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啄羽癖的研究进展

2020-02-28邓力洋张雨蝶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饲粮羽毛鸡舍

袁 曦,白 雪,邓力洋,张雨蝶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绵阳 621000)

啄羽是现代禽类生产管理中的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存在于笼养体系中,在各式饲养体系中也广泛存在。啄羽癖的发生,常常导致生产力的降低和动物福利下降。啄羽被定义为啄击和拔出同伴的羽毛,是的一种非争斗性的异常行为。啄羽通常可分为轻度啄羽和严重啄羽。轻度啄羽时,羽毛未被拔出,羽毛几乎不受到损害,被啄鸡无反应或仅有轻微反应;严重啄羽时啄羽动作有力,可以从身体上拔掉羽毛,导致被啄鸡出现强烈的反应,或逃跑或反过来回啄这只啄羽鸡。严重者常使被啄者皮肤裸露,最终则发展为食肉癖[1]。

1 啄羽的传播方式

啄羽的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如果由于啄羽的发生使禽群陷入某种意义上的混乱,那么这种混乱可能触发异常行为的突发;第二,一只鸡可能观察到另一只鸡的啄羽行为,同时进行模仿。如果这只鸡对这种行为发生了兴趣,那么它将继续啄羽,转而为其它个体的啄羽提供了一种模式,即个体通过对同伴行为的观察而具有了社会学习能力;第三种是最简单的方式,最初的几只具有啄羽行为的鸡损坏了其它鸡的羽毛,而损坏的羽毛又成为有吸引力的目标,使别的鸡开始啄击新损坏的羽毛,最终导致啄羽在整个鸡群内传播。

2 啄羽产生的原因

啄羽的发生常无法预料,而且目前为止也没有合理有效方法来阻止这一行为的发生。尽管人们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这一伤害行为的原因尚未充分了解,现在已经知道光照强度、食物成分、饲养密度、群体规模以及应激等变化都会影响啄羽的发生[2]。

2.1 营养因素

营养缺乏是诱发啄羽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单一性和综合性的营养缺乏,主要是由于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或质量达不到要求等因素引起的[2]。

2.1.1 饲粮中蛋白质不足或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比例失调

蛋白质是维持鸡的生命、生长发育、羽毛形成及产蛋的基本物质,若饲粮中蛋白质不足,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的缺乏,是诱发啄羽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鱼粉价格过高和对肉骨粉的禁用,养殖户多采用饼粕蛋白饲料,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鸡的需要,从而造成必需氨基酸的缺乏。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仅用植物性蛋白质的试验鸡出现了严重的啄羽现象。另外,饲粮中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缺乏羽毛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时,更易引起鸡的啄羽行为发生。

2.1.2 饲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或比例失调

铜、铁、硒、硫、锌、钙、钠等矿物质元素缺乏,尤其是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使鸡采食量减少,饲料营养利用率低,导致鸡的营养缺乏,易引起啄羽及啄肛等恶癖。维生素B12缺乏时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缓慢、羽毛生长不良,容易诱发啄羽[3]。其它的B族维生素,如生物素、泛酸、烟酸等大多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鸡缺乏时多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羽毛脱落,是啄羽产生的诱因。

2.1.3 饲粮中粗纤维含量低

鸡对粗纤维的需要量不多,消化能力也很差。粗纤维含量过多时,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阻塞消化道。但粗纤维缺乏时,肠蠕动不充分,同时,粗纤维含量低的饲料,体积小,容易消化,常常使鸡有饥饿感而到处啄食,因而易引起啄羽。

2.1.4 饲料形状

鸡的最佳食物形状是将饲粮加工成粗细均匀的饲料。如果调成粉状饲料,则鸡采食时用爪子和喙扒刨饲料,在造成饲料浪费的同时,也影响饲粮的营养平衡。但若将饲料加工成颗粒状饲料,鸡就会毫不费力的添满嗉囊,如此鸡就会显得空闲和“无聊”,将会增加啄羽的发生。相对于饲喂颗粒料的产蛋鸡和雏鸡,饲喂粉状料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采食上,表现出更多的觅食行为,从而可以减少啄羽的发生。

2.2 环境因素

2.2.1 鸡舍环境不良,卫生条件差

鸡舍中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好,常造成空气中氨气、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破坏鸡的生理平衡,尤其是在高温高压下,鸡体散热受阻,鸡表现出烦躁不安,容易引发啄羽。在高温低湿时会使鸡的羽毛蓬乱且无光泽、皮肤干燥发痒、毛根脱落、羽毛受损,也会诱发啄羽及互啄。鸡舍卫生打扫不彻底,卫生条件不好,使平养鸡的羽毛上粘满鸡粪和其它污物,造成鸡绒毛粘连,甚至有的鸡皮肤因污染、感染而长满疙瘩,在沙浴行为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鸡常用喙整理羽毛或搔痒,并由此引发啄羽。

