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2-28崔扬高颖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财政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崔扬 高颖

一、黑龙江省高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主体比较单一

在一些发达国家,对财政考核设立了专门的审计部门,同时它需要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等部门一起负责的,但我国缺乏权威的职能部门,因此我省针对高校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更缺乏独立权威的绩效评价机构。设立具有较高级别的权威部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各项目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从而提高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有利绩效评价工作的分配和开展,可以从资金的分配到使用以及最终取得的效果进行全程监督,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从而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案。

(二)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技术比较落后

我省财政部门正在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并且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于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方面,对绩效评价工作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落后,没有建立起强大的、行之有效的数据库。同时也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开展绩效评估的具体工作。我省高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要上台阶,做到实处就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改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技术手段。

(三)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缺少一定的法律保障

绩效预算管理推崇以成果为导向,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编制、执行、监督预算等管理活动将财政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管理活动的标准。而在目前的考核机制重视的是单位领导在其任职期间的发展业绩,是眼前的成绩,绩效评价结果不会作为单位制定预算、后续拨款的主要标准,也不会作为单位考核的主要标准,更不会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因此应重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某些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监督机制。在实际工作中都表明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必须要有相关法律作保证才可以彻底实现制度化。但是尽管我省甚至国家财政拨款主体也在不断完善项目的投资程序,但国家尚未颁布统一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这就导致我省高校对于财政性资金的绩效系统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

(四)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技术指标设计不够很科学

我省乃至我国现阶段出台的均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未出台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并且在管理办法中仅对绩效评价包括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缺少详实的解释和说明,这对黑龙江省高校评价指标的设计带来了较大困难。另外,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未考虑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这种情况不利于黑龙江省高校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系统分析。

(五)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宣传和培训力度不足

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由于现阶段只有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缺少对有关指标的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及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项目负责人在设定具体考核指标时不知从何下手,因此部分单位出现了绩效评价工作应付了事的情况。因此我省应该加强培训,要求各资金使用单位充分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建立由单位领导负责的绩效评价体制,并编制有关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规定以及针对评价指标的详细说明,以便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对完善黑龙江省高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把绩效目标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

绩效目标实质是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取得成果的考核标准。一个预算项目执行的情况如何,取得的成果怎样需要通过绩效考核对其进行评价,因此应该把绩效评价目标进行细致分解,形成可以量化或者能够定性的考核标准,以便对财政拨款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指导日后工作。

(二)强化对财政评价管理

我省高校现阶段的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各高校的自评,因此有关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很难得到彻底的落实。要提高我省高校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门应将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成果的考核上,对省属高校财政资金取得的效益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评价团队,并且可以适当的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这样可以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并且有利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将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分配进行有机结合

把绩效评价结果和单位预算资金分配相结合,即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果好,发挥作用大,并且对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好的的单位,在财政拨款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从而发挥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效果,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系统

建立科学、清晰、简洁、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库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管理水平,以及效益是否能够得到客观的反映和正确的评价。当前,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库虽然已经建立,但是还不完善,缺乏详细的指标说明,因此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设计和补充更新,为财政性资金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提供支持。

(五)重视使用信息技术

我们要利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推进和完善绩效评价工作。为了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效率,更好地开展绩效评价,应建立绩效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绩效评价工作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绩效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整合评价数据资源,实现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化管理,进而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效率,并实现项目单位与项目单位、项目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同时,应将绩效评价信息平台与财政资金项目库连接起来,为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效果和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另外,要培育和引入中介机构。绩效评价工作量大、内容复杂、专业性强,随着绩效评价工作的逐步推广和深入,项目的绩效评价将更多地依靠社会中介机构。因此,必须加快对绩效评价中介机构的培育,并规范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并发辉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使之更好地为绩效评价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财政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账户成为人民银行财政性资金监管盲区需引起关注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
——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