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审计教育优化研究
2020-02-28岳凡琦
◎岳凡琦
互联网+时代给我国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学也应面对互联网+时代对高素质、综合性审计人才的需求的挑战,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审计专业课程设计,适度增加跟互联网+领域相关的课程的授课比重,改革实践教学方式,为我国培养出精通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互联网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审计人才。
互联网+时代给我国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学也应面对互联网+时代对高素质、综合性审计人才的需求的挑战,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审计专业课程设计,适度增加跟互联网+领域相关的课程的授课比重,改革实践教学方式,为我国培养出精通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互联网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审计人才。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审计专业教学带来的挑战
1.互联网+。互联网+是把互联网技术和所有行业相结合所诞生的一种经济形态,给传统的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扩大了商品与服务的交换空间,使客户与商品经营者时间的交易与消费行为彻底摆脱了时空限制,移动支付、在线交易、共享技术等新型交易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增长点,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互联网+时代仍然会在产品、服务、金融、消费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应。
2.不断提升审计专业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水平。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内部审计从当初简单的财务审计发展到系统性的经营业务审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内审工作又发展到风险控制审计阶段,加强了对各种风险因素的审计与控制行为。风险控制审计就要求我国高校审计专业应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审计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教学环境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模拟互联网+环境进行审计风险控制操作,得到模拟锻炼机会。
3.增加跟互联网+领域相关的教学内容。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审计专业的教学,教师不单单讲授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增加跟互联网+领域相关的教学内容,互联网+时代中,教师应增加跟风险意识控制、风险规避、风险消除之类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审计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而言,审计风险控制的教学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就就已选择名校的审计教学资源、使用慕课和翻转课堂之类的教学方式,通过微视频、PPT、专题讲座等途径,为学生增加互联网+领域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审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可以学习与借鉴的工作经验。互联网+背景下,很多行业都是第一次出现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具体到教学领域,我国高等教育审计专业教学也是首次到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对审计专业教学的挑战,审计高等教育教学学界并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也没有相关的配套教材,授课教师很难学习到跟互联网+时代中审计风险预测与控制经验的教学方法,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通过边学习、便向学生讲授跟风险控制最大化、风险规避合理化之类的教学内容。互联网+背景高校审计专业教学是理论授课与实践模拟操作的统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审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做的还不错,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教师也很难学生提供模拟的互联网+实践环境,这也需要相关院校和教师加大探索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2.互联网+给审计专业教学提出了硬件设备的要求。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产品与服务交易的无形性与随时性、营业网点的普及性、网络交易的虚拟性等都为各种风险因素的爆发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互联网+时代中,网络交易量会呈几何级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审计专业的教学中,建立起应对互联网+挑战的硬件设备,高校内在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还应建立起模拟仿真实训实验室,购买成套的仿真模式实训软件,为学生提供应对互联网+挑战的模拟实训场地;高等院校还应加大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力度,建立起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众创空间、创业实验室从事互联网领域中的审计实习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到最新的操作经验。
3.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高校审计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满足传统的实体经济审计工作需要的来设置教学内容的,专业教师在讲授跟实体经济领域相关的审计专业知识时,都会游刃有余,但是,在对基于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新兴行业时,革新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就会存在一定的挑战。毕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经济,同制造、服装、加工、贸易等实体经济领域不同,其经营业务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所有的数据都是电子化的,审计人员在调阅、查询这些交易数据时,就得具备相应的电脑技术操作能力,还应具备对电子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数据进行识别的能力,这就需要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不仅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还应加强电脑操作技术知识的学习,以应对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时代对审计专业教学带来的挑战,向学生讲授最尖端、最前沿的审计专业知识。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审计专业教学的优化措施
1.建立起应对互联网+挑战的审计教学环境。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学中就应面对互联网+挑战,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积极优化审计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为此,高校应积极优化审计课程教学的硬件环境,设置审计教学多功能教室、实训教室、多媒体教师等教学场所,购置充足的多媒体设备,保证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同时,高校应积极优化审计课程教学软件环境,购置充足的教学软件,开设审计教学网络平台,引进虚拟模拟实训软件等,促进信息化审计课程教学的开展。
2.加大审计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力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此,高校审计课程教学应加快信息化资源建设,加强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加大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信息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根据专业和课程对所收集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向学生和教师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高校应根据教学现状构建特色资源库,加快建设精品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制作教学视频、数字化教学课件、编写特色辅助教材,提高本校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
3.加大审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力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审计专业教师除了具备财务、审计、税务等知识和沟通、分析、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与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监管法规等有关的知识,故此,我国高校就应加大审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力度,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加强审计课程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观念和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学习,提高审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总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学就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升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建立起应对互联网+挑战的模拟审计实训室,为学生营造模拟操作空间,加大适应互联网+挑战的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