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下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

2020-02-29孔德彭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化阶段机器人

侯 建 孔德彭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3)

1 人工智能时代

进入21世纪以后,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而从最初单纯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到如今密切融入几乎所有产业,也不过五六十年的时间。“人工智能”这一词汇最早是在1956年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助理教授John Mc-Carthy提出。随后,艾伦·图灵发表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到2006年,Hinton提出了“深度学习技术”,使得人工智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1]。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美国在2016年相继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文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构建了新的蓝图。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以及英国等欧洲国家都制订了本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2 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职业教育应当服务支撑国家的重大战略[3]。由此,国家整体的发展布局、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需要什么类型的职业人才,即开展何种职业教育。反过来说,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也应服务于产业。两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基于此,职业教育发展形态急需作出诸多调整:

2.1 专业设置

2017年,BBC就根据牛津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Obsborne和Carl Frey的相关研究预测了未来365个工作岗位的“被淘汰率”。结果显示,电话销售、打字、会计、保险业务等都有超过九成的被淘汰率[4]。当然,随着人工智能的更趋成熟,在促进“人机合作”上面将会衍生出大量的工作机会,诸如数据处理员、人类与机器人关系顾问、数据纠错、软件伦理等等[5]。而我国职业院校往往三年进行一次专业调配,如何与社会发展同步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 教育理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本意为人工制造出来的智能,如图2所示,它深深地挑战着现存的教育生态。梁迎丽等认为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包括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多元化等[1]。北京师范大学智慧研究院的黄荣怀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应该进一步健全智慧教育,应该发展智慧学习、建筑VR+教育、大力开展教育机器人的研究等[6]。

图2 人工智能与教育理念的关系

3 教师专业化发展

联合国根据近年来的教育研究报告曾指出,教师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7]。所以教师的专业化显得极为重要,而真正使得“教师专业化”得以长足发展的还有赖于保罗·朗格朗所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

3.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的专业发展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此后的10多年时间主要是欧美的一些学者进行研究,80年代以后开始了全球范围的盛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从一名教学新人发展到成熟教师的过程。这里的“专业化”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8]。

3.2 专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富勒是最早提出她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她自己的理论称为“关注阶段理论”,具体划分为教学前关注、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学生关注等四个阶段[13]。除了富勒,还有伯顿的生存阶段理论以及菲斯乐、斯德非等人的理论[9]。国内的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也意见不一,有二、三、四、五阶段论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叶澜教授从自我更新的角度提出的发展阶段论,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10]。

3.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许多研究者也对其影响因素作了相关的论述。如中国台湾的绕见维认为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因素。在教育部师范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则有更为细致的阐述,包括师范教育前的因素、师范教育的因素以及从教后的因素。再考虑到中职教育的基本特点,本文概括为下表所示:

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表

4 人工智能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分析

诚如前文所讲的那样,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则聚焦社会因素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4.1 专业知识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推动了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市面上都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和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高度契合,但是职业教师特别是中职教师已经疲于备课、上课、学生管理,还要关注专业对应领域的发展,如何减轻教师的“行政负担”,有效地进行教育机器人方面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有何帮助中职教师利用教育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设计项目,创设教学情境,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

4.2 专业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教授就指出,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在最近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让计算机拥有智能,从而某种程度上代替人类提供最佳的教学。唐汉卫则从未来学和人工智能发展下的角度来探讨了教育,指出未来的教育可是一种“人机共存”的状态[5]。如何与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机器人合作教学,可能也会是未来包括中职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的新的挑战。

4.3 专业情感

当前的中职学生除了就业,更多的是选择升学,国家也为中职学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升学体系:中职→高职→本科→专硕→专博。也就是说,中职学生未来不止可能从事低端的技术工作,还可能担负设计、研发等各种职责。这就需要借助人工智能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对于未来升学的工科类的学生也应当开展工程伦理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研发、工程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5 结语

人工智能在全世界都刮起了一阵旋风,即将替代诸多行业的劳动者。人工智能的影响当然不会游离于教育之外。随着机器人的不断智能化,必将部分取代教师的工作。机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会以远高于人类的速度迭变,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要职责的中职教师又该如何通过专业发展应对这种教育领域的“机器换人”,值得我们深思。

猜你喜欢

专业化阶段机器人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