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视角下林业产业发展分析

2020-02-28李翔宇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林业森林

李翔宇

(凌源市林业工作总站,辽宁 凌源 122500)

低碳经济的发展特点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尤其是以温室气体的最小排放为目标。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和降耗减排等技术,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促进现代化产业的转型,构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林业产业的良好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特点是高投入、低产出,这也是林业产业结构中资源供给方面的主要问题[1]。生产效率低、很难进行产业循环,也表现在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之间的不适应,加上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导致林业产业结构之间发展不均衡。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摆脱高能耗、低产出的模式,突出优化、创新发展模式。林业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应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就会导致产业发展出现问题。因此,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人为本,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从产业内部进行优化升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实现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产业调整的联动统一,促进林业产业转型,确保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经济视角下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我国传统林业的发展只注重短期的收益,对于林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对林产品的开发及创新重视不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提高林业资源的开发水平,提高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确保林业产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策略,才能让林业产业得到长远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林业资源优势,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2.2 整体性原则

基于低碳视角下的林业产业发展,要整体考虑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找到二者协调发展的平衡点。低碳背景下的林业产业发展既要利于节能减排又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既满足当前实际需求,又体现未来低碳发展趋势[2]。林业产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缓解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现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3 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经营模式陈旧

为了促进林业产业的低碳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传统林业产业积极向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转型。政策的扶持以及资金的投入,让林业产业开始向集约化模式发展,资源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由于缺少科技支撑以及人才支持,经营机制不完善,多数新型产业发展效果并不理想,森林旅游及林下种植、养殖等模式的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从事传统伐木的林业工人对于产业的转型认识不高,准备不足,新兴林业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3.2 林业产业结构不平衡

我国传统的林业发展多数是以砍伐木材、销售木材、人工造林为主,产业操作模式简单,科技含量低。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林业产业模式的多元开发,缺少相应的、完善的管理机制。而且,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对于第三产业的森林旅游及森林康养等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生态环境受损,林业产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新兴的产业由于投入不足,形不成产业化经营。

3.3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传统的林业发展中,林业科研的方向是如何提高伐木工作的效率,满足人们对于木材的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兴林业的发展,比如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养殖等模式为林业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是新兴林业的经营理念以及技术投入都与传统林业不同,对于从事传统林业产业的人员来说,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因此,林业产业的多元经营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

3.4 林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

由于林业产业的创新力度不足,没有形成规模的产品品牌效应。在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欠缺低碳环保意识,一些林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在产业经营过程中,粗放型的经验模式仍占主体,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通过短期的过度开发资源来获取收益,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

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就是森林资源,因此,不仅要扩大森林面积,还要提高森林经营水平。首先,利用现代林业技术,加强丰产林、珍贵树种以及能源林等商品林的建设,同时对于防护林以及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营造也要加强,提高森林的培育力度,让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提高。其次,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退化以及火灾、病虫害鼠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都要彻底的转变森林管理方式,提高森林培育和经营水平,加强技术推广,创新经营组织方式。

4.2 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经营途径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产业的发展要逐步转变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本地林业资源优势,根据社会市场的多元需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第二产业,木材加工业科技含量不高的情况,要加大科研力度,引进先进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提高木材加工效率,拓展木材的加工深度。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模式,加大资金以及科技投入力度,扩展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创新高附加值的产品,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3]。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科学规划旅游服务业。比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景点,加强森林景观的布设,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多渠道发展,灵活利用森林的天然氧吧优势,建立康养中心满足多数人的养生需求,并建立完善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森林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4.3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新兴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多渠道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为适应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在结合产业技能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适应新产业的发展要求。此外,主要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邀请林业专家下乡的方式,将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知识提供给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其次,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对于森林旅游业、康养产业以及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要广泛引进专业人才,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政策层面需要国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进行林业产业的调整。发挥林业职能部门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专长,引导林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于林业企业的资金投入,通过税收减免以及信贷增加等政策,促进林业企业的转型,加大林业科研力度,积极转化林业科技成果[4]。此外,科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林业资源开发,提高民营经济在林业资源开发中的中的比例,优化林业结构,使效益最大化。

4.5 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林业生物能源的开发包括能源林的培育和能源的生产。要将不适合农耕的宜林荒山地的生产潜力挖掘出来,培育能源林树种,加强能源林基地建设。加大抗逆能源林的种植,发挥其生态保护、气候调节的作用。同时,能源林尤其是木本油料以及燃料植物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只对种子或者果实进行采收,不进行树木的砍伐,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说,能源林基地的规模化发展,达到一次投入,长期收益的目的,符合低碳林业的发展理念。建立具有特色的能源林培育以及生物质能源加工一体化的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带动能源林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拓展林业产业的发展领域,促进林业生态体系以及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