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观察
2020-02-28赵聪琳
周 余,赵聪琳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 100040)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疾病,临床研究显示该疾病在育龄女性的发病率约为20%~30%[1],对于该疾病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清楚,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进行盆腔手术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给患者带来明显痛苦。临床护理干预是治疗重要组成部分,采取良好护理后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次重点分析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处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1例出现子宫肌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均为已婚女性,经B超检查确实为子宫肌瘤并实施手术后,术后5例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年龄31~41岁,平均(35.0±1.5)岁,本次所有患者均同意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无精神异常等严重疾病。
1.2 方法
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采取5000 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2次/d;500 ml右旋糖酐+30 ml复方丹参静脉注射,1次/d;阿司匹林0.1 g口服,2次/d。
(1)体位护理。将患肢抬高15~30°并高于心脏20~30 cm。护理过程中禁止采取热敷以及按摩形式,注意患肢保温。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动作轻柔。(2)心理护理。血栓发生后会合并疼痛和肿胀等,加重患者身体负担,使其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恐惧心理,需要积极开展心理护理。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时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一般原因等相关知识,说明通过良好治疗和护理后可痊愈,消除患者心理顾虑,并协助建立治疗信心。(3)患肢护理。触碰患肢脉搏,挤压毛细血管分析充盈度。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弹性、感觉,每日测量周径,分析溶栓治疗前后变化情况。(4)用药护理。用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用药史和疾病史,分析是否挤压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药物过敏等。注射β-七叶皂苷钠时由于其对于血管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容易产生静脉炎,应选择粗直和弹性好血管,输注速度缓慢,输注前后使用生理盐水等冲洗,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要求患者处饭前服用。(5)饮食护理。清淡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改善血液粘稠度,多吃素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并多使用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6)预防肺栓塞护理。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并发症,在血栓形成后及时溶栓处理,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床上避免大幅度运动。溶栓过程中股静脉成角,预防栓子上行。
1.3 观察项目
观察血栓治疗情况以及肺栓塞形成情况;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分析护理状况,量表为百分制,90分及以上为满意;80分及以上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一般满意率=总满意率。
1.4 数据分析
数据纳入办公软件EXCEL中总结分析。
2 结 果
本次11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11例患者中满意6例(54.5%),5例患者一般满意(45.5%),不满意0例,因此总护理满意为100.0%。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常见良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由于女性盆腔生理结构比较复杂,使得盆腔手术后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导致肺部栓塞,从而进一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出现时需要及时处理。
本次对于11例患者手术采用药物干预,然后对应性进行护理干预。通过体位护理改善血流状况,缓解肿胀和疼痛状况;但是护理过程中叮嘱患者不可热敷和按摩,预防疾病加重;患者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患肢状况和变化,及时了解治疗进展;用药护理过程中根据药物特性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用药负担;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别需要饮食干预,不良饮食会增加便秘,便秘后用药排便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通过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此外还需要注意预防肺栓塞护理,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极其容易导致肺栓塞,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注意防止栓子上行,日常护理中需要加强患者监护,出现难以呼吸或者剧烈咳嗽等状况需要及时处理。经以上护理干预后患者愈合良好,说明本次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此外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提示该种护理模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因此笔者认为:子宫肌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情况,获得患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