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人陈振续写“雷锋故事”

2020-02-28刘永安

妇女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家庭

刘永安

军营十六载,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助失学儿童,照顾孤寡老人,街边理发,路边修车……他经常说:“雷锋走了,可雷锋精神不能走。”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矢志不渝做雷锋的传人,竭尽全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从自己学雷锋到带着妻子、儿子学雷锋,再到创建盘锦“雷锋家庭联盟”,带动千余家庭一起学雷锋——他就是“盘锦好人”陈振。

熟悉陈振的人都说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天生一副热心肠。陈振的人生信条就是“当一辈子好人,做一辈子好事”。

在部队懂得了雷锋精神的真谛

1989年3月,陈振从黑龙江省参军入伍,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服役。在部队,他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教育,懂得了雷锋精神的真谛,一颗雷锋精神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陈振说:“我记住了雷锋说过的那句话,决心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陈振一边苦练军事本领,一边自学了理发、修理自行车、磨刀剪、做豆腐以及瓦工、木工等技术。他还创建了学雷锋小组,每到节假日,都会和战友一起,利用所学技术,为驻地群众服务,陈振因此在驻地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学雷锋标兵。

成为先进的陈振,被当地一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他不仅传播雷锋精神,还在学校成立了少年军校,为学生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等课程。每周一次授课,陈振风雨不误,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许多新知识,也密切了军民关系。学生们不仅喜欢陈振的课,慢慢地也喜欢上了这个“知心哥哥”,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和他说,陈振则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小学四年级学生包大国因父亲病重,家里缺少劳动力,无奈只得辍学回家务农。陈振知道后,就到包大国家里去,帮助铡草、耕地、喂牛喂羊。忙不过来的时候,战友们也来帮忙。失学一个月后,包大国重返课堂,后来他考上兴安盟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当地一所小学当老师。在陈振及战友的帮助下,还有7名困难家庭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1994年,陈振所在部队的驻地换到大连庄河。作为连团支部书记,他一边组织连队的学雷锋小组为驻地群众服务,一边和3户孤寡老人结成“亲戚”。81岁的郭廷福老人无儿无女,和老伴儿相依为命。每个周末的下午,陈振都会去老人家帮忙做家务,同时送粮油、送药品。老人病了,陈振整夜伺候在炕前。郭廷福逢人就说:“有陈振这个孩子精心地照顾,我这日子过不够!”

陈振所在部队多次更换驻地,但无论在哪儿,学雷锋做好事是陈振不变的追求。他的事迹先后被《兴安盟日报》《前进报》《解放军报》报道,并被编入《索伦河谷的风采》一书中。他还被部队树立为学雷锋典型人物,两次荣获沈阳军区颁发的学雷锋铜质奖章。

2005年,陈振从部队转业到盘锦市信访局工作后,仍然将学雷锋的传统保持下来。和陈振同住一个小区的李清和一家生活非常困难。李清和身体残疾,老伴儿患有重症疾病,80多岁的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仅靠李清和做点裁缝活儿维持生计。

“这个家如果没有社会资助,生活举步维艰,我得帮一把。”陈振经常看望他们,送钱、送米、送面,时间长了,小区的人们议论说:“老李家多亏了有这么一门好亲戚,让人羡慕。”开始的时候,李清和还和大家解释,说陈振跟他家非亲非故,因为在他心里也不敢肯定陈振这样的帮助能坚持多久。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时光没有冲淡他们的感情,反而让他们的联系更加密切。

学雷锋做好事让他收获了美好爱情

1992年8月,陈振被部队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炮兵学院学习。学雷锋做好事为陈振保送上军校加了分,也让他收获了美好爱情。

陈振永远忘不了1992年8月25日那一天。当天,他先从部队驻地赶到吉林省白城市,然后乘坐火车到北京中转去长沙上学。那天天气炎热,车内更是高温难耐。火车从白城站开出不久,陈振看到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大娘提着包裹站在过道上。看到老大娘疲惫的样子,陈振立刻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人,自己则在拥挤的车厢内一直站着。

这一幕,被同车厢的一个姑娘看在眼里。陈振在北京火车站办理中转的时候,恰巧又和这个姑娘不期而遇,二人攀谈起来。这个姑娘叫李红岩,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正在武汉铁路运输学校上学。李红岩和在自己家乡当兵的陈振聊得很投缘,她心里想:“入伍三年多,他就立功、入党,并被保送上军校,一定是个好青年。”

在北京火车站分别后,陈振和李红岩一个去往长沙,一个去往武汉,但相互间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此后,两人鸿雁传书不断,李红岩倾诉了对陈振的敬慕之情,陈振也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在两个年轻人的心灵里升腾。1996年,他牵着她的手走上红毯,结为终身伴侣。

婚后,在陈振的学雷锋行动中,李红岩能参与的都积极参与,需要花钱的时候,也二话不说,用多少都没有意见。李红岩说:“我嫁给他就是图他人好,一个能为别人付出爱心的人怎么会对我、对家不好呢?虽然我们物质上不富有,但是我们生活得很知足,他让我时刻感受到温暖。”

每到休息日,热心公益的陈振就忙得不可开交。福利院、贫困户家中、特殊教育学校……都能留下他的身影,而家务活儿大多落在了李红岩身上。有人问她:“你不抱怨吗?”李红岩回答:“学雷锋成就了我俩的姻缘,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心灵洗礼,我能间接为公益出力,也是一种幸福。”

2002年,有了儿子陈湘楚之后,陈振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将雷锋精神传承到下一代。从陈湘楚懂事起,陈振就常给他讲雷锋的故事,6岁之后开始带着他一起学雷锋做好事。2009年,陈湘楚成为盘锦市最小的实名注册志愿者,每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在100个小时以上。他曾3次参与为地震灾区募集善款活动,并将自己的零用钱全部捐出;他还将自己的各类玩具、书籍、衣服送给农民工子女。2017年,陈湘楚被评为全国“最美中学生”。

影响带动更多人与时俱进学雷锋

2009年2月28日,陈振创建了盘锦“雷锋家庭联盟”。当天,在盘锦辽河商业城门前,陈振一家与另外5个家庭聚在一起,为群众修理电器、理发。不拘一格的宣传和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现场群众对“雷锋家庭联盟”印象深刻,特别是他们带着孩子开展家庭学雷锋活动的做法,得到很多市民认可,现场就有20多人代表家庭报名加入“雷锋家庭联盟”。

此后,陈振经常组织“雷锋家庭联盟”成员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帶领他们深入街道、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拾捡白色垃圾,开展环保宣传,参与绿化和护绿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每一项活动都是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让家长给孩子正确引导的同时,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2012年5月,“雷锋家庭联盟”的300多个家庭参与了湿地公园认养树木活动,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每个家庭都认真地为自己认养的树木系上标识牌,清理树周围的杂草,为树苗浇水。联盟成员翁衷敏感慨地说:“认养树木让孩子与小树共同茁壮成长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生态意识。”

如今,经过10年的发展,“雷锋家庭联盟”已发展成为1000多个家庭3000余人参与的志愿者团队,被授予盘锦市学雷锋先进集体。

2015年3月,陈振带着联盟成员看望了雷锋的生前战友乔安山,聆听了乔安山关于雷锋事迹的精彩讲述。这次活动,让他们又一次走进雷锋的世界,增强了弘扬雷锋精神的坚定信心。2015年10月,陈振入选“中国好人榜”,2016年成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专栏封面人物。

编辑/倪萌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家庭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