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恩替卡韦和进口恩替卡韦疗效比对

2020-02-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治疗率卡韦乙型肝炎

陈 松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

乙型肝炎病毒由于自身的独特复制性,从而使得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则是通过核苷类似物抗HBV,而核苷类似物抗HBV的种类较多,但疗效和耐药性均存在着差异[2]。研究发现,恩替卡韦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抑制病毒,但在用药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疗效,那么还需要注重的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因此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此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1年内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抽选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排除标准:有其它重大疾病史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进口恩替卡韦治疗,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20~25岁,平均年龄22.31±2.15岁,病程1~3月,平均病程1.13±1.1月),观察组(50例,使用国产恩替卡韦治疗,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20-25岁,平均年龄20.21±1.13岁,病程1~3月,平均病程1.14±1.3月),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数据差异不明显,因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患者和我院伦理委员会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1.2.1 使用进口恩替卡韦治疗

予对照组患者进口恩替卡韦治疗,进口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主要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法用量:口服,餐后2 h服用,0.5 mg/次,一次/日,若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则剂量有所调整,1.0 mg/次,一次/日。

1.2.2 使用国产恩替卡韦治疗

予观察组患者国产恩替卡韦治疗,国产恩替卡韦(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018),主要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法用量:口服,餐后2 h服用,0.5 mg/次,一次/日,若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则剂量有所调整,1.0 mg/次,一次/日。

1.3 观察标准

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的治疗效果(痊愈:患者症状痊愈;显效:患者症状发生好转;无效:除显效和有效以外的情况)。总的疾病治疗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注: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其治疗费用越低,那么患者对药物的接受度越好,则用药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并对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和“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和%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患者总的疾病治疗率

两组患者总的疾病治疗率:观察组痊愈40(80%),观察组显效8(16%),观察组无效2(4%),总的疾病治疗率:96%;对照组痊愈40(80%),对照组显效7(14%),对照组无效3(6%),总的疾病治疗率:94%。计算得出x2=0.4211,P=0.516(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对照组75%,观察组93%,计算得出x2=12.0536,P=0.001(P<0.05)。

3 讨 论

本文的研究数据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总的疾病治疗率高达94%以上,因此表明该药物的疗效较为显著[3]。

两种患者分别予国产恩替卡韦、进口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国产的恩替卡韦采用的是分散片的形式,因此遇温水时可以迅速溶解,因此增加了药物的达峰浓度,患者的吸收较快,同时服用方法较为简便。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两者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那么患者在选择时,则会优先考虑治疗的费用,国产恩替卡韦的价格显著低于进口恩替卡韦,因此上述这些因素均增加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首选国产恩替卡韦,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

猜你喜欢

治疗率卡韦乙型肝炎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耐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