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2020-02-28王艳华
◎王艳华
高校党员的教育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的教育建设以及教育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自身道德以及自身素质的进步,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塑造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探究高校党员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十分有必要。
前言:本文对高校党员教育进行概述,分析了高校党员教育的特点,同时结合了目前高校开展党员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深入探讨了高校党员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意义。
一、高校党员教育概述
1.高校开展党员教育内容。高校开展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按照教育层次以及年龄段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大学生以及不同身份年级的学生党员开展的教育内容以及党员教育内容都不相同。在目前高校开展的党员教育过程中主要的对象分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
在这三类不同的党员身份学生的管理下开展的党员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区别,因此针对不同性质的党员教育内容以及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党的入学教育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内容都存在差异,高校需要对不同的党员学生行为进行严格审查与分类审批。在目前高校开展党员教育过程中主要对预备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则开展党的基础教育内容教学,对于毕业生党员等进行就业服务意识的教育以及党员知识内容的训练。
2.高校党员教育的特点。(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在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严格按照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方向开展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教育内容训练以及教学质量水平培训。在实际的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学生认真践行党性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着手,将教学的内容以及特点与目前的党员教育内容以及高等教育的主要学习规律相互结合,通过党性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与教学培养,保证高校大学生自身具备科学有效的党性思维以及党的知识理论内容。借助党员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党员的素质教育以及道德规模提升,切实提高和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科学性。(2)时代性。党员教育的时代性是指目前的高校开展的党员教育都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马克思理论主义等具体的实践方法等都有存在一定的变化,只有实际结合目前中国的时代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有效配合党性教育以及社会时代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后才能够保证高校开展的党性教育的有效性。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进步,通过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理论成果等党性知识,在时代进步以及发展过程中适应配合大学生自身的思想以及与时代的交流,将党性教育与学生的时代精神与思维进行同步,让在校大学生更好更容易地理解党性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对于党员知识以及党员教育方针的熟悉程度。(3)实践性。当下的党员教育必须要符合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涉及到的教学实践,实践是辨别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验证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办法。因此在开展高校的党性教育以及党员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高校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的内在驱动力,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及高校开展的主题活动等进行有机结合,推出符合党员教育以及知识实践的活动,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到党性教育和党的理论知识的活动当中,帮助学校充分建设学校党员教育风气,提高学生的道德建设水平。
3.推行高校党员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在大学生教育及高校的教育理论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水平以及推动高校党员教育在大学生的高质量教育水平中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党性知识以及党的理念知识的最主要办法。在我国的高校培养以及建设方案中涉及到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内容包括了学生党员自身的知识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因此在高校中推行党员教育是保证学生能够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理论知识的最主要办法。无论是在整体的党员内容教育还是学生从申请入党到正式转正为党员的整个过程中,推行党员教育都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帮助强化学生对每个方面知识的吸收以及系统化整理,让学生党员把握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履行的集体义务,因此在高校中推行党员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开展党员教育的现状
1.党员教育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首先是目前高校开展党员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数量而忽视教育的质量,在目前的高校基层组织中大部分的高校党组织都希望通过提高课堂教育的数量以及提高党员的接受数量来提升自己整体的规模。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党支部以及党委书记部门等都是由高校的辅导员或者书记进行主要负责,在进行党性教育以及党支部选举的各方面活动中,党员以及学生都无法有效地接触到党员教育的根本内容,因为大部分的党员教育活动以及知识内容都是由辅导员等做出决定。学生的党员党性教育都只是存在于表面形式并没有深入到发展对象进行了解学习,党员教育只注重的数量而忽视对学生的重点培养,造成学生对党员教育内容以及高校的党员等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误解与缺陷。
2.缺乏完善的高校党员考察机制。目前在高校的党员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要加入党组织就必须要进行综合的考察,需要先从发展对象开始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不断接受党组织的考核以及党的知识内容学习后,经过考核并且顺利通过了审批才能逐渐晋升并且最终成为一名党员,因此在实际的高校党员考察机制当中,学生并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的党员开展考核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党委书记以及组织干部人员等具备的权利较大,因此学生在进行考察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也比较严重,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党员知识发展方向,同时党组织对于学生的考核也不只是单一的党员性质,同时还包括学生自身的背景以及学生自身发展,党员的培养教育的缺陷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们忽略了党员知识内容以及党性教育的知识学习,大部分只希望利用与后台关系或者人际交往来提升自己的考察通过率,违背了党员组织考察机制的初衷。
3.缺乏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在目前高校推进党员教育活动中,大部分的高校为了节省资源以及减少人力物力的开支,将原本的党性教育以及党员集体培训和集体考察等户外活动都取消或取缔,将实际考察的活动内容改变成为了党员的书面培训形式。学生想要真正了解党员知识以及党员教育内容都已经无法通过实践进行学习,只能够在日常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完成党组织以及党的干部班布置的工作任务,借助学校自身的资源来进行实践教育的效果,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亲身参与到实践的党员活动中的经历,大部分的高校只注重理论性的课程内容,忽略了对党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
三、高校党员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党性发展。首先科学的考察是提高党员考核的主要标准。大学生党员在进行党性学习以及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要配合党组织自身的安排以及党组织的指标体系。高校党员学生需要通过完善党员标准体系来完成自身各方面的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需求的发展。在实际的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除了党性教育以及党组织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自身的党员精神理念,在合理有效的党员的指标体系内提高自身的党性水平以及党性知识,通过外部机制的辅助以及高校的党员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党性知识觉悟,充分保证自身在入党申请以及入党考核当中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借助高校开展的党员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党性缺陷,通过机制辅助以及党性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的党性发展。
2.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学习辨别能力。因为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只是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有良好充足的时间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有关党的理念以及党的知识体系理解,同时还能够保证学生在党员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向方面等存在一定了解。保证了高校学生在进入到党员考核的过程中便能将自身的发展体系以及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与传统等进行相结合,将自身的精神觉悟以及道德体系理念融入到入党的动机与思想中,通过加入共产党作为主要的思想和主要的驱动力来引导自身思想的发展,通过对党章内容的充分学习来完善自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借助党性教育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
3.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学习驱动力。在高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组织的知识理论教育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参与到党性教育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党性教育以及党性学习能够有效地感受到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以及优良的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有效思考以及对国家当前的政策进行结合,借助党性学习的内容以及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学习驱动力。培养学生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自身的党员知识素质水平进行有机结合,在配合党的发展方针以及党的政治觉悟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内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共产党理论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兴趣,通过党性教育的感染和渲染逐渐改变学生自身对于党性学习的情感氛围,借助党性教育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学习驱动力与学习积极性。
4.帮助学生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开展党性教育除了能够保证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善以外,还能够增强高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归属感,有效地保证集体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内容。在开展党性教育以及党员发展管理学习的工作以后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整体组织的归属感的提高,因为在党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成为党员之后都有非常高的集体荣誉感,借助党性教育的感染和党员自身道德素养的培训能帮助学生有效地配合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以及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凝聚力。在高校开展的党性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党性活动以及党组织集体活动等都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参与到党组织的集体中,保证学生在对党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互动,借助党性活动的培养与组织的感染,整体提升党员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开展党性教育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技,又能帮助提高集体的人文关怀,保证学生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因此开展党性教育是高校组织以及培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方向。
结语:高校党员的教育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党性教育培训发展方向,同时还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提升自身的党性素质能力与水平,有利于促进高校集体的凝聚力,是目前高校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