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悄悄的嘴脸》中的复调与对话艺术

2020-02-28荆炜琪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复调对话

摘 要:阿拉提·阿斯木是当代维吾尔族双语作家,其作品《时间悄悄的嘴脸》采用意识流、复调对话等现代性手法,具有狂欢化风格的语言十分独特。本文将利用巴赫金提出的有关复调小说和对话艺术的相关理论,对小说中的多种对话形式进行分析。主要从人物之间、主人公与自身、主人公与外界和与抽象事物之间的对话等方面,来探寻主人公与作者的全新关系。

关键词:阿拉提·阿斯木 复调 对话

阿拉提·阿斯木是一位维吾尔族的双语作家,他的作品十分具有现代性特点,曾获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前期有学者对其双语创作、诗意写作、语言特色、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观照。在本论文中,希望从复调艺术的这个角度,利用巴赫金的相关理论,对其长篇小说《时间悄悄的嘴脸》进行解读,试图探求其作品的多种可能性。

一、巴赫金理論简介

(一)复调理论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谈到“有着众多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他认为陀氏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并非完全定型的,而是在多声部的回响式对话中展现,进行自我的演变与成长。作家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是自由与平等的,主人公在小说中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意识”,作者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对话中完成整部小说的编织,展现一类与“独白式小说”不同的“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形式。

(二)对话理论

巴赫金所认为的对话,并非简单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其是一种与他人互为相对关系的对话,即所谓的“我存在他人的形式中,或他人存在在我的形式中”。我与他人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佐证对方存在的关系。由此产生的对话是一场“大型对话”,这场对话贯穿着一部小说的始终,并且在这场对话中塑造文学形象,将文学形象的个性和对话相互展现,构成整个小说的复调性。此时的对话不仅仅作为交流的工具,它代表的是各个参与这场大型对话的主体的思想,它的功能不同于“独白型小说”,是直接参与塑造人物形象思想的一种方式,这种狂欢将各个声音吸纳,展露出的是小说整体的思想的复调和多样性。其塑造的主人公相较于“独白型小说”具有更多的自由和不确定性。

(三)狂欢化理论

巴赫金在《诗学与访谈》中指出陀氏所创作出的世界是“一个由相互阐发的不同意识组合起来的世界,是一个由互相联结的不同人的思想意向组合起来的世界。“同时他还提出这是一种‘狂欢式的亲昵关系,即人们之间任何的距离全消失不见。”这种狂欢节式的对话是指对话的双方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思想交流。

巴赫金在他的著作中系统阐释了这套有关复调小说的理论,本文在此借用他的这套理论来分析《时间悄悄的嘴脸》这部小说的对话与复调艺术。

主人公艾莎麻利和哈里因为玉石产生矛盾而大打出手,艾莎麻利误以为伤了哈里性命而仓皇逃窜去上海,进行了换脸手术后以另一张“嘴脸”回到新疆准备为被哈里杀害的弟弟报仇,在这过程中艾莎麻利领悟了关于时间和金钱的生命哲理。回到上海找回了自己的“嘴脸”,放下仇恨,最后和仇人化干戈为玉帛。

二、《时间悄悄的嘴脸》中的三种对话形式

(一)人物之间的对话

其他人物与吉米提对话的同时,也是和他的另一个嘴脸(艾莎麻利)进行对话,身份的分裂导致他以另一种身份审视自身和别人。这些人物嘴脸的转变在小说中大多由对话的形式呈现,很少有描写。外力乔康等面对吉米提彻底露出了自己的另一幅嘴脸,他贪婪地问吉米提要了一辆车,甚至还觊觎自己丈母娘的财产。但同样也有坚守自己嘴脸的人,比如艾海提老鼠、居来提公鸡、雅库夫走狗,还有妻子玛丽娅,妻子的洁身自好以及在诱惑之下朋友对于承诺的坚定,都让艾莎麻利不仅看清了身边人的“嘴脸”,也开始反观自己,找到重新审视自我灵魂的一种方式。这类对话在小说中也是最多最普遍的。对话的交流正如巴赫金所阐述的:“这种小说是几个意识相互作用形成的总体,其中任何一个意识都不会完全变为他人意识的对象。”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相互作用,推动着小说对于“嘴脸”的含义的阐释。作者站在“全新的作者立场”以对话方式进行“探问”和“激发”,这也推动着读者去探求人物身上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

