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搭配下民俗红包的图形设计特征
2020-03-01乔莹
乔莹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412000
引言
民俗红包在地域上发祥于中国,在时间上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也是礼仪往来的一种方式,这些都充分说明民俗红包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红包的封面在构成元素上是相当考究的,运用的图形、文字、色彩、结构等等都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进行红包图形设计时不仅要满足视觉上的美感,还有寓意上的美感,突破去赋予民俗红包更多的可能性。
一、民俗红包概述
红包从出现到现在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红包概念出现于汉代,《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下记载:“是岁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打仗的人用五块石头和铜。如果北斗七星有两英尺五英寸长,他想用疲倦打败所有的士兵。”这里最早出现“压胜”一词。唐代,盛行春日散钱。据《资治通鉴》十六卷记载“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宋元时期春散钱后习俗演变成了孩子们的习惯压岁钱。在清代傅查敦冲所著的《燕京纪事》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来记载压岁钱。到了民国之后,改用红纸包压岁钱,这就引来了今日我们见到的红包概念之起源。现如今,红包被视为压岁钱的前身,除了有“礼金”“金钱”的表意,更有封套包装之意。应用场景也从过年场合一直到升官发财、节庆奖励等各种事件同时也出现了贿赂钱款的贬义。但年节时期民俗红包一直作为主角,是现代人年节的精神需求和愿望。
二、色彩搭配下的民俗红包图形设计的特征
中国传统色彩的形成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从大自然界获取最初“原生态”色彩的认知,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演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逐渐形成我国传统的色彩观。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实践的深入,传统的色彩观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物质颜色,还是与某种自然物质相联系,并且被赋予某种的象征意义和感情色彩,蕴涵着重要的文化内涵。而中国传统红包色彩倾向主要包含了传统五色以及中国红两类。
1.年节文化带来红包图形
源远流长的年节习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核心之一,红包作为年节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图形设计、造型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并与制作工艺、材料所需、艺术手法、文化审美适应。红包图形常直接引用一些造型简洁并具有较强程式化设计的年节图形纹样,将吉祥纹样的图形语言作为设计元素直接引用,在红包设计中有许多比较典型的作品。如清晚期的宣纸红包封,封面上直接引用人的画像与蝙蝠组合在一起,亦表示贺喜之意;鱼所代表的寓意也是吉祥,所以红包上经常出现鱼纹来表示年年有余。龙图形等等传统吉祥图形,成为是华夏民族的族徽和图腾,然而现代红包中此类图形在设计中仍然要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红包的色彩演变要从汉代开始讲起,在汉代当时还有没形成红包封,当时还是用红绳或彩绳来穿钱,从这时开始红色就影响人们的思想。主要由于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人们认为“年”或“年兽”怕红色,运用红色可以保一家平安,久而久之,红色便成为吉祥色彩的一种,成为民俗红包乃至中华民族的代表色。
红包图形题材不仅以动物图案为主题,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花草、树木以及禽鸟图案等多种多样的代表吉祥文化的图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民俗红包图形在历史发展中缺少有关系统的创作理论,政治因素过多。这就使得红包发展不畅、后续滞缓。传统红包图形具有“缘象寄情”的文化特点,也就是以象征,寓意、拟人等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红包图形的文化含义,随着时代发展发生着变化。后来红包习俗已经日趋成熟、蔚然成风,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民俗现象。文化精神的追求需要摆脱表面和形式,对审美的追求源自东方人更关注内心感受的表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地理解。“长寿多福”“生命繁衍” “富贵康乐”“趋利避害”是红包图形普遍的文化意义,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使得中国的年节文化通过红包图形来表达。
2.形式美法则发展红包图形
年节文化的盛行为我们带来了红包图形的初步发展,后来红包图形变得种类繁多,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这主要也得益于民间民俗手工业的工艺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图形的发展传承提供了更多样的载体。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开始将原封不动的植物鸟禽纹样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纳入到民俗红包图形中,例如敦煌研究院设计的红包,选用了敦煌壁画中的动物、植物、乐器、珍宝等原型,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解构、重构、色彩变化,以此来宣传敦煌壁画以及呼吁人们保护壁画的效果。
图1 河南文化红包封
上图1所展示的红包创意灵感源自河南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汉字——“中”,河南鹿邑是道文化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河南淮阳是女娲抟土造人,伏羲绘制八卦的发源地。红包图形运用解构的设计手法将太极八卦与“中”字图形结合,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3.新技术工艺创新红包图形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逐渐变化。红包图形创造性形式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及推广应用,新的技术与新的工艺给红包图形设计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思想与科技的迅速发展,红包的色彩也不再拘泥于红色、金色、紫色这些固定色彩中了。在一些创新型红包里面,虽然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色彩,但总体以暖色调居多,总之,色彩作为民俗红包外显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民俗活动中最富有表情的艺术语言,蕴涵着年文化的内涵,向人们传递着情感,表达着寓意。除了传统印刷红包图形设计中的应用外,平面化的表达形式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应用的载体范围也更加宽广。通过红包造型和图形创新的表现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二维载体下的视觉空间表现。二维载体下的视觉空间主要是通过造型语言的形式规律以及构图法则所衍生出来的视觉上的虚拟空间。它可以理解为图形整体与局部或者是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关系。目前应用较多的就是在红包图形与红包造型的契合上,通过抽拉或卡扣动作形成图形视觉化表现以及新视角的表达互动,给受众一种新的视觉观感和新的视觉体验;(如图2、3)第二种,红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三维表现形式,它主要是结合一些通讯软件以及各种互动方式营造一种发放红包三维展示效果,我们可以从手机等客户终端看到红包图形的全方位展示,图形信息展示更加全面。
图2 猴子吃桃红包(拉伸内页图形变换)
图3 摩斯码鱼红包(内页抽动图形变动态)
在红包设计中,图形设计的现代演绎空间非常巨大。视觉传达的进步,社会的进步,都会通过小小的传统图形与红包艺术设计的切合发展而得到表现和存进,不同时期经济水平影响着图形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进步,制作工艺在通过图形与现代设计而得到发展,思想内涵、传承方式都随着经济模式之变而变,从而体现文化性、艺术性、科技性、社会性、经济性。
结语
红包是历史的见证人,可谓中华民族智慧结晶。通过以上对于红包图形的演变过程以及形式特征分析可以得出红包上的图形设计也是特定时期历史文化的显现。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进行红包图形设计的时候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将传统民俗红包与现代目光相结合创造出一批充分完美的显示中国传统吉祥图形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新时代民俗红包。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被发现,红包的图形设计也不仅仅只停留在红纸上边,“AR交互红包”“摩斯码红包”等根据不同的工艺使得图形设计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图形形式出现在了红包上,但万变不离其宗,优秀红色封的设计需要满足创意,字体,图形,色彩,布局,样式,印刷和工艺的要求。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红包的回忆,作为一名当代设计师,如何将民俗红包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更赋予其新时代的特殊属性,成为不落后于时代的优秀民俗产品,继续给中华儿女带来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