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
2020-02-28段明
◎段明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要想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方式进行改善和优化,有利于改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所以,供水管理工作在开展时,是否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供水的质量、效率是否可以满足实际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与供水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供水系统出现故障问题的频率相对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本身存在问题,尤其是漏损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导致供水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一、供水管网漏损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1.国际水量平衡表。
管网漏水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和控制,虽然相关部门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给予支持,但是整体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对供水管网漏损问题进行检测时,通常情况下会将国际水量平衡表作为衡量的标准和要求。该平衡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的应用公式是产销差水量=免费供水量、物理漏水量、账面漏水量相加之和。在供水管网漏损中主要会涉到的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物理漏损,其二则是业务漏损。
2.没有对管网漏损进行准确的计量分析。
供水管网的漏损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网当前的具体漏损情况根本无从得知,同时也无法对管网对漏损现象进行控制时的目标进行确定。所以,无法对管网漏损问题进行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控制,最终导致该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分区计量概念的应用。
通过分区计量概念在整个漏损控制中科学合理的引进和利用,当代城市内部的整个供水区域可以实现多个计量区域合理的划分。在经过划分后,可以划分出多个计量社区、总评估单元以及对应的单元评估评价表。比如湖南某公司当前已经对供水管网分区的计量管理工作进行有序开展,整体开展进程普遍比较良好。其将行政供水区域、片区、小区三级分区计量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在该体系的基础上,对一级计量器具进行安装,总数在62只;二级计量器具的总共安装数量在268只;而三级总共有1289只计量器具被安装在其中。
2.管网建模有利于实现智能化控制。
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广泛应用,对漏损控制而言,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在管网GIS系统的基础上,可以与实际要求进行结合,对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利用,同时在实践中可以根据该模型的具体应用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为模型在应用时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保证。水力模型在其中的应用,有利于对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客观有效的分析和监测,同时还可以为漏损位置的精准定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尽可能降低在管网漏损方面造成的损失。
3.管网独立性的检测和分析。
独立性试验分析就是零压试验操作,通过该方法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测量范围内,源区阀门与外部之间的连接进行关闭处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试验过程中或者是试验后期,促使该范围内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处于一种非活动的状态下。此时,还要将灭火器打开,对整个信息系统在实际供水过程中的水量范围进行客观的判断和测量分析。在整个试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压力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那么分区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特征,如果分离器在实践中并没有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分离器是否与外部通讯阀之间具有联系进行仔细的检查。针对现有问题进行仔细排查后,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各零件、故障进行检查和处理,这样才能够实现零压试验的有效操作,为该试验在操作过程中的独立性提供保证,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对各种不同类型新型器具的使用率。
插入式的流量计在应用时,如果出现相对误差问题,很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数据管理过程中的精准度。但是如果在实践中选择利用电磁表,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电磁表在应用时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同时还可以避免管道插入式的一系列缺陷问题。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并不需要外界电源在其中的接入和利用,因此,电磁表的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5.独立计量分区要实现严格有效的检查和控制。
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独立计量分区的检查力度,同时还要对其自身的逆行情况进行检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的高效利用,才能够对时间流量曲线进行确定,整个操作过程中,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对用户失水量实时有效的监测和分析。
6.计量设备的安装施工。
与现阶段的分区计量工作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测量工具一般都是以水表、流量计为。其中管道式以及插入式流量计是当前计量设备安装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器具,在具体安装施工过程中,要与现实情况进行结合,实现对最佳计量设备的合理选择,为安装施工的质量、可靠性提供保证。其中,在对插入式流量计进行安装施工时,虽然整个安装施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同时不会受到任何管道的限制影响,但是这种计量方式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而管道式计量设备在安装施工时,虽然整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在精准度方面具有一定保证。
7.加强对供水管网系统维修管理。
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方便后期的维修、养护管理,必须要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数据库,同时实现区域控制系统的利用,以智能化方式实现对管网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供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测量的流量与调度中心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分类和利用。这种计量管理模式可以逐渐朝着信息化的趋势发展,有利于后期维修保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结束语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系统在建设、利用时,仍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与分区计量供水的目标进行结合,实现区域的规划,同时还要将网络水力模型也应用其中。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供水管网模型实现对整个供水状态实时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即进行处理,避免漏损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