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28李丹丹
李丹丹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管理会计学是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为目的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应用学科[1],体现了会计学由传统核算会计向创新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的拓展,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十分注重应用实践。为顺应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人才需求,管理会计教学引入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依托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情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Seminar)是源于18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率先在国内本科阶段尝试开设小型研讨班课程。小型研讨班通过具体、典型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带入若干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质疑批判,研讨并提出各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入21世纪,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经济市场快速发展对复合应用型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逐步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呈现常态化、普及化趋势。
首先,教学情境设计是小型研讨班教学的基础,研究讨论是小型研讨班的核心,教师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热情。其次,教师通过案例、材料引出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讨论范围。再次,教师通过课前文献检索以及课堂资料整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实现了由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二、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缺口较大,而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才也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这一现象反映了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管理会计培养目标十分重视“能管型”管理会计,同时也注重避免误入只懂得管理会计理论却没有实际管理能力的“高级核算型”管理会计歧途。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通过将发生在企业的真实案例情境引入课堂,从教学素材源头贴近企业实际,围绕真实问题展开教学,促进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判断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存在复杂交错的状况,会计学科授课缺少其他学科相应的理论知识。[2]在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中,学生为了探析问题、论证观点,会主动查阅文献甚至广泛收集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自己知识体系的交叉梳理,形成了独立探索思考的能力,逐步完成了多学科交叉的自主学习。
再次,管理会计教学的现状普遍是教学方法陈旧、考查方式单一,客观上使学生产生应试心态,学习动力不足。[3]而在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将企业管理会计的真实案例情境呈现在课堂上,这可以增进学生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
最后,在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作为研讨课开展的前提条件,有效地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因此,从管理会计教学特点、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来看,引入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三、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实施
(一)小型研讨班课程设计
1.小型研讨班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是通过情境设计、小班授课等方式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小型研讨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图1 小型研讨班教室布置示例
2.小型研讨班教学的特点、形式和要求
小型研讨班通过现实情境设计和虚拟情境设计等方法让学生从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主导。现实情境设计是针对现有教学物质条件进行的设计,比如桌椅的摆放方式(图1)、实地教学、拓展活动等;虚拟情境设计主要指的是案例情境,以及通过技术手段(视频影音、VR等)实现的模拟情境等。在小型研讨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表1 小型研讨班教学准备阶段
续表
表2 小型研讨班教学实施阶段
(二)小型研讨班教学应用实例
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依照本课程知识要点撰写了《疯狂扩张的乐视会在更加疯狂的瞬间倒下吗》《三一重工可转债案例结合VBSE教学实操探讨》[4-5]等适合学生的案例,在案例中设计了教学启发、调动、思考、论证等多个潜在教学环节。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案例主题、情境查阅资料,融入案例情境、分析思考和讨论提问。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接着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案例实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从“专家”角度分析评价案例内容。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积极性的同时,要避免学生的思考浮于表面,让学生对案例现实问题、专业知识产生兴趣,进行主动的思考学习。
(三)小型研讨班教学实施效果
学校多次开展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管理会计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学生在这种自主的、跨学科的、有深度的学习体验之后,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理论的实践者。教师在分析讨论等平等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师生互相启发、相得益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小型研讨班教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能力、动力,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开始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种下了规划学习生活的种子。
四、对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一)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的适用性
首先,教学情境设计是研讨班顺利开展的基础,情境设计又分为现实情境设计和虚拟情境设计,其目标都是实现氛围较好的课堂效果,而案例情境是比较常用的虚拟教学情境设计。其次,6—10人小班授课能够避免课堂上学生含蓄沉闷、相互推诿等现象,同时,较少的学生也降低了教学情境设计及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此外,通过对教学对象的长期分析,研究者逐步确立了选择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历丰富的学生参加小型研讨班授课,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有能力、有时间、有条件参与新的教学模式实践。
(二)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授课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性
案例情境教学和小型研讨班教学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上有优势,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但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其逻辑性、系统性要差一些,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讲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各种教学模式方法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小型研讨班授课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它们的互补。小班教学和传统教学能够让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实现平衡,同时兼顾大班教学的从众效应和小班教学的独立效应,既能够对个别学生进行激励教学,也能够进行系统整体教学。
(三)合理选择案例情境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6]是小型研讨班教学设计情境中最为常用的,选择合理的案例情境是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前提。首先,恰当的案例情境贴近知识要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有效地成为知识点和学生兴趣之间的连接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案例必须来源于真实事件,必须兼具矛盾、冲突、困难、决策等多重可供分析思考、讨论判断的因素。由此可知,合理的案例情境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促使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8]最后,案例的选择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学生身上的体现是不尽相同的。授课教师在撰写案例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教学情况的配合度,撰写设计出最为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
(四)小型研讨班教学氛围的营造
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需要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然而,会计专业学生在多年的传统教育中已经形成服从教师、一切由教师主导的被动接受性学习习惯,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讨论氛围的营造。因此,在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本校现实情境条件,比如调整桌椅位置,转换教学场所,拓展活动等。另外,教师要尽力开发设计虚拟情境条件,比如案例设计、视频影音渲染、VR逼真模拟等,致力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师生在教学中探讨初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时,可以将教学场所变为学校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在那里,学生可以实地感受初创企业的经营及决策,通过空间的变化激发学习热情。
(五)小型研讨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是新的考验,而且对教师也是新的挑战。一方面,教师要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能较好地完成教学情境设计,例如教室场景设置、教学场所选择、案例撰写、数字化教材制作等。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完成正常教学以外的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场景设计、教学心理推理等内容,对教师来说,单独承担这样额外的任务难度是很大的。所以,高校除了加大对相关教师的培养力度外,也可以尝试用教师组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五、总结
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思考管理能力,实现能管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然而,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在现实教学应用中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共同上课的“大班”情境教学问题等。因此,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小型研讨班管理会计教学模式除了需要持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外,还需要高校给予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