2.2.2 光照不适

光照是饲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鸡的生长发育及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鸡舍内光照强度过大、照明时间过长,会使鸡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心理上表现出烦躁不安,容易引起争斗,形成啄羽。大量研究表明,在蛋鸡饲养中光照强度强烈影响啄羽的发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损害程度增加。因此,无论何时都非常有必要降低光照水平从而控制啄羽。采用自然光照的鸡群,中午时啄羽发生较多,即是光照过强的缘故。

2.2.3 饲养密度与规模

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一般来讲,饲养规模大,饲养密度也相对较大。单位面积鸡只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个体活动空间的减少。禽类的大规模饲养方式已经受到了批评,在严重限制了动物的行为表现的同时,也会降低动物福利。在小鸡群中,个体间熟悉快、因而争斗少,发生啄羽的机会就小。在蛋鸡饲养中,由于争斗性的遗传率高,加之密度大而带来的应激,易诱发啄羽的发生[4]。

2.3 饲养管理因素

2.3.1 限饲因素

在商业生产条件下,几乎所有的父母代种鸡为了在性成熟期控制体重,在生长期间饲喂限制性的饲粮。限饲条件下食物的不足,使其采食行为得不到满足,因而导致高昂的采食行为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因此,限饲是形成啄羽的重要的诱发因素。

2.3.2 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分为散养、舍内平养和笼养等,不同的饲养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与散养鸡群相比较而言,舍内饲笼养的鸡群,每天喂料时间短而集中,鸡的营养需要也很快就得到满足,同时其饲养密度大、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从而造成其心理的紧张和焦躁不安,易诱发啄羽。从这几种饲养方式对啄羽的诱发程度相互比较,其顺序大致是笼养>平养>散养。

2.3.3 同舍混养因案

不同品种的鸡生活习性不同,不同日龄的鸡身体强弱不同。它们对营养、食物、饮水及空间需求不同,免疫程序和疾病预防也不同。另外,同品种、同日龄的鸡,通过长时间的熟悉,具有合群性,对外来的鸡具有排外性。因此,不同品种、日龄的鸡同舍混养,容易产生争斗,诱发啄羽。

2.3.4 习性因素

行为学研究表明,己建立起来的优势序列在一个固定的群体中能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对于己经建立起来的优势序列,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任何不良的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诱发鸡群行为发生改变,加剧啄斗的程度。

2.3.5 心理因素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的动物的福利问题,并认为啄羽是环境不适症的表现和心理压抑、紧张及痛苦的指标。缺乏环境刺激的动物因不能表现正常的行为而导致心理或生理上的紊乱。笼养鸡饲料供应充足,无需觅食,缺乏运动,尤其是心理压抑,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使鸡处于单一无聊的环境中,从而诱发啄羽。

3 啄羽的防制措施

3.1 提高饲料营养

发生啄癖的鸡群应适当提高饲料中营养,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100kg饲料添加蛋氨酸0.5~1kg 或肉骨粉3~5kg 或酶解羽毛粉2~3kg。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速补l4等多种维生素添加剂。饲料中缺乏纤维素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2%~5%的苜蓿草粉或以葵粕代替部分棉粕以增加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5]。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青绿饲料,以满足粗纤维的需要。

3.2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夏季鸡舍注意防暑降温,鸡舍的屋项可以刷成白色。以利于阳光反射。对部分窗户可以设置遮阴蓬用来防暑降温和降低光照强度。鸡舍注意通风防止NH3、H2S、CO2:等有害气体蓄积。水槽要及时清洗保证饮水干净卫生。在炎热的夏季适当减少饲养密度,最上一层鸡笼可以2 只鸡一笼。

3.3 及时断喙

断喙一般选择在1~10 日龄进行,断喙器口径选择4.4mm 左右,上喙切掉1/2,下喙切掉1/3,并在刀片上烧烙1~3s 以上止血。断喙一般选择在早晚凉爽的天气时进行。断喙时在饲料中添加2×10-6~3×10-6的维生素K 来防止断喙时出血。断喙后的鸡群料槽中的饲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以便于采食。断喙后3 周检查鸡群,对断喙不确实的鸡要重新断喙。

3.4 及时处理被啄鸡

对啄伤的鸡要尽快挑出单独隔离饲养啄伤的部位进行捎毒处理。痊愈后在夜晚放人大群中饲养对习惯于啄鸡的恶癖鸡要单独饲养或淘汰,以免危害其他鸡。

猜你喜欢

饲粮羽毛鸡舍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别请狐狸建鸡舍
羽毛项链
吹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