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研究进展

2020-02-28毛长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

毛长智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南宁 530000)

术后感染是外科手术术后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疾病谱的变化及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外科手术的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介入治疗、内镜等创伤性较小的手术,但是不可避免的伴随术后感染事件风险性的增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1]指的是未进行植入物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内发生,或进行植入物的患者于术后一年内发生与手术有关累及深部软组织的感染。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用于抗菌治疗的最为广泛的药物,不少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为了解外科手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本文进行了综述。

1 外科手术抗生素的应用现状

围手术期的抗生素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但应严格把控用药时机。韩樱松[2]等人在乳腺外科手术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研究中发现,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与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用药。在我国对住院患者的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以上,由此带来一系列抗生素滥用问题,如选择药物不当、药物用量不合理、外科手术术后用药的时间过长等,由此不仅增加患者药物代谢的负担,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抗生素的抗菌效果降低。蒲珂[4]等人在对神经外科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中也发现,在清洁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能会促进耐药菌株的出现,且不利于术中消毒技术和基本无菌原则的完美落实。师颢华[3]等在研究了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发现与未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B组相比,术前及术后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的A组的术后感染情况和B组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围手术期不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也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

2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临床尝试过不同时机应用抗生素的效果。临床研究显示[5],术前0.5 h~1 h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效果优于术前2 h给药。由于胸外科手术一般需要行气管插管,且手术创伤较大,具有涉及食管、肺部手术的特点,一般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术后肺部或切口感染的风险,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过于激进的使用抗生素,于术前0.5~2 h使用抗生素,且失血量超过1500 mL或手术时间大于3 h才使用第二剂,可有效的保证手术期间患者体内的抗生素水平在有效的范围之内[6]。孙浩云[7]等回顾分析了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术后7 d静脉预防性应用一代头孢菌素的A组和术前静滴一代头孢菌素,术后每隔8 h应用一次抗生素至48 h的B组正颌手术患者抗菌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情况,证实了B组的规范化抗生素应用安全可行。

3 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自身条件,年龄越大,或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自身的血管多具有基础病理改变,手术的创伤性对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产生不利影响,加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不足,术后感染的风险性增加。手术类型也是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如内脏的外伤性损伤、消化道穿孔等手术属于污染性手术,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一般手术增加。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创面暴露时间相应延长,增加细菌感染的概率,因此,由于微创手术的创面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其术后感染率低于传统手术。手术切口情况也是影响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部分需要术后引流的患者,导管长时间留置会增加病原菌侵入患者的几率。

抗生素的应用几乎涵盖医院的全部临床科室,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5],我国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情况远高于国际水平,合理使用抗生素关系着提高抗菌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耐药菌株出现等重要作用,为此,在临床治疗及外科手术手术治疗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关注患者的基础身体条件,进行全面观察,是否存在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另一方面应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原则的管理等,多措并举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加强对抗生素应用情况的监测及管理,指导医师合理应用。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