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的双向性探析
2020-02-28李一民
◎李一民
一、语言迁移的双向性理论
“双向迁移”或“语言迁移的双向性”在二语习得文献中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53年,温瑞克(Weinreich)把“干扰(Interference)”统指任意的语言迁移现象,称作“出现在双语者话语中的背离第二语言和母语规范的事例”,也就是后来所谓的“语言迁移”,温瑞克关于双语的研究表明语言迁移的影响是双向的。
1989 年,奥德林(Odlin)完成了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书中对语言迁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及其在语篇、语义、句法、语音以及书面表达等层面的具体体现。奥德林(Odlin)把语言迁移分为两大类:基层迁移(substratum transfer) 和 借 用 迁 移(borrowing transfer),前者指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是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后者指第二语言对母语的影响,多指词汇层面,即第二语言词汇进入母语,造成母语逐渐耗失,在结尾的部分他还建议应该继续加强对比研究。自此,第二语言对母语的迁移问题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人们对语言迁移问题的认识也愈加全面。第二语言对母语的迁移这个现象也在国内被翻译成了不同的名称,有的叫做“后迁移”,有的叫做“反迁移”。
二、语言迁移双向性的例子(以汉语和日语的迁移为例)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国家,自古代以来就深受彼此的影响。众所周知,日本的汉字是在中国唐朝时期,由日本派遣唐使和僧人来中国学习时带回日本。公元9 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是由中文的草书衍生而成的,而片假名是由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发展到今天日语和汉语虽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语属于黏着语系,但是日本至今仍在使用中国传过去的汉字,日本现在还属于汉字文化圈。正因为这个原因,汉语和日语经常互相影响,尤其在汉字词汇方面。下面就日语和汉语之间相互迁移的现象进行举例说明。
(一)汉语对日语的迁移
1.母语正迁移。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开玩笑地说中国大妈之所以都喜欢去日本抢购,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日语里面借用汉字的现象占很大一部分,就算是没有学过日语的人,但是读懂一半意思还是没有问题的。其次也因为存在大量的中日同形字,在这些同形字中很大一部分连意义指向都是一样的,所以汉语对于日语的正迁移是很常见的。
2.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对于学日语的人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汉字的书写方面,中日两国虽然都是使用汉字,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很多字形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很微小,有时候背单词会误以为是和汉字是一样的,但是其实是有差别的,例如:汉字“黑”,在日语的写法是“黒 ”。
(二)日语对汉语的逆迁移
日语对汉语的影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网络流行语,而在中国流行的网络语当中很多都来自日本。比如说“宅男”、“萝莉”、“正太”、“御姐”、“萌”。“宅男”意思就是喜爱动漫、游戏、各种电子产品并宅在家里的男男女女,来自于日语词的“御宅”,并且在汉语中还有一些发展,比如“技术宅”。再比如萌,在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中,有着无数“萌萌哒”的表情。其实这个词也来源于日语中的“萌え”一词,本义是草刚发芽的样子。在漫画界中,这个词指极其喜爱某登场人物。在日本有很多地下女团,这种女团平时没有固定的收入,经济来源主要是表演之后观众给的小费,为了更多的消费,女团在表演完节目谢幕的时候就会故意做一些可爱的动作以此来讨好观众,给自己更多的小费,所以出现了“卖萌”这个词语,“萌”就自然而然地被引申为可爱的意思。
三、对语言迁移双向性的思考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语言对母语存在逆迁移,这种现象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存在这种现象是否好呢?上文中我也提到关于逆向正迁移和逆向负迁移是很难区分的,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下面来谈谈我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个人认为日语对于汉语的这种逆迁移是有利有弊的并且利大于弊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宅男”“、卖萌”等词,这些词汇于2012 年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说明这些词汇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可以纳入到汉语的词汇体系当中。这其实大大地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体系。其次,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等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需要以更加以包容的态度来面对方方面面的变化并且跟紧时代的步伐。
四、结语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之间联系日益频繁紧密,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地双语或多语言使用者,语言之间互相影响也是必然的。,世间万物都是在这样一种矛盾中螺旋式向前发展。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语言对汉语造成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或者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抱以什么样的态度,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