物进行科学保管。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文物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使其快速老化和损坏。

2)文物陈列过程中并没有严格到位的保护。在针对文物进行陈列的过程中,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并没有着重针对陈列环境进行严格的要求,而相关陈列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欠缺,对于不同文物的陈列环境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例如,金属类文物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文物表面出现电化学反应等等,而纸质、布料等文物要从根本上规避虫害等问题。从实践中来看,针对文物进行陈列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控制好陈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没有定期监测陈列环境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在具体的陈列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采取防霉剂等相关的防范措施,避免文物发霉,或者长期使用同一种防霉剂,极有可能导致某些霉菌对防霉剂产生抗体,无法真正呈现防霉剂的功效。

3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分析

1)从根本上有效关注文物陈列环境的规范性,科学性。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把文物保护意识作为导向,真正意义上有效推进文物陈列工作有序推进,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文物的陈列环境,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照明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方面进一步提升,着重针对文物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并有效应用,确保不同文物的陈列环境更科学合理,符合既定的规范。例如,某些铜锈能够在自然氧化的条件下,针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纺织品的保存和清洁方法等,要科学合理,从根本上保证不同性质的文物能够在与之相对应的更适合的环境中进行有效陈列,从根本上使文物的历史文化研究寿命得到充分的延长。

2)从根本上有效做好文物的防虫工作。从实践中来看,对于文物陈列和保管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包括虫害,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针对文物进行陈列和保管的环节中,工作人员要着重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文物被其损坏。相关工作人员要着重把握相关虫害的特征和虫类的生活习性,如果发现虫害,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从根本上规避虫害破坏更多的文物。不同性质的文物出现虫害的概率有很大差异,针对布料,纸质文物等特别容易出现虫害的文物要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和监测。一旦发生虫害,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灭虫方法进行有效治理,消灭虫害之后要调整文物的陈列环境,确保其温度湿度调整到不适宜于虫类生长的条件。

3)增加大型文物保护设备。要进一步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力度,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大型文物保护设备,例如,装设恒温恒湿的机器设备,以此为文物陈列和参观群众提供不同程度的设备,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手段,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文物的保护效率。

4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保管

1)着重针对文物做好相对应的收集和鉴定工作。在文物保管过程中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要着重针对文物做好相对应的收集和鉴定工作,做好文物收集,要针对文物的藏品数量和质量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提升,进一步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更有效的补充文物藏品,并且通过考古挖掘,采购,交换等相关方式使文物藏品数量以及质量进一步提升。文物的鉴定工作主要是针对文物的真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辨,文物代表着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文化信息,必须要严格鉴定,确保文物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文物在历史文化研究过程中传达出更精准有效的信息,而杜绝出现错误的信息。

2)针对文物进行切实有效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在文物保管过程中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要着重加强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在保管的相关环节中,不仅要针对文物进行客观保护,还要通过现代修复理念和修复计划,更有效的修复文物。在修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要全面细致的充分了解和掌握文物的价值、质地、损害等情况,着重把握文物的整体发掘过程和相应的历史背景,针对文物修复之前的音像,文字和资料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收集,以确保文物原本历史信息为基础,更有效的修复文物。

3)在日常工作秉持文物保护意识。在文物保管工作中要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意识,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践行这种意识,体现出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首先,要进一步有效明确对文物保护绝对不能翻新,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文物的原状和历史信息,着重针对文物进行定期的保养。其次,要更有效的保护好文物的发掘环境,有计划的进行考古挖掘。最后,采取更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针对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坏的相关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做好相对应的预防保护,使相关措施更科学合理,并制定更详实周密的抢救方案,进一步有效确保文物的真实面貌和历史文化信息。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重点看出,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和保管工作,要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针对相关方面的实施策略进行有效执行,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文物的陈列和保管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文物能够真正意义上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陈列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