(二)人物自身对话——我与自己嘴脸的对话

主人公艾莎麻利在进行了换脸手术以后,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吉米提。吉米提回到新疆以一副全新的“嘴脸”接触身边的人,同时也在反思和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嘴脸”。在小说的这部分里,艾莎麻利看似面对着外界众人,但实则是面对自己的内心,与人物的对话都从另一个角度上变成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艾莎麻利认为外力乔康虽然有两副嘴脸,但好歹是自己的嘴脸,而自己却用着别人的嘴脸。如果说艾莎麻利是为了逃避自己的错误或者自己的内心而进行换脸手术,那么,换脸后他的所见所闻即是促成他找回自己内心最真实嘴脸的催化剂。这也是他自己决心进行自我救赎的开始。换脸后的经历使他审视自己的真实嘴脸,心灵的对话与拷问让他最终决定换回自己的嘴脸,去面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我应该变回自己的脸来。”艾莎麻利的心理描写便是这种内部心灵对话的一种体现形式,同时作者还将这种自我内心的挣扎与对话幻化为外界的事物,产生了一种意识流式的效果。仿佛读者置身于一个梦境中,梦中的所有事物都在和主人公进行对话,为他的心灵救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三)人物与外界(与作者)对话——牛、羊、蝴蝶、黄昏等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研究》中说道:“小说内部和外部各部分各成分之间的一切关系,对他来说都带有对话性质。”a在阿拉提·阿斯木的小说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参与这场大型“对话”。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对于主人公发掘自己内心的“未完成性”贡献自己的一份话语。与萧红《生死场》中将大自然的各类动物及节气变化的声响置于小说中不同的是,在本小说中各类自然事物仿佛具有了生命意识。跟着主人公艾莎麻利的意识流都参与了这场大型对话。在小说中随处可见黄昏、黎明、奶牛、酒、露珠、蝴蝶等和主人公艾莎麻利的对话,这些事物都有各自独立的声音,同时也和主人公的内心进行对话。例如“蝴蝶们说,你是天下一等幸福的人,因为你知道你自己的嘴脸不是自己的”;奶牛说“我昨天梦见了你的嘴脸”;“黄昏说,真正的悔过,是一半心向另一半心默默倾诉”b等。小说中随处可见这种“狂欢化”的对话,它体现了杂体性和多声性的凸出。这种人与事物之间也完全消除了距离感的对话,体现的正是一种思想和其他思想的交流与互换,这才展现了思想的价值。正如巴赫金所言:“思想只有同他人别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c小说中这类“狂欢式的亲昵”关系,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纠葛,也增加了小说语言的复调性,让小说更加具有可读性。

(四)与抽象事物进行对话——与时间对话

作者通过艾莎麻利与自己内心深处嘴脸的对话,阐释出了时间的主题,时间是命运的旁观者也是审视者,艾莎麻利的仇恨和他萌生的罪恶念头,时间都在旁观,只有当艾莎麻利领悟到时间的意义才使时间真正参与到这场大型对话中来。艾莎麻利与时间的对话也是他与自我内心的对话与挣扎,他变脸后的内心纠葛,对“不是自己嘴脸”的挣扎,和他放弃复仇决定换回嘴脸的内心斗争,都在与时间的哲理性对话中有所体现。

其次,艾莎麻利的母亲米娜娃儿是这部小说中的清醒者,她代表了真善美与爱的化身,她与艾莎麻利关于时间和嘴脸的谈话,他也曾说:“妈妈,你是能看清我的灵魂的……我要向你忏悔。”d也是促成他彻底放下仇恨进行宽恕与自我救赎的关键转折点,从某种程度上说米娜娃儿也是时间的代言人,时间的旁观被她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她在第一时间便看穿了艾莎麻利的假嘴脸,就好像时间一样知悉一切虚假与伪装的嘴脸,时间通过米娜娃儿“发声”。米娜娃儿、时间、艾莎麻利和作者在小说中进行“亲昵式狂欢”的对话交流,全书贯穿的主题在众多对话交织的乐章中得以彰显。小说结尾处时间在歌唱将时间对于人生及生命的意义推向高潮,“日光之下,并无新事”e。小说写道:“大地没有遗憾,时间继续前进,人间的好事继续上演,昼夜如此准确分明,时间继续翱翔,如此绚烂如此小小的丑陋如此微妙的低调。”时间洞悉一切嘴脸的形态,但仍以是温柔且温暖的姿态并非冷眼旁观,小说以宏观的视角,人世间的各类繁杂之事在时间的长河中都被温柔对待来深化关于救赎和宽恕的主题。对此,作者写道:“正午像神话,慷慨地敞开大道,滋润人间的福祉方向。傍晚像史诗,在亲切的大地上重复时间的恩爱和嘴脸,播种黎明的曙光,收获神话和史诗赐予人类的希望。”f

四、结语

小说中跨越民族、超越抽象和具象、逾越人与事物之间的隔阂,这种类“扁平化”的对话狂欢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自由和洒脱的气息,也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平等的关系。郜元宝用“交响乐”来比喻阿拉提·阿斯木小说语言的“音乐性”。g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诗意化写作的特色,其中不乏富有韵律感的诗性语言。这种音乐性既与作者的维吾尔族文化背景和维吾尔语言的熟练掌握有关,又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汉语写作基础。作者将哲理性的诗意句子掺杂于叙述性语句和方言俗语之中,这种多音节多声部的碰撞使小说的语言有了蒙太奇式的新颖效果。作者作为一个双语作家,采用这种方式对汉语进行“陌生化”寫作,无疑是探索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不得不看出这种写作方式的一些弊端,过分诗意化的语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故事性。并且主人公艾莎麻利最终决定放下仇恨,宽恕一个间接害死自己两位亲人的仇人,这个情节的处理显得太过单薄与扁平。小说整体构成了一场大型对话,像一场交响乐表演,人物的命运在其中纠葛交错。但终究逃不过时间悄悄地审视,时间、金钱、嘴脸之间所体现的人生哲学也在对话中呈现给读者。

a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bdf 阿拉提阿斯木:《时间悄悄的嘴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页,第92页,第228页。

c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e 见《旧约·传道书》。

g 胡杨:《在岁月中沉淀,在泥土中绽放——阿拉提·阿斯木长篇小说〈时间的玫瑰〉座谈会发言摘要》,《新疆艺术(汉文)》2017年第1期,第40—47页。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 (第五卷)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4]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 陈太胜.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艺批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 赵佳晗.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9] 胡杨.在岁月中沉淀,在泥土中绽放——阿拉提·阿斯木长篇小说《时间的玫瑰》座谈会发言摘要[J].新疆艺术(汉文),2017(1):40-47.

[10] 何莲芳.穿行于维汉两种文化间——阿拉提·阿斯木的汉语小说创作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06-111.

[11] 代亚平.试论《时间悄悄的嘴脸》的语言特色[J].名作欣赏,2016(29):73-74.

[12] 翟晓甜.阿拉提·阿斯木的超越与创新——读《时间悄悄的嘴脸》[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23-126.

[13] 万明子.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的隐喻关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1):63-66.

[14] 陈红明,丁晓萍.《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复调艺术[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5):66-71.

[15] 刘德飞.“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定义的非对称性——对巴赫金复调理论的一点再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8(1):20-24.

作 者: 荆炜琪,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复调对话
宗